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2830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2830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2830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x2-2mx+3m=0的一个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的两条边长,则三角形ABC的周长为( )
A.10 B.14 C.10或14 D.8或10
2.在下列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O都在格点上,则的正弦值是
A. B. C. D.
3.如图,Rt△ABC中,∠C=90°,AC=4,BC=4,两等圆⊙A,⊙B外切,那么图中两个扇形(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A.2π B.4π C.6π D.8π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1,0),点B的坐标是(3,0),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C,使A、B、C三点确定一个圆,且使AB为圆的直径,则点C的坐标是( )
A.(0,) B.(,0) C.(0,2) D.(2,0)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3•a2=a6 B.(a2)3=a5 C. =3 D.2+=2
6.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ADC=∠ACB,AD=2,BD=6,则边AC的长为( )
A.2 B.4 C.6 D.8
7.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BD长为0.9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 )
A.0.9米 B.1.3米 C.1.5米 D.2米
8.为了配合 “我读书,我快乐”读书节活动,某书店推出一种优惠卡,每张卡售价20元,凭卡购书可享受8折优惠,小慧同学到该书店购书,她先买优惠卡再凭卡付款,结果节省了10元,若此次小慧同学不买卡直接购书,则她需付款:
A.140元 B.150元 C.160元 D.200元
9.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互余的角是( )
A.∠ADC B.∠ABD C.∠BAC D.∠BAD
10.用尺现作图的方法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下列作法错误的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为_____.
12.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
13.如图,一束光线从点A(3,3)出发,经过y轴上点C反射后经过点B(1,0),则光线从点A到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
14. 如图,已知,要使,还需添加一个条件,则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只写一个即可,不需要添加辅助线)
15.如图,已知长方体的三条棱AB、BC、BD分别为4,5,2,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到M的最短路程的平方是_____.
1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5cm,BC=12cm,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连接DC交AB于点F,则△ACF与△BDF的周长之和为_______cm.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PE交CD于F
(1)证明:PC=PE;
(2)求∠CPE的度数;
(3)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8.(8分)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有关部门抽样调查了某单位员工上下班的交通方式,绘制了两幅统计图:
(1)样本中的总人数为 人;扇形统计十图中“骑自行车”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单位共有1000人,积极践行这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上下班由开私家车改为骑自行车.若步行,坐公交车上下班的人数保持不变,问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至少有多少人改为骑自行车,才能使骑自行车的人数不低于开私家车的人数?
19.(8分)某小学为了了解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从每班抽取相同数量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
补全条形统计图;求扇形统计图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若该中学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其中有多少名学生能在1.5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
20.(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点C是的中点,过点 C作AD的垂线 EF交直线 AD于点 E.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连接BC,若AB=5,BC=3,求线段AE的长.
21.(8分)先化简,再求值:(﹣m+1)÷,其中m的值从﹣1,0,2中选取.
22.(10分)益马高速通车后,将桃江马迹塘的农产品运往益阳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马迹塘一农户需要将A,B两种农产品定期运往益阳某加工厂,每次运输A,B产品的件数不变,原来每运一次的运费是1200元,现在每运一次的运费比原来减少了300元,A,B两种产品原来的运费和现在的运费(单位:元∕件)如下表所示:
品种 | A | B |
原来的运费 | 45 | 25 |
现在的运费 | 30 | 20 |
(1)求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A,B产品各有多少件;
(2)由于该农户诚实守信,产品质量好,加工厂决定提高该农户的供货量,每次运送的总件数增加8件,但总件数中B产品的件数不得超过A产品件数的2倍,问产品件数增加后,每次运费最少需要多少元.
23.(12分)如图,△ABC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A(﹣1,3),B(﹣1,1),C(﹣3,2).
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1B1C1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请在第三象限内画出△A2B2C2,并求出S△A1B1C1:S△A2B2C2的值.
24.发现
如图1,在有一个“凹角∠A1A2A3”n边形A1A2A3A4……An中(n为大于3的整数),∠A1A2A3=∠A1+∠A3+∠A4+∠A5+∠A6+……+∠An﹣(n﹣4)×180°.
验证如图2,在有一个“凹角∠ABC”的四边形ABCD中,证明:∠ABC=∠A+∠C+∠D.证明3,在有一个“凹角∠ABC”的六边形ABCDEF中,证明;∠ABC=∠A+∠C+∠D+∠E+∠F﹣360°.
延伸如图4,在有两个连续“凹角A1A2A3和∠A2A3A4”的四边形A1A2A3A4……An中(n为大于4的整数),∠A1A2A3+∠A2A3A4=∠A1+∠A4+∠A5+∠A6……+∠An﹣(n﹣ )×18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试题分析: ∵2是关于x的方程x2﹣2mx+3m=0的一个根,
∴22﹣4m+3m=0,m=4,
∴x2﹣8x+12=0,
解得x1=2,x2=1.
①当1是腰时,2是底边,此时周长=1+1+2=2;
②当1是底边时,2是腰,2+2<1,不能构成三角形.
所以它的周长是2.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A
【解析】
由题意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进而根据正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
由勾股定理得,,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3、B
【解析】
先依据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从而可求得两圆的半径为4,然后由∠A+∠B=90°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一个圆的面积的.
【详解】
在△ABC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AB==8,
∵两等圆⊙A,⊙B外切,
∴两圆的半径均为4,
∵∠A+∠B=90°,
∴阴影部分的面积==4π.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切两圆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扇形面积的计算,求得两个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之和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
直接根据△AOC∽△COB得出OC2=OA•OB,即可求出OC的长,即可得出C点坐标.
【详解】
如图,连结AC,CB.
依△AOC∽△COB的结论可得:OC2=OAOB,
即OC2=1×3=3,
解得:OC=或− (负数舍去),
故C点的坐标为(0, ).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坐标与图形的性质.
5、C
【解析】
结合选项分别进行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实数的运算等运算,然后选择正确选项.
【详解】
解:A. a3a2=a5,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B. (a2)3=a6,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C. =3,原式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D. 2和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实数的运算, 同底数幂的乘法,解题的关键是幂的运算法则.
6、B
【解析】
证明△ADC∽△AC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出AC2=AD•A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A=∠A,∠ADC=∠ACB,
∴△ADC∽△ACB,
∴,
∴AC2=AD•AB=2×8=16,
∵AC>0,
∴AC=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7、B
【解析】
试题分析:要求下滑的距离,显然需要分别放到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得AC和CE的长即可.
解:在Rt△ACB中,AC2=AB2﹣BC2=2.52﹣1.52=1,
∴AC=2,
∵BD=0.9,
∴CD=2.1.
在Rt△ECD中,EC2=ED2﹣CD2=2.52﹣2.12=0.19,
∴EC=0.7,
∴AE=AC﹣EC=2﹣0.7=1.2.
故选B.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8、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的关键描述:“先买优惠卡再凭卡付款,结果节省了人民币10元”,设李明同学此次购书的总价值是人民币是x元,则有:20+0.8x=x﹣10解得:x=150,即:小慧同学不凭卡购书的书价为150元.
故选B.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9、D
【解析】
∵∠ACD对的弧是,对的另一个圆周角是∠ABD,
∴∠ABD=∠ACD(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又∵AB为直径,
∴∠ADB=90°,
∴∠ABD+∠BAD=90°,
即∠ACD+∠BAD=90°,
∴与∠ACD互余的角是∠BAD.
故选D.
10、A
【解析】
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定即可
【详解】
作的是角平分线,只能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A符合题意
B、作的是连接AC,分别做两个角与已知角∠CAD、∠ACB相等的角,即∠BAC=∠DAC,∠ACB=∠ACD,能得到AB=BC,AD=CD,又AB∥CD,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B不符合题意
C、由辅助线可知AD=AB=BC,又AD∥BC,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C不符合题意
D、作的是BD垂直平分线,由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性质可知AC与BD互相平分且垂直,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能理解每个图的作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1.
【解析】
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从而得出其最大整数解.
【详解】
,
解不等式①得:
x≤1,
解不等式②得
x-1>1x,
x-1x>1,
-x>1,
x<-1,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 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2、(0,-1)
【解析】
∵a=2,b=0,c=-1,∴-=0,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0,-1),
故答案为(0,-1).
13、2
【解析】
延长AC交x轴于B′.根据光的反射原理,点B、B′关于y轴对称,CB=CB′.路径长就是AB′的长度.结合A点坐标,运用勾股定理求解.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延长AC交x轴于B′.则点B、B′关于y轴对称,CB=CB′.作AD⊥x轴于D点.则AD=3,DB′=3+1=1.
由勾股定理AB′=2
∴AC+CB = AC+CB′= AB′=2.即光线从点A到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2.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同时渗透光学中反射原理,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关键
14、可添∠ABD=∠CBD或AD=CD.
【解析】
由AB=BC结合图形可知这两个三角形有两组边对应相等,添加一组边利用SSS证明全等,也可以添加一对夹角相等,利用SAS证明全等,据此即可得答案.
【详解】
.可添∠ABD=∠CBD或AD=CD,
①∠ABD=∠CBD,
在△ABD和△CBD中,
∵,
∴△ABD≌△CBD(SAS);
②AD=CD,
在△ABD和△CBD中,
∵,
∴△ABD≌△CBD(SSS),
故答案为∠ABD=∠CBD或AD=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结合图形与已知条件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SA,AAS.
15、61
【解析】
分析: 要求长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长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注意此题展开图后蚂蚁的爬行路线有两种,分别求出,选取最短的路程.
详解: 如图①:AM2=AB2+BM2=16+(5+2)2=65;
如图②:AM2=AC2+CM2=92+4=85;
如图:AM2=52+(4+2)2=61.
∴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到M的最短路程的平方是:61.
故答案为:6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求最短路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把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化立体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
16、1.
【解析】
试题分析:∵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ABC≌△BDE,∠CBD=60°,∴BD=BC=12cm,∴△BCD为等边三角形,∴CD=BC=CD=12cm,在Rt△ACB中,AB===13,△ACF与△BDF的周长之和=AC+AF+CF+BF+DF+BD=AC+AB+CD+BD=5+13+12+12=1(cm),故答案为1.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证明见解析(2)90°(3)AP=CE
【解析】
(1)、根据正方形得出AB=BC,∠ABP=∠CBP=45°,结合PB=PB得出△ABP ≌△CBP,从而得出结论;(2)、根据全等得出∠BAP=∠BCP,∠DAP=∠DCP,根据PA=PE得出∠DAP=∠E,即∠DCP=∠E,易得答案;(3)、首先证明△ABP和△CBP全等,然后得出PA=PC,∠BAP=∠BCP,然后得出∠DCP=∠E,从而得出∠CPF=∠EDF=60°,然后得出△EP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AP=CE.
【详解】
(1)、在正方形ABCD中,AB=BC,∠ABP=∠CBP=45°,
在△ABP和△CBP中,又∵ PB=PB ∴△ABP ≌△CBP(SAS), ∴PA=PC,∵PA=PE,∴PC=PE;
(2)、由(1)知,△ABP≌△CBP,∴∠BAP=∠BCP,∴∠DAP=∠DCP,
∵PA=PE, ∴∠DAP=∠E, ∴∠DCP=∠E, ∵∠CFP=∠EFD(对顶角相等),
∴180°﹣∠PFC﹣∠PCF=180°﹣∠DFE﹣∠E, 即∠CPF=∠EDF=90°;
(3)、AP=CE
理由是:在菱形ABCD中,AB=BC,∠ABP=∠CBP,
在△ABP和△CBP中, 又∵ PB=PB ∴△ABP≌△CBP(SAS),
∴PA=PC,∠BAP=∠DCP,
∵PA=PE,∴PC=PE,∴∠DAP=∠DCP, ∵PA=PC ∴∠DAP=∠E, ∴∠DCP=∠E
∵∠CFP=∠EFD(对顶角相等), ∴180°﹣∠PFC﹣∠PCF=180°﹣∠DFE﹣∠E,
即∠CPF=∠EDF=180°﹣∠ADC=180°﹣120°=60°, ∴△EPC是等边三角形,∴PC=CE,∴AP=CE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18、 (1) 80、72;(2) 16人;(3) 50人
【解析】
(1) 用步行人数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样本总人数:810%=80(人);用总人数乘以开私家车的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m,即 m=8025%=20;用3600乘以骑自行车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其所在扇形的圆心角:360(1-10%-25%-45%)=.
(2) 根据扇形统计图算出骑自行车的所占百分比, 再用总人数乘以该百分比即可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 补全条形图即可.
(3) 依题意设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有x人改为骑自行车, 用x分别表示改变出行方式后的骑自行车和开私家车的人数, 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1)样本中的总人数为8÷10%=80人,
∵骑自行车的百分比为1﹣(10%+25%+45%)=20%,
∴扇形统计十图中“骑自行车”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20%=72°
(2)骑自行车的人数为80×20%=16人,
补全图形如下:
(3)设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有x人改骑自行车,
由题意,得:1000×(1﹣10%﹣25%﹣45%)+x≥1000×25%﹣x,
解得:x≥50,
∴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至少有50人改为骑自行车,才能使骑自行车的人数不低于开私家车的人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9、(1)补图见解析;(2)27°;(3)1800名
【解析】
(1)根据A类的人数是10,所占的百分比是25%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得B类的人数;
(2)用36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
(3)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1)抽取的总人数是:10÷25%=40(人),
在B类的人数是:40×30%=12(人).
;
(2)扇形统计图扇形D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7°;
(3)能在1.5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的人数是:2000×(25%+30%+35%)=1800(人).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0、(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1)连接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得到OC∥AE,得到OC⊥EF,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证明△AEC∽△AC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详解】
(1)证明:连接OC,
∵OA=OC,
∴∠OCA=∠BAC,
∵点C是的中点,
∴∠EAC=∠BAC,
∴∠EAC=∠OCA,
∴OC∥AE,
∵AE⊥EF,
∴OC⊥EF,即EF是⊙O的切线;
(2)解:∵AB为⊙O的直径,
∴∠BCA=90°,
∴AC==4,
∵∠EAC=∠BAC,∠AEC=∠ACB=90°,
∴△AEC∽△ACB,
∴,
∴AE=.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
21、 ,当m=0时,原式=﹣1.
【解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根据分数分母不为零的性质,不等于-1、2,将代入原式即可解出答案.
【详解】
解:原式,
,
,
,
∵且,
∴当时,原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性质、通分,四则运算法则以及倒数.
22、(1)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A产品有10件,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B产品有30件,(2)产品件数增加后,每次运费最少需要1120元.
【解析】
(1)设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A产品有x件,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B产品有y件,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
(2)设增加m件A产品,则增加了(8-m)件B产品,设增加供货量后得运费为W元,根据(1)的结果结合图表列出W关于m的一次函数,再根据“总件数中B产品的件数不得超过A产品件数的2倍”,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1)设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A产品有x件,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B产品有y件,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答: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A产品有10件,每次运输的农产品中B产品有30件,
(2)设增加m件A产品,则增加了(8-m)件B产品,设增加供货量后得运费为W元,
增加供货量后A产品的数量为(10+m)件,B产品的数量为30+(8-m)=(38-m)件,
根据题意得:W=30(10+m)+20(38-m)=10m+1060,
由题意得:38-m≤2(10+m),
解得:m≥6,
即6≤m≤8,
∵一次函数W随m的增大而增大
∴当m=6时,W最小=1120,
答:产品件数增加后,每次运费最少需要112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得应用,解题的关键:(1)正确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一次函数和不等式,再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最值.
23、(1)见解析;(2)图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连接A1O并延长至A2,使A2O=2A1O,连接B1O并延长至B2,使B2O=2B1O,连接C1O并延长至C2,使C2O=2C1O,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答.
【详解】
解:(1)△A1B1C1如图所示.
(2)△A2B2C2如图所示.
∵△A1B1C1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A1B1C1∽△A2B2C2,且相似比为.
∴S△A1B1C1:S△A2B2C2=()2=.
24、(1)见解析;(2)见解析;(3)1.
【解析】
(1)如图2,延长AB交CD于E,可知∠ABC=∠BEC+∠C,∠BEC=∠A+∠D,即可解答
(2)如图3,延长AB交CD于G,可知∠ABC=∠BGC+∠C,即可解答
(3)如图4,延长A2A3交A5A4于C,延长A3A2交A1An于B,可知∠A1A2A3+∠A2A3A4=∠A1+∠2+∠A4+∠4,再找出规律即可解答
【详解】
(1)如图2,延长AB交CD于E,
则∠ABC=∠BEC+∠C,∠BEC=∠A+∠D,
∴∠ABC=∠A+∠C+∠D;
(2)如图3,延长AB交CD于G,则∠ABC=∠BGC+∠C,
∵∠BGC=180°﹣∠BGC,∠BGD=3×180°﹣(∠A+∠D+∠E+∠F),
∴∠ABC=∠A+∠C+∠D+∠E+∠F﹣310°;
(3)如图4,延长A2A3交A5A4于C,延长A3A2交A1An于B,
则∠A1A2A3+∠A2A3A4=∠A1+∠2+∠A4+∠4,
∵∠1+∠3=(n﹣2﹣2)×180°﹣(∠A5+∠A1……+∠An),
而∠2+∠4=310°﹣(∠1+∠3)=310°﹣[(n﹣2﹣2)×180°﹣(∠A5+∠A1……+∠An)],
∴∠A1A2A3+∠A2A3A4=∠A1+∠A4+∠A5+∠A1……+∠An﹣(n﹣1)×180°.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初级中学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