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新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整册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4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4课时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第二节 第4课时
A 级·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充入一定量的氙气,n(H2)不变
B.增大压强,n(CO2)减小
C.更换高效催化剂,CO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解析:充入一定量的氙气,平衡不移动,n(H2)不变,故A正确;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n(CO2)不变,故B错误;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D错误。
2.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气体密度不变
④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⑤加入催化剂,B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图为一带可移动隔板的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左、右两侧反应均达到平衡,此时隔板处于容器中央。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左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两侧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左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右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两侧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左侧充入一定量的氢气,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新平衡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右侧等效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2CaO2(s)2CaO(s)+O2(g)在一密闭的容器中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容积为原来的一半,重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CaO2的量不变 B.平衡常数减小
C.氧气浓度变小 D.氧气浓度不变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为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aO的量减小,CaO2的量增大,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c(O2)不变,则平衡时氧气浓度不变。
二、非选择题
5.速率与时间关系如图,t1、t2、t3时刻可能进行的操作有:A.降温B.加压C.浓度减小。
(1)则t1、t2、t3时刻发生的改变分别是:t1__A__;t2__B__;t3__C__。
(2)该反应正向是__放热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气体物质的量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的反应。
解析:t1时刻v(正)、v(逆)同时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应为降温,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2时刻v(正)、v(逆)同时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应为加压,且逆反应时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正反应时气体物质的量增大;t3时刻v(正)不变而v(逆)减小,应为生成物浓度减小。
6.如图所示,表示反应N2(g)+3H2(g)2NH3(g) ΔH<0,在某一时间段内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图。
(1)氨的质量分数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A__(填字母序号)。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2)t1、t3、t4改变的条件分别是t1__升高温度__;
t3__使用催化剂__;t4__减小压强__。
解析:(1)平衡移动时,都是向左移动,所以最初时的NH3的质量分数最高。
(2)t1时,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t4时,v正、v逆均减小且v逆>v正,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7.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其中CO2、CO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在1 min时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2 g。用CO2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v(CO2)=__0.1_mol·L-1·min-1__。
(2)5 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g),平衡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__(填写编号)。
a.v(正)先增大后减小 b.v(正)先减小后增大
c.v(逆)先增大后减小 d.v(逆)先减小后增大
表示n(CO2)变化的曲线是__b__(填写图中曲线的字母编号)。
(3)请用固态物质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_Fe(或FeO)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固体总质量保持不变(答案合理即可)__。
解析:(1)Fe→FeO,固体质量增加了3.2 g,说明生成FeO 0.2 mol,v(CO2)==0.1 mol·L-1·min-1。
(2)充入CO,CO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之后逐渐减小;5 min时CO2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平衡逆向移动,CO2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8.人体内存在很多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情况复杂且相互影响,而且这些化学反应大都是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1)O2的运输。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但Hb也可以与CO结合。有关反应如下:
反应a:Hb(aq)+O2(g)HbO2(aq) ΔH1<0;
反应b:Hb(aq)+CO(g)HbCO(aq) ΔH2<0
反应c:HbO2(aq)+CO(g)HbCO(aq)+O2(g) ΔH3
①反应c自发进行的趋势较大,这也就容易引起人体CO中毒,导致血红蛋白不具备输氧能力。据此比较ΔH1、ΔH2的大小。
②如果发生CO中毒,应采取怎样救治措施,请从平衡移动的原理角度分析采取的救治措施的原因。
③已知在人体体温37 ℃下,反应c的平衡常数为220。已知当血液中的比值大于0.02时,人的智力会很快受到损伤。为避免人的智力受到损伤,环境中的O2与CO的浓度的比值最小是多少?
(2)血液的酸碱平衡。
人体血液的pH几乎恒定在7.35~7.45,否则人体便不能正常工作,适量的CO2可以维持人体内的pH保持在这一变化范围。已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5%。
H2O+CO2H2CO3H++HCO(ΔH>0)
①若某人在呼吸过程中太快且太深,会造成血液酸碱性怎么变化?
②当病人高烧时,会造成血液酸碱性怎么变化?
答案:(1)①ΔH1>ΔH2 ②应开窗通风或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开窗通风,能降低CO的浓度,使平衡HbO2(aq)+CO(g)HbCO(aq)+O2(g)逆向移动,增大O2浓度,可使平衡逆向移动 ③11 000
(2)①太快而且太深呼吸时,人体内CO2减少,造成平衡H2O+CO2H2CO3H++HCO向左移动,使c(H+)减小,血液的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②病人高烧时,平衡
H2O+O2H2CO3H++HCO(ΔH>0)
向吸热方向(向左)移动,造成c(H+)增大,血液酸性增强,从而导致酸中毒。
解析:(1)①由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根据盖斯定律,将b-a,整理可得c式,热化学方程式为HbO2(aq)+CO(g)HbCO(aq)+O2(g) ΔH3=ΔH2-ΔH1;反应c自发进行的趋势较大,说明体系的ΔH-TΔS<0,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说明ΔH3<0,由于ΔH3=ΔH2-ΔH1;则ΔH1>ΔH2。
②应开窗通风或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CO是反应物,开窗通风能够降低CO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O2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O2的浓度,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
③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220,而>0.02时人的智力会受到损伤,因此只有≤0.02时人的智力才不会受到损伤,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有=K×≥=11 000,即大于等于11 000时,人的智力不受损伤。
(2)①对于H2O+CO2H2CO3H++HCO(ΔH>0)这一平衡,当太快而且太深呼吸时,人体内CO2减少,造成平衡向左移动,使c(H+)减小,血液的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②因为反应H2O+CO2H2CO3H++HCO(ΔH>0),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当病人高烧时,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造成c(H+)增大,血液的酸性增强,从而导致酸中毒。
B 级·能力提升练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T ℃时在1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D)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X(g)+Y(g)Z(g)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C.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4 mol·L-1·min-1
D.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Z的体积分数增大
解析: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Z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所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由于该反应反应物没有完全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知X、Y、Z的计量数之比=0.6 mol∶0.2 mol∶0.4 mol=3∶1∶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Y(g)2Z(g),故A错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时间越短,故温度T1<T2,温度越高Y的体积百分含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故B正确;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X的物质的量变化0.6 mol,v===0.2 mol·L-1·min-1,故C错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Y(g)2Z(g),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Z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正确。
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BD)
A.图Ⅰ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Ⅳ中a、b、c三点都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解析:图Ⅰ中乙到达平衡时间较短,乙的温度较高,故A错误;图Ⅱ在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仍相等,平衡不发生移动,应是加入催化剂的原因,故B正确;增大反应物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图Ⅲ改变条件的瞬间,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较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是增大压强的原因,故C错误;曲线表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各点都是平衡状态,故D正确。
3.(2021·浙江1月,19)取50 mL过氧化氢水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2O2===2H2O+O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O2的放出量,转换成H2O2浓度(c)如下表: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c/(mol·L-1) | 0.80 | 0.40 | 0.20 | 0.10 | 0.05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反应20 min时,测得O2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
B.20~40 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为0.010 mol·L-1·min-1
C.第30 min时的瞬时速率小于第50 min时的瞬时速率
D.H2O2分解酶或Fe2O3代替I-也可以催化H2O2分解
解析:t=0 min时,n(O2)=0,20 min时,n(H2O2)=0.40 mol·L-1×0.05 L=0.02 mol,由反应方程式可得:2H2O2~O2,则反应至20 min时,生成n(O2)=0.01 mol,0.01 mol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1 mol×22.4 L·mol-1=0.224 L=224 mL,A正确;20~40 min,v(H2O2)===0.010 mol·L-1·min-1,B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越来越小,某一时刻分解的H2O2的量也不断减小,即第30 min时的瞬时速率大于第50 min时的瞬时速率,C错误;少量I-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H2O2分解酶或Fe2O3也可以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D正确。
二、非选择题
4.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图:
(1)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 400 | 500 | 830 |
平衡常数K | 10 | 9 | 1 |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__放__(填“吸”或“放”)热反应。在830 ℃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__66.7%__。
(2)在500 ℃,按照下表的投入的物质的量(按照CO、H2O、H2、CO2的顺序)投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第Ⅱ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AD__。
实验编号 | 投入的物质的量 | 平衡时H2浓度 |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反应物转化率 |
A | 1、1、0、0 | c1 | Q1 | α1 |
B | 0、0、2、2 | c2 | Q2 | α2 |
C | 2、2、0、0 | c3 | Q3 | α3 |
A.2c1=c2=c3 B.2Q1=Q2=Q3
C.α1=α2=α3 D.α1+α2=1
(3)在一个绝热恒容容器中,不能判断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②③__。
①v正(CO2)=v逆(H2O)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4)如图表示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使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降低温度__、__增加水蒸气的量(合理即可)__(写出两种)。
若t4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先的两倍,在图中t4和t5区间内画出CO、CO2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
答案:(4)
解析:(1)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设CO的转化率为x
CO(g) + H2O(g) CO2(g)+H2(g)
起始 1 mol 2 mol 0 0
反应 x mol x mol x mol x mol
平衡 (1-x) mol (2-x) mol x mol x mol
化学平衡常数K==1,x≈66.7%;
(2)各物质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1,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结合方程式可知,平衡时n(CO)=n(H2O)、n(CO2)=n(H2),由500 ℃时平衡常数K==9可知,平衡时n(CO2)≠n(CO),则转化率不是50%;B中转化到左边可以得到2 mol CO、2 mol H2O,恒温恒容下B、C是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相同物质的浓度相同、物质的量相同,则:c2=c3,B、C平衡时n(CO2)≠n(CO),转化率不是50%,故Q2≠Q3,设平衡时CO2为y mol,则α3=,α2=,故α3+α2=1,可推知α3≠α2;恒温恒容下,C等效为在A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反应物转化率相等、相同物质的含量相等,则:α1=α3,c3=2c1,Q3=2Q1,结合上述分析可知:2c1=c2=c3,Q3=2Q1≠Q2,α1=α3≠α2,α1+α2=1;
(3)在一个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判断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CO(g)+H2O(g)H2(g)+CO2(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v正(CO2)=v逆(H2O),说明水蒸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①不符合;反应中混合气体质量守恒,体积不变,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②符合;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③符合;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是平衡的标志,故④不符合;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绝热容器温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⑤不符合;
(4)在t2时刻CO的浓度减小、CO2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CO和CO2浓度变化有接触点,所以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增大水蒸气的量或减少氢气的量实现;t4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先的两倍,则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故浓度分别增大为原来的2倍,又因反应前后气体系数相等,平衡不移动,所以图像仅仅是浓度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并且保持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