

- 4.2《有趣的拼搭》导学案设计 学案 3 次下载
- 5.1.1《6和7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学案 3 次下载
- 5.1.3《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学案 3 次下载
- 5.2.1《8和9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学案 3 次下载
- 5.2.2《8和9的加减法》导学案设计 学案 3 次下载
小学人教版6和7优质学案设计
展开课题
6和7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后面学习8和9的加减法打基础。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地利用,有效规划教学时间,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设计时将原“一图两式”的例题进行深入利用,由原“一图两式”拓展成“一图四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一图两式”与“一图四式”的联系,体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根据“一图四式”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既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说:“儿童有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出示小棒图,边摆小棒边思考,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再以“比一比”的方式进行练习,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使知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操作实践空间,也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做游戏:对口令。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教师先伸出几个手指,然后学生也伸出几个手指,使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
2.鼓励学生说一说计算时你是如何想的。
1.先仔细看老师伸出几个手指,再思考自己应该伸出几个手指,使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
2.思考后全班交流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口算。
3+1= 3+2=
5-3= 4-3=
1+2= 4+0=
3-3= 5-0=
二、动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14分钟)
1.教学5+1、1+5、6-1和6-5。组织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2.鼓励学生根据小棒的摆放情况独立列出算式。
(1)①说一说为什么列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不同。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③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不看图,如何快速地计算出结果。
(2)①出示摆好的6根小棒,鼓励学生根据小棒的摆放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②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两道减法算式不同的原因。
③组织学生讨论减法的计算方法。
1.两人一组,面对面坐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将6根小棒分成5根和1根两部分。
2.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加法算式:5+1=6,1+5=6。
(1)①相互交流列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不同的原因,得出: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②观察后发现:在这两道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③讨论交流后汇报:可以根据数的组成计算出结果。
(2)①观察思考后列出减法算式:6-1=5,6-5=1。
②思考后汇报: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不同。
③讨论交流后得出:可以根据图意来计算,也可以通过数的分解来计算。
2.填一填。
●● ○
●● ○
4+2=( )
2+4=( )
3.看图填一填。
( )+( )=( )
( )+( )=( )
( )-( )=( )
( )-( )=( )
4.连一连。
三、合作学习,理解计算方法。(12分钟)
1.学习“摆一摆,填一填”例题。(课件出示教材42页笑脸图和小棒图)
(1)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加法和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出结果。
(3)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的四道算式,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4)引导学生根据这样的特点探究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一图两式”的特例。(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三角形图)
(1)组织学生自主尝试列算式。
(2)学生列出算式后,鼓励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不是每幅图都能列出四道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
1.(1)有序地观察,并列出算式。
(2)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计算出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3)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每幅图都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减法算式是从总数里面减掉一部分,求出剩下的一部分。
(4)讨论交流后得出: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分解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算式的得数。
2.(1)观图,自主尝试列算式。
(2)交流、汇报发现:此图只能列出两道算式。
(3)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当分成的两部分同样多的时候,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5.计算。
3+4= 6-5=
1+6= 5+2=
7-3= 3+3=
7-7= 0+6=
6-3= 4+2=
6.画一画,填一填。
(1)△△△
3+( )=7
(2)☆☆☆☆
4+( )=6
四、反馈应用,拓展延伸。(6分钟)
1.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完成教材42页“做一做”,进一步巩固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加法与减法的互逆性。
2.完成教材44页6、8题。
1.先独立试做,然后借助图形进行验证。
3+4=7 4+3=7
↓ 互逆 ↓
7-3=4 7-4=3
2.先说明对题意的理解,然后独立进行计算,全班订正。
7.画一画,使上层比下层多两个“○”。
○○○○○○
○○○○○○
五、课堂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
eq \b\lc\ (\a\vs4\al\c1(一图四式:,5+1=6,1+5=6,6-1=5,6-5=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7、6加几优秀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游戏,引入新课,结合情境,探究8,巩固应用,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活动,激趣引入,自主探索,建构模型,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