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
展开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1、读通文本,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六国破灭的具体原因,学习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本文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4、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同时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比较和评价不同的人对六国破灭原因的观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贾谊的《过秦论》,把秦亡的原因归结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并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秦强而己弱。并告诫汉代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施行仁义。杜牧《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唐代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借古讽今,阐明天下兴亡的道理。面对同一个话题则几个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作者的分析也不同,观点也有差异 。那么,作为文学家的苏洵对六国灭亡的原因又持什么看法呢?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即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三、文体知识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四、订正字音
赂lù秦 六国互丧sàng 悲夫fú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下咽yàn 无厌yàn 草芥jiè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率shuài赂秦耶yé 当d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áng
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xuē月割 苟gǒu以天下之大
五、通读文本
第一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
第二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数量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六国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以至于灭亡的结局,按道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思考:本段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第三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慧穷竭,国力孤单,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如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思考1: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论证了什么道理?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燕:以荆卿为计
赵:洎牧以谗诛
根本原因: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思考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假设论证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使中心论点更鲜明有力。
第四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思考:六国赂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由此得出怎样的历史教训?
为秦人之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揭其病灶,总结教训
第五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降低身份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思考: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四段 ——承上启下
第五段 ——
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二课时
一、分析写作意图:
1、苏洵为何要总结“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历史教训?
写作背景
宋太祖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两次企图收回幽州,均遭败绩。
宋真宗景德元年,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辽再次要挟,又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在西夏威胁下,又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何仲默
“未数语,阴指契丹,特借题发挥耳。” ——林纾
借古讽今: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意在警告宋统治者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不要用贿赂的方式对待西夏和契丹。
二、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部分(2、3):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层: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部分(4、5):作出结论。
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
第二层:讽谏北宋王朝。
结构思维导图见课件
三、分析论证方法
因需而选,“法”尽其用
①六国破灭,其根本原因在“战”还是“赂”?对比即知。
(对比论证)鲜明
②“赂秦”能息战吗?比喻即明。
(比喻论证)形象
③六国可以不赂而不灭?假设即晓。
(假设论证)跌宕
④北宋朝廷以赂求和是明智之举吗?类比即醒。
(类比论证)警醒
四、比较不同观点
思考1:有人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失误,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理解。
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 ——林云铭《古文析义》
“彼六国者皆欲为秦之所为,未可专以罪秦”“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如其取胜,“未必不复增一秦”…… ——清代李桢《六国论》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苏辙《六国论》
六国:政治保守,因循守旧
各怀鬼胎,纵散约败
秦国:商鞅变法,国力大增
百姓:厌战苦战,渴望统一
思考2:苏洵为何放大六国“赂秦”之弊?史论的目的是什么?
针砭时弊,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借史立论 以古鉴今
“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
“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 ——范晔
对于同一段史实,这些人的看法却各有不同,除了各自的认知差别外,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史论”文章的特点:中国古人历来讲究“经世致用”,他们写的史论”文章并不仅仅就事论事,而往往是总结历史规律以资治,以史为鉴以规讽,体现出古代人积极面对现实问题、心怀天下、勇于担当的精神。
苏轼的《六国论》认为,六国久存是因为诸侯养士,而秦朝速亡,是没有重视士,突出强调士对安邦定国的重要作用;那苏辙的《六国论》,这是阐述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是咎由自取,后来,明代李桢他也写了一篇《六国论》,他认为六国破灭是不施仁政,但这篇《六国论》仍旧没有超越苏洵,这是什么原因?苏洵不同于苏轼苏辙李桢的书写的目的,它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是借题发挥,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所以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就是苏洵高出他的两个儿子还有李桢的地方。
思考3: 文本注释将第三段“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解释为“招致”,有人认为不准确,应解释为“加速、加快”。 你怎么认为呢?请结合上下文以及相关背景材料加以探究。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主要是政治上的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最终是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外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再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所以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并非不知,然而苏洵的用意却并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仁宗,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和西夏政权,要动用武力,要奋起抵抗。六国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汲取的历史经验。所以苏洵在第4段的末句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警句,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忠告语。《六国论》道理说到第4段就可以结束了,但是苏洵绝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他的文章的全部的锋芒几乎无处不对准的现实,他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
小结:苏洵此文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声足以警戒后世。这正是此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的原因所在。要使文章立意“意深义高”,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对社会生活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还有超强的透视能力,能够对写作素材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从中挖掘出最本质的意义来加以表现,这样才能写出“意深义高”的优秀作品。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五、比较阅读:《六国论》《阿房宫赋》
相同点
内容: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
意图: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
手法: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不同点
体裁:《六国论》是史论,在史实的基础 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文学色彩更浓。
意图:《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妥协投降,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民伤财。杜牧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阿房宫赋》见此,杜牧写此赋,借秦统治者茺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爱民。
《六国论》
六、抚今追昔,以史为鉴
1、观看小视频:公开交锋 硬气侧漏
2、诵读小诗:
你所站立的地方,
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
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
中国便是什么,
你若光明,
中国便不再黑暗!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教具,课前预习,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共12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新知讲解,合作探究,课堂练习,拓展提高,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