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石灰吟 (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石灰吟 (1)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吟”诗,读诗,读诗人,学法指导,尾声,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石灰吟》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1、本班有54位学生,男女各一半,比例协调。优秀生15人,中层生35人,下层生4人。大部分学生拼音基础较好,识字能力较强,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但理解能力普遍薄弱。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每一个单元考试红分率85﹪以上,及格率96﹪以上。
    2、《石灰吟》这一课的内容距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都没有见过石灰,也不知道石灰是怎样的,是怎样的来历,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课文,与文本对话。多读,把握古诗的内容,体味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生字“锤”、“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情感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
    2、理解咏物颂人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作者要赞颂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吟”诗。
    1、吟诵学过的咏物诗。
    2、了解于谦。
    3、了解石灰。(石灰干燥剂实物展示,观察周围的墙壁)
    4、反复读诗,把它读正确,读顺畅。要吟出诗特有的节奏来。
    1、学生吟诵《惠崇春江晚景》《梅花》《青松》。
    2、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3、学生了解石灰。
    4、指名读,正音。指导停顿的意韵不断,读出味道。师生配合吟读。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读诗。
    1、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吗。
    2、石灰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3、引导学生从词语中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入情入境朗读。
    1、自由说,小组讨论,指名说。
    2、学生读读、圈圈、画画、回答: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3、自由读,指名读,进行想象,读出画面。
    2、 读中感悟,了解古诗大意。
    三、读诗人。
    1、作者他要表达什么情感。
    2、现在,你还会觉得石灰平凡吗?从此看到石灰,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于谦;想起这个人,你一定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石灰吟》。
    1、学生讨论汇报后得出:不怕牺牲、永留高洁。
    2、学生回想于谦的一生,知道他要留清白在人间。齐读古诗。
    3、理解感悟 ,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学法指导
    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作者,解诗题
    2、读古诗,有韵味
    3、抓字眼,明诗意
    4、多诵读,悟诗情
    学生根据板书,再读诗,试着概括方法。
    4、学法指导,拓展延伸。
    五、尾声。
    通过一个短片深入了解诗人,深化理解《石灰吟》。
    观看相关的视频,加深对诗人的了解。
    5、加深了解,深化主题。
    六、作业
    1、背诵古诗。
    2、试着利用学习《石灰吟》的方法,预习后两首诗。
    学生背诵、预习。
    6、积累内化,学法迁移。
    板书设计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要留清白
    不 怕 牺 牲 永 留 高 洁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满分100分,主要通过课堂表现(自己学习10分、举手发言10分、小组讨论20分)、课堂笔记质量10分、完成作业情况10分、熟练程度10分,测试情况30分的形式来考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自己人生处世观的咏物诗。对于咏物诗,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但是,我也知道,学生不可能像读写景诗那样比较容易读懂。知道他们对其中蕴含的深意,往往是处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之中,对诗歌的深层探究不一定到位。因此,在教学时,我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个性品质,带领学生步入作者的那个时代,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心态,以求深刻的理解诗意。所以,在读诗那个环节,我力求通过反复吟诵来体现,学生的情感也读出来了,有些还摇头晃脑呢,令人满意。但是,由于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让我在诗意上颇费工夫,感到不尽人意。
    总的来说,自我感觉对整首诗的教学还算到位,我以后要继续学会为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积累资本,进行适时的催化,让学生学得更加饶有兴趣。

    相关教案

    2021学年石灰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石灰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的,学习重难点,资料链接,教学过程,课时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石灰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石灰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老师范读,初步感知,走近石灰,理解古诗大意,走进石灰,体验于谦的坎坷人生,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