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女娲造人图片课件ppt
展开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述颇丰。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而成的一篇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开辟(pì) 女娲(wā) 澄(chénɡ)澈掘(jué) 掺(chān)合 捏(niē) 踪(zōnɡ) 绵延(yán) 揉(róu) 疲倦(juàn)不堪(kān) 莽莽榛榛(zhēn)
抟(tuán)抟泥球传(chuán)传单
娲(wā)女娲祸(huò)闯祸涡(wō)旋涡
概(ɡài)气概慨(kǎi)慷慨 溉(ɡài)灌溉
澄澈:清澈透明。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生气蓬勃:生命力旺盛。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疲倦不堪: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1、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内容。
示例:开天辟地以后(时间),女娲(人物)一个人在大地上(地点)走着,她感到太孤单(原因),于是就决定造一些和自己一样的动物出来(经过),她把自己创造的这种动物叫做“人”。她努力工作,终于造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结果)。
2、思考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女娲是一个“神”,一个神通广大的远离人间的女神;但女娲更像一个“人”,一个会“孤独寂寞”,有着喜怒哀乐,如孩子般天真活泼但又像母亲般勤劳、智慧、伟大的“人”。
3、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4、文章第3段写女娲水中照影的情节起什么作用?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用来引出后文女娲造人一事。
5、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女娲造出来的人聪明而美丽,他们能说会走,喊女娲为“妈妈”,他们的身体虽然小,但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他们分为男女,可以自己创造后代。
神话是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断,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1、第②段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原野广阔,草木丛生,眼前的景象必然会增加女娲的孤独感。景物衬托人物心情,引出下文女娲要在世间添点东西的想法。
2、第④段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采用了动作描写,如“走”“蹲”;神态描写,如“笑”“假装生气”。这些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富有思想、充满活力的女神。
3、第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拉”“伸”“搅”“挥洒”等一系列动词,活现了女娲挥藤洒泥造人的具体过程,体现了女娲的智慧,与“绝妙”一词相照应。
4、第⑨段刻画了女娲怎样的形象?
“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等词把女娲的人性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并为后文她辛勤地不知疲倦地造人奠定感情基础。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
“终于”一词体现了女娲思索之苦、思索时间之长。“绵延”一词写出了人类繁衍的延续不断。为解决人类的延续问题,女娲让男女配合,繁衍生息。这一想象非常奇特,体现了女娲既有神的威力,又有人的思想,使故事自然而真实。
6、“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工作着,工作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女娲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劳动,一位勤劳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1、想象丰富,贴近生活。
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些秘密,求得一种说法,所以只好借助于天真的想象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本文语言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作者用流畅的语言叙述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她“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这些语言没有雕饰的痕迹,作者只是娓娓叙来,通过阅读,读者看到,其实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并非一个神。
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学生将课文与课后的《风俗通》对比阅读,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你更喜欢哪一篇。以便更好地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神话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开端,人们因为无法探知自然的本质,于是大胆想象、联想,于是就产生了神话。中国的神话故事非常丰富,内容广泛,这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非凡的想象力。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2020-2021学年女娲造人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女娲造人评优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嫦娥奔月,女娲造人,重点字词,多音字,pì开辟,bì复辟,chuàng创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说课ppt课件,共2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品味,作者增添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