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练习题
展开3.2__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__[学生用书B16]
1.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C )
A.CaO+H2O===Ca(OH)2
B.Fe2O3+3CO===2Fe+3CO2
C.Cl2+2KBr===2KCl+Br2
D.Na2CO3+BaCl2===2NaCl+BaCO3↓
3.现有铬、铜和银三种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无明显现象,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 )
A.铬>铜>银 B.铜>铬>银
C.铬>银>铜 D.银>铬>铜
4.为测定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不能达到目的的试剂组合是( B )
A.Ag、Fe、CuSO4溶液
B.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C.Fe、Cu、AgNO3溶液、稀硫酸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5.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B )
A.X>Y>Z B.Y>X>Z
C.Y>Z>X D.X>Z>Y
6.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反应的请说明理由。
(1)银和稀盐酸:__不能反应,银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__。
(2)铝和稀硫酸:__2Al+3H2SO4===Al2(SO4)3+3H2↑__。
(3)铜和硫酸锌溶液:__不能反应,铜的活动性排在锌的后面__。
(4)锌和硫酸铜溶液:__Zn+CuSO4===ZnSO4+Cu__。
(5)铜和氯化银固体:__不能反应,氯化银固体不能溶于水__。
7.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Al(或铝)__>(H)>__Cu(或铜)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除去铝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或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或除去铝表面的氧化物等,合理均可)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只要用不超过所给四种试剂,就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即可)__。
8.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C )
图3-2-1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不含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10.向一定质量AgNO3 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图3-2-2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D.取d点时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11.下列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图3-2-3
A.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B.表示碳在含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表示一定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D.表示在恒温条件下往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1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
(1)小组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Zn+2HCl===ZnCl2+H2↑__。
(2)为了加快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老师提示了可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为了弄明白速率加快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起促进作用的是硫酸根离子;
猜想二:起促进作用的是铜离子;
猜想三:生成物质起到促进作用。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小明将硫酸铜换成硫酸钠,发现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变化,小明得出猜想__一__不正确。
②小明提出将硫酸铜换成氯化铜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华认为不需要替换试剂,只需通过观察加入硫酸铜固体后的现象就可以验证,该反应的现象为__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反应速率加快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Zn+CuSO4===ZnSO4+Cu__。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小华得出猜想__三__正确。
(3)小亮觉得用稀硫酸比用稀盐酸制取的氢气更纯净,原因是__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生成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氢气__。
【解析】(2)②在反应中起促进作用的不是硫酸根离子,硫酸铜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则该反应的现象为有少量红色固体产生,由于此反应发生后速率加快依然较明显,说明是生成物起到促进作用,故小华得出猜想三成立。
13.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对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猜测的个数为( C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14.现有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混合溶液蒸干后可得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是__3.5g__。
【解析】218g固体中金属元素占50g,其余部分为硫酸根,根据关系式:SO~H2,可求得生成氢气的质量。
15.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__“银粉”表面有气泡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在绘制锌的图像时,a点所对应的锌的质量m为多少?(通过计算回答)
图3-2-4
(3)取1.8g“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根据上图可知,“银粉”是__铝(或Al)__。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2)Zn+2HCl===ZnCl2+H2↑
65 2
m 0.2g
=,m=6.5g。
(3)设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
2Al+6HCl===2AlCl3+3H2↑
219 6
x 0.2g
=,x=7.3g,
实验中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4.6%。
【解析】(1)银不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根据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生成0.2g氢气时,消耗的铝的质量恰好为1.8g,所以“银粉”是铝,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参与反应的盐酸的质量。
__3.2__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二)__[学生用书A16]
1.下列环境中最易使钢铁生锈的是( B )
A.干燥的空气 B.潮湿的空气
C.浸没在水中 D.浸没在油中
2. 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C )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
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给某些部位涂油
3.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对金属起到防止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措施是( D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衣架的外面包上塑料层,主要是防止金属生锈
B.钢铁生锈后,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C.铁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铝制品强
D.金属表面涂上油脂的目的是防止金属腐蚀
5.根据炼铁的反应原理,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2-5
(1)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3CO+Fe2O32Fe+3CO2__。
(2)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__铁矿石、石灰石、焦炭__。
(3)请指出此装置的不足之处:__没有尾气处理装置__。
6.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A、B、C、D四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及细铁丝(使细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四只烧瓶中细铁丝的质量均相同),然后装配成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每隔0.5h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单位:cm),结果如表中所示:
图3-2-6
烧瓶号 | 时间/h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A | 干燥的细铁丝 | 0 | 0 | 0 | 0 | 0 | 0 | 0 |
B | 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 | 0 | 0.4 | 1.2 | 3.4 | 5.6 | 7.6 | 9.8 |
C | 浸过清水的细铁丝 | 0 | 0 | 0 | 0.3 | 0.8 | 2.0 | 3.5 |
D | 完全浸没在食盐水 中的细铁丝 | 0 | 0 | 0 | 0 | 0 | 0 | 0 |
请回答:
(1)以上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最大的是__B__瓶(填烧瓶号,下同)。
(2)__A__瓶和__C__瓶对比,可证明铁生锈需要水参与。
(3)__B__瓶和__C__瓶对比,可证明食盐能促进铁生锈。
(4)为了防止钢铁生锈,人们常采用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__隔绝氧气和水__。
7.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査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C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解析】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有铜产生,故①不合理;脱氧过程中,铁生锈生成红褐色固体Fe2O3,故②合理;铁生锈生成红褐色固体Fe2O3,不生成黑色固体Fe3O4,故③④不合理;铁若是没有被完全氧化,则会含有铁单质,故⑤合理。
8.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__。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_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__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②⑤__(填序号)。
①Al3+ ②Al3+、Fe2+ ③Al3+、Fe3+
④Fe2+、Cu2+ ⑤Al3+、Fe2+、Cu2+
【解析】(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铝后面、铜前面,所以实验Ⅰ中硫酸铝溶液和铁粉不反应;实验Ⅱ中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为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即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以下几种可能:铝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
9.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图3-2-7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__在除铁锈时,气泡是由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__。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实验,请你在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__没有必要__。
【答案】如答图所示。
第9(2)题答图
【解析】(1)有气泡生成说明生成了气体,由于该同学在铁中加入了稀盐酸,即做了对照实验,那么他的假设是除铁锈时,气泡是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2)由于认为水会对实验造成影响,那么就要排除水的干扰,把铁放入水中作对照实验。(3)图甲放有铁锈的试管中,稀盐酸中含有水,实验过程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锈不能和水反应产生气体。
10.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等条件下,能氧化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硫酸亚铁,主要流程如图(“…”表示省略的部分流程):
图3-2-8
有以下说法:①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过滤;②试剂b只能是铁粉;③试剂a是稀硫酸;④铁元素在整个流程中都以Fe2+存在。其中错误的是( D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分离出矿渣的操作是过滤;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铜前面的金属,如锌、铁等均可作为试剂b;嗜热细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能使黄铜矿与试剂a反应生成硫酸盐,故试剂a为含硫酸根的酸,即稀硫酸;氢氧化铁、硫酸铁中铁显+3价。
1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某同学为了研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该同学发现B装置中的铜钉生锈了,而A、C装置中的铜钉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结论:“铜生锈的原因是铜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3-2-9
(1)该同学所得出的结论完整吗?__不完整__,理由是__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成分,也可能是产生铜锈的原因__。
(2)你认为影响铜生锈的因素还可能有__CO2__;为了验证你的判断,应选择图中的__丙__(选填“乙”或“丙”)装置进一步实验。
(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影响铜生锈的主要因素:__CO2、O2、H2O__。
(4)铜与铁相比,__Fe__更易生锈,由此可得出结论:__金属越活泼越易生锈__。
(5)写出一条防止铜铁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或表面镀保护膜)__。
12.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__铁会与酸反应而使铁质器具被腐蚀(合理即可)__。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__D__(填字母)。
A.Pb(铅) B.Cu C.Pt(铂) D.Zn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致密的氧化膜使铁与氧气(或空气)和水隔绝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则式中X的化学式为__Fe3O4__。
36Fe+4NaNO2+9NaNO3+26H2O===12X+13NaOH+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__不好__(选填“好”或“不好”),因为__Fe+CuSO4===Cu+FeSO4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初中科学第7章 内能2 比热容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7章 内能2 比热容课后复习题,共14页。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物体的内能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物体的内能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对于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1 杠杆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1 杠杆课时训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一组所列的器具都是杠杆,关于力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