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4-杞人忧天--导学案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3648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4-杞人忧天--导学案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3648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22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学案
展开杞人忧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
2.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培养结合课下注释和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4.通过对解忧过程的探究,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习重难点
1.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2.通过对解忧过程的探究,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杞人忧天①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③之,曰:“天,积气④耳,亡处亡气。若⑤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⑥,奈何⑦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⑧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⑨。”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⑩耳,充塞四虚⑪,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⑫,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⑬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释
①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杞,周朝诸侯国。初在今河南杞县,后迁至今山东安丘东北。《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近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②亡(wú):无,没有。 ③ 晓:告知,开导。 ④积气:聚积的气体。
⑤若:你。 ⑥行止:行动,活动。 ⑦奈何:为何,为什么。
⑧只使:纵使,即使。 ⑨中(zhòng)伤:伤害。 ⑩积块:聚积的土块。
⑪四虚:四方。 ⑫躇(chú)步跐(c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⑬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通“释”,解除、消除。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
读课文,解决问题
1.“杞人”只是忧“天”吗?
2.别人来劝说之后,“杞人”还是继续“忧”下去吗?
(二)再读课文
读课文,解决问题
1.文中是怎样称呼那个劝说者的?
2.那个劝说者是怎样进行劝说的?
(三)合作探究
1.本文是一则寓言。寓意是什么?
2.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忧虑?(比如学习上)
三、随堂检测
1.本文节选自《 》,旧题为 著。
2.说出加点字或词的意思:
(1)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2)若屈伸呼吸
(3)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4) 奈何忧其坏?
3.说出句子的意思。
(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2)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3)终日在天中行止。
(4)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拓展延伸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讴:歌唱。 穷:用尽,用完。这里指学完。
弗:没有 郊:在城外大道旁
郊衢(qú):郊外的大道边 抚节:打着拍节。
谢:认错,道歉。
问题: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导学案,共1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