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16.2《六国论》(原卷版).docx
    • 解析
      16.2《六国论》(解析版).docx
    16.2《六国论》(同步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01
    16.2《六国论》(同步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02
    16.2《六国论》(同步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03
    16.2《六国论》(同步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01
    16.2《六国论》(同步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02
    16.2《六国论》(同步学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03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精品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精品导学案,文件包含162《六国论》原卷版docx、162《六国论》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论”这种文体:
    古代常用文体,分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属于史论文。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作者简介 “三苏”之“老苏”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宋代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赂lù秦 六国互丧sàng
    率shuài赂秦耶yé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当tǎ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áng
    悲夫 fú 日削xuē月割 苟gǒu以天下之大
    翻译文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就在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使自己的力量亏损,(这)是被灭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大概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就在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接受诸侯的贿赂),(不打仗)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把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就是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这样,)本来就不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想想他们的(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
    子孙对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来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自己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为这个缘故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被灭,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因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比,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呢。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吞食六国都咽不下了。真可悲叹啊!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因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他国的积威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跟随六国灭亡的老路(旧事),这就是又在六国的下面了!
    1.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提挈下文议论。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分论点二)
    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3.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印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4、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6、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8、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哪些历史事实?
    祖先创业的艰难与子孙割地之轻易的鲜明对比
    继续揭示赂秦政策的失败
    “一夕安寝”与“秦兵又至”的鲜明对比
    9、第二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①秦所得与战胜所得,诸侯所亡与战败而亡;
    ②祖父创业之难与子孙毁业之易;
    ③六国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10、本段除了突出以对比论证为主,还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引用论证
    11.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
    12.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是否多余?
    第四段总结上文,解决问题。
    第五段引古讽今,不是画蛇添足,犹如画龙点睛,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篇末点题。
    得出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3.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节选,回答后边的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认为六国没有团结一致抗秦
    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1)洵文的中心论点是:弊在赂秦;(2)辙文的中心论点是: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2)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同: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相争以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而苏辙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变不会至于此地。
    (3)论证角度不同: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写作特点:
    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开篇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2.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暴霜露,斩荆棘,形象表明创业艰难;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的惶恐不安、秦兵的霸蛮表现得很形象;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想象中秦军的害怕,很生动。文章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
    3、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有删改)
    【乙文】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六国论》,有删改)
    1.对下列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表示军事力量强大。也可指天子,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本文表示后一种意思。
    B.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儒教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泛指天子的宗庙。
    C.三国,指韩、魏、楚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D.故事,指旧事或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从领袖的社会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用兵之道四个方面将陈涉和九国之师作对比,意在为文末提出中心论点“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蓄势。
    B.甲文“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C.乙文承接篇首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分别分析了齐、燕、赵三国灭亡的情况,并列举出其弊端。
    D.乙文分析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时列举了各自在外交、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弊端,而这些弊端又与篇首所说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有关系,这样就直接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有删改)
    【乙文】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六国论》,有删改)
    5.对下列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A.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B.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C.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表示军事力量强大。也可指天子,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本文表示后一种意思。
    B.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儒教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泛指天子的宗庙。
    C.三国,指韩、魏、楚三国,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D.故事,指旧事或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从领袖的社会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用兵之道四个方面将陈涉和九国之师作对比,意在为文末提出中心论点“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蓄势。
    B.甲文“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C.乙文承接篇首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分别分析了齐、燕、赵三国灭亡的情况,并列举出其弊端。
    D.乙文分析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时列举了各自在外交、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弊端,而这些弊端又与篇首所说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有关系,这样就直接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9.【甲文】第二段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 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节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六国各爱其人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B.窃怪天下之诸侯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C.藉之以蔽其西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D.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十二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辙的《六国论》紧扣“天下之势”,详细分析六国与秦争天下的得失,鞭辟入里。
    B.六国灭亡的重要原因,苏辙认为是六国“背盟败约”,杜牧认为是六国不“爱其人”。
    C.苏辙认为在韩、魏的交通要道构筑要塞就可以抗秦,进而可以庇护崤山以东的诸侯国。
    D.苏辙借范雎、商鞅的政治主张来佐证自己的见解,即韩、魏乃战略要地。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2)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六国论》(节选)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乙文)
    《六国论》(节选)
    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 齐之 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刈:杀戮。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
    B.思厥先祖父 厥;相当于“其”,他们
    C.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曾:曾经
    D.而彼不用也 彼:他们
    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所以然者[A]何也[B]则以误于欲为[C]秦之所为也六国[D]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E]独为之[F]而遂焉者所谓[G]得天助云尔。
    16.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六国论》第一节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以加强语言力量。
    B.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
    C.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
    D.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18.从文中看,苏洵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二)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
    19.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是一篇赋,铺陈描写,夸张扬厉,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B.《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阐发观点,逻辑严密,有着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C.杜牧,唐代文学家。“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中的“杜郎”指的是“杜牧”。
    D.苏洵,北宋文学家,虽作诗不多,也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名句。
    2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举:攻占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劫:胁迫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降低身份
    2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D.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3.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苟以天下之大
    A.蚓无爪牙之利B.夫晋,何厌之有
    C.凌万顷之茫然D.村中少年好事者
    2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认为秦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灭秦。
    B.《阿房宫赋》认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是拒绝施恩爱民。
    C.《六国论》告诫所有“为国者”,适当时候也要妥协于敌国的“积威”。
    D.《六国论》讽谏北宋王朝要吸取六国灭亡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覆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太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六国论(节选)
    苏辙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夫韩、 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若此,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有删减)
    (三)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5.下面的句子有四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需要断句位置的字母。
    越韩A过魏B而攻人C之国都D燕赵拒之E于前F而韩魏乘之G于后H此危I道也
    26.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暴秦之欲无厌(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8.苏洵、苏辙、杜牧认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
    ①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②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可得哉!
    ③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④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刈:杀戮。
    29.可填入乙文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其B.岂C.何D.然
    3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B.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C.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D.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31.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则是直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论点,属于卒章显志的一篇议论文。
    B.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
    C.苏洵《六国论》认为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割地贿赂秦国;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
    D.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
    32.对第②段第二个画横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他们最终没有做攻打秦国的事,因此(六国)最终自己被削弱,就只能攻打一些小国。
    B.希望他们最终没有做攻打秦国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C.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最终自己被削弱,就只能攻打一些小国。
    D.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33.把文中前两个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泰,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有删改)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有删改)
    材料三: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故隳名城杀豪杰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选自苏轼《六国论》,有删改)
    34.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病的一项是( )
    A.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B.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C.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D.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3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下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家”,《史记》记载诸侯王的传记。“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B.“山东”,始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区域名,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C.“速”文中指迅速,与苏洵的《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意思相同。
    D.“是”指这样,与《答司马谏议书》中“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的“是”意思不同。
    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严谨周密。
    B.材料二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尖锐批评,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C.苏轼认为六国之君对老百姓的暴虐程度不比秦始皇、秦二世轻,然而当时百姓无一人造反,是因为百姓中的俊杰多数成为宾客,各有职分。
    D.苏轼写《六国论》的目的,意在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
    3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苏洵《六国论》)
    材料二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材料三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先王分天下之富贤,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苏轼《六国论》)
    3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摩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B.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C.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D.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3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B.豪杰,亦作“豪桀”,豪迈杰出,指才能、才智出众的人,后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
    C.布褐,即粗麻等编织的粗布褐衣,长度一般不超过膝盖,多为王公贵族所穿,文中指贵族身份。
    D.始皇,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文在严谨的议论中插入了“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等生动描述,并引用“抱薪救火”的形象比喻,增添了鲜明的情感色彩。
    B.苏辙文明确指出了六国的决策者只想自我保全而“背盟败约”,以至于“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状况,最终相继灭亡。
    C.苏轼文连用三个问句,强调了秦始皇若能善待“智、勇、辩、力”等“民之秀异者”“使不失职”,秦的覆灭可能就不会如此地迅速。
    D.相比苏辙和苏轼,苏洵的《六国论》最为有名,可见不论是文章的立意、语言风格,还是论辩气势,其受李白《古风》的影响最大。
    4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2)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42.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以及材料三论述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4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B.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C.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4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国,指的是战国时期韩、魏、楚、赵、燕五个诸侯国,后来相继被秦国所灭。
    B.嬴,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国姓,文中特指秦国。
    C.“爱其地”意思是爱惜自己的土地,“爱”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的“爱”含义相同。
    D.“因得以”意思是“于是能够”,“因”与《鸿门宴》中“因击沛公于坐”的“因”含义不同。
    4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指出,虽然齐国没有贿赂秦国,却不知道联合他国,只与秦国交好,以致最后孤掌难鸣。
    B.苏洵说“弊在赂秦”,主要是说韩、魏,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各国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C.苏辙指出,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四国可以通过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使秦国无所作为。
    D.苏辙认为,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并不能真正帮助韩、魏两国,最终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4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3)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节选自《嘉祐集》)
    材料二:
    六国论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节选自《六国论》)
    材料三:
    六国论
    苏轼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东坡七集》)
    4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 三驱:三驾马车。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近,亲附
    B.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古代重量名,极言其细微。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风景
    C.①辇来于秦 辇:乘辇车 ②钩心斗角 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
    D.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相互。 ②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再次
    48.对文中加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源自分封制,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
    B.六国,即山东六国,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其余的均在崤山以东。
    C.卒,古人对死的称谓。《礼记》中记载,诸侯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卒”在文中译为“最终”。
    D.百姓,战国之前是对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的统称,之后是对平民的通称,现在沿用此含义,也称“老百姓”。
    4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B.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C.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D.当是时山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5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②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
    参考答案:
    1.A 2.A 3.D 4.(1)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那样集合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紧紧跟着。
    (2)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而”字是连词,连接“不赂”和“胜之”,中间不断开,排除BC;
    “天下之大”作“以”的宾语,其后断开;且“下”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语义衔接紧密,中间不断开,排除D。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本文表示后一种意思”错误,本文表示的是前一种意思,即“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直接论证”错误,乙文论述的是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这样就“间接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故属于“间接论证”。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兵”,武器;“揭”,高举;“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2)“殆”,近于,几乎;“智力”,智慧和力量;“诚”,确实,实在。
    参考译文:
    【甲文】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乙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5.D 6.A 7.D 8.(1)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的穷人,是地位低贱的百姓,而且是被征发去守边的戍卒
    (2)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做旗帜,天下的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如同回声似的应和他,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9.①陈涉与九国之君的地位对比;②武器的对比;③军队的对比;④行军用兵策略的对比。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烧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
    “秦王怀贪鄙之心”中,“秦王”是主语,“怀”是谓语动词,“贪鄙之心”是宾语。主谓宾齐全,后面要断开,排除AC;
    “不信功臣”和“不亲士民”成对仗关系,后面都要断开,排除B。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本文表示后一种意思”错误。文中的“万乘”是指兵车万辆,是形容军事力量强大,表示前一种意思。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D.“这样就直接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错误。分析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为了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一分论点,间接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瓮”,用瓮做;“绳”,草绳系;“迁徙之徒”,被征发去守边的戍卒。
    (2)“兵”,武器;“揭”,举起;“云集”,像云一样聚集;“赢”,担负;“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①由原文“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可知,陈涉与九国之君的地位对比;
    ②由原文“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可知,武器的对比;
    ③由原文“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可知,军队的对比;
    ④由原文“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可知,行军用兵策略的对比。
    参考译文:
    【甲文】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的地方。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的穷人,是地位低贱的百姓,而且是被征发去守边的戍卒;他的才能不如平常人,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兴起在田野间,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卒,带领着数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朝;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做旗帜,天下的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如同回声似的应和他,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就一齐起事,灭亡了秦朝。
    况且一统天下的秦朝并没有变弱变小,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像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农具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因有罪而被征调去守边的士卒,并不能匹敌九国的军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然而条件好的失败了而条件差的却能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权势,衡量实力,则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秦国凭借着它小小的地盘,发展到兵车万辆的国力,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将天下作为自家产业,用崤山和函谷关作为宫殿;一个戍卒起事而宗庙毁灭,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啊。
    (节选自《过秦论》,有删改)
    【乙文】
    齐国不曾向秦国割地求和,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向秦国割地求和。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谗谤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危,战败而亡,实在是不得已的。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应当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还不易估量。
    唉!如果六国用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喉咙了。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削弱,月月割地,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敌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向秦国割地求和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自降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节选自《六国论》,有删改)
    10.BDF 11.B 12.C 13.(1)因此我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些谋士,考虑忧患时疏忽大意,图谋利益目光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
    (2)(诸侯们)却贪图边境上尺寸之地的小利,违背毁弃盟约,以致于自相残杀。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
    “以四无事之国”,“四无事之国”是“以”的宾语,介宾结构中间不断开,在“国”后断句,即B处;
    “佐当寇之韩魏”,“当寇之韩魏”作“佐”的宾语,中间不断开,在“魏”后断句,即D处;
    “使韩魏无东顾之忧”,“韩魏无东顾之忧”作“使”的宾语,“东顾”作定语修饰“忧”,中间不断开,在“忧”后断句,即F处。
    故需要加句读的三处是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爱护。/吝啬。句意: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
    B.均是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句意:对全天下的诸侯……,内心感到奇怪。/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
    C.凭借。/借给。句意: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这就是所说的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
    D.结构助词,的。/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义。句意: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在韩、魏的交通要道构筑要塞就可以抗秦,进而可以庇护崤山以东的诸侯国”错误,结合原文“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可知,韩魏两国挡住了秦国的交通要道,而且庇护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选项对“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理解失当。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咎”,责怪;“患”,忧患;“疏”,疏忽。
    (2)“乃”,却;“背”,违背;“败”,毁弃。
    参考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苏辙《六国论》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杜牧《阿房宫赋(节选)》
    14.C 15.ABF 16.B 17.(1)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2)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 18.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
    李桢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C.曾:竟然。句意:战争连续不断,战祸竟连年不绝。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
    “……者,……也”固定句式,AB处断句;
    “为”的宾语是“之”,F处断句。
    故选ABF。
    16.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与赏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李桢的《六国论》……无对比论证”错误,由“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可知,有对比论证。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满足;“弥”,越。
    (2)“以”,按照、依据;“为秦所为”,做秦国所做的事;第二个“以”,因为。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意思是: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由此可知苏洵的观点是: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的意思是: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的意思是: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由此可知李桢的观点是: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参考译文:
    甲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收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以至于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得很正确。
    乙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性;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性):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才)可以消除。
    后代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以只是怪罪秦国。在那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竟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未必不会再出现一个与秦国一样的国家。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地严重;到了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怎么能使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暴露尸骸于野外,而最终被虐杀呢?它一定不会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那么快招致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19.D 20.A 21.A 22.D 23.B 24.C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苏洵,……也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名句”错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不是苏洵的诗句。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举:被攻占。句意: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
    故选A。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参差,古今同义,不一致。句意: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
    B.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同情。句意: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C.西向,古义:向西对付秦国;今义:面向西方。句意: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D.可以,古义:可以用来;今义:指表示可能或能够的意思,也有许可,不错,厉害的意思。句意: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助词,的。句意: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
    B.都是“所”与“为”连用,表被动。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C.都是连词,那么。句意: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那么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D.连词,以至于;连词,因为。句意: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话。
    故选D。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苟以大之天下”。句意:如果凭借偌大国家。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句意:晋国,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呢。
    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凌茫然之万顷”。句意: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村中好事者少年”。句意: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
    故选B。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适当时候也要妥协于敌国的‘积威’”错误。由原文“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可知,原文说的是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而不是“适当时候也要妥协于敌国的‘积威’”。
    故选C。
    参考译文:
    (一)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那么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二)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25.BDFH 26. 厌:满足 与:亲近 礼:礼待 故事:旧事 27.(1)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2)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28.苏洵的观点: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争相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
    苏辙的观点: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便不会至于此地。
    杜牧的观点:六国荒淫奢靡,不能爱民。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韩”作“越”的宾语,“魏”作“过”的宾语,二者为并列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在B处断句;
    “人之国都”作“攻”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
    “于前”作“拒”的状语,状语后置,所以F处断句;
    “于后”作“乘”的状语,状语后置,所以H处断句;
    故选BDFH。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厌:满足。句意: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
    与:亲近。句意: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
    礼:礼待。句意: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
    故事:旧事。句意: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哀”,哀悼;“鉴”,以……为借鉴;“亦”,也;“复”,又。
    (2)“奉”,送;“弥繁”,越多;“愈”,越。
    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苏洵的《六国论》中第一自然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可知,苏洵认为,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这是灭亡的原因。
    苏辙的《六国论》中“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可知,苏辙认为,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便不会至于此地,这是灭亡的原因。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可知,杜牧认为,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六国荒淫奢靡,不能爱民,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这是灭亡的原因。
    参考译文:
    (一)《六国论》
    苏洵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二)《六国论》(节选)
    苏辙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殽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像这样,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一些小的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三)《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29.B 30.A 31.B 32.D 33.(1)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2)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
    【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句意: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此处为反问语气,句尾感叹号表示语气强烈。
    “其”和“何”都有“怎么”“哪里”之意,有较轻的反问语气;“然”是表顺承或转折的连词;“岂”表示反问语气,且语气强烈,应为“岂”。
    故选B。
    3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
    “所以”,译为“……的原因”,不能单独成句,排除BC;
    “而遂焉者”中,“而”为连词,表并列,应用在句首,“而”后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B.“李桢的《六国论》……无对比论证”错误。由“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可知,李桢的《六国论》有对比论证的运用。
    故选B。
    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惟:只是。不克:没有能够。秦之所为:秦国所做的事。自弱:自己削弱(自己)。取:导致。夷灭:灭亡。排除ABC。
    故选D。
    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然则”,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弥”,更加;“愈”,更加。
    (2)“以”,据;“为”,做;“所为”,所做的事。
    参考译文:
    (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崤山以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张嘴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谢罪。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想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34.C 35.C 36.B 37.(1)如果凭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降低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2)因而不曾不责怪那些当时的谋臣,他们考虑祸患不周密(或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
    【解析】3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们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
    “此四者”的“者”指的是“……人”,作“不失职”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AD;
    “虐用其民”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B;
    “不减始皇二世”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排除AB;
    “然”表转折,一般用在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B;
    “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作判断句的上句,“者”后断开,排除B;
    “多”和“以客”都是“养”的状语,“多”前断开,排除D。
    故选C。
    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错误。迅速;招致。句意: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才招致灭亡的祸患。
    D.正确。这样;对,正确。句意:那么秦朝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缘故。
    故选C。
    3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 “对强大秦国发动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可知,原文并没有说“对强大秦国发动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故选B。
    3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苟”,如果;“以”,凭着;“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大天下”;第一个“下”,降低身份;“故事”,旧事。
    (2)“盖”,表原因,因而;“咎”,责怪;“疏”,不周密(或太粗疏);“知”,了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降低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材料二:
    我曾经读《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私下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而不曾不责怪那些当时的谋臣,他们考虑祸患不周密(或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诸侯国,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天下的诸侯国,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人得以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材料三: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及卿相,都争相收罗、供养贤才。国家有坏人,就像鸟兽中有猛禽,昆虫中有毒虫一样。把他们分别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之所以长久存在,而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明察。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们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统一天下以后,就认为宾客是没有用处的,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秦朝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在位之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去常业,那么秦朝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
    38.A 39.C 40.D 41.(1)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2)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 42.材料一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材料二苏辙的观点是六国团结一致就能不至于覆灭;材料三苏轼的观点是为国者要重视养士和用士。
    【解析】3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争着收养人才。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不能数得清有多少。
    “至于”是一个词语,这里是“到”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诸侯卿相”是“皆争养士”的主语,主语前断开,而“至于战国”是指时间,作为时间状语,一般独立成句,所以“至于战国”和“诸侯卿相”的中间要断开,排除D。
    故选A。
    39.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C.“多为王公贵族所穿,文中指贵族身份”错误,“布褐”是指粗布短衣,多为贫贱庶人所穿,文中是平民的身份。
    故选C。
    4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苏洵……文章的立意……其受李白《古风》的影响最大”错误,苏洵《六国论》是从六国灭亡的角度分析论证,而李白《古风》则是从秦始皇的角度分析论证;二者的语言风格也不相同,苏洵《六国论》的语言严谨缜密,言简意赅,体现现实主义风格特点,而李白《古风》运用想象、夸张,将写实和想象相结合,既有浪漫的特色,又有严肃的批判精神。
    故选D。
    4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至使”,直到让;“伺”,趁着;“取”,吞并。
    (2)“纵”,放;“饥渴”,使动用法,使……饿着渴着;“噬”,吃。
    42.本题考查学生评论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可知,材料一中,分析了六国对秦国的贿赂加速了它们的灭亡,可见苏洵阐述的观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由“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可知,材料二首先论述了六国团结一致对付秦国的策略,然后得出按此策略秦国就无法灭六国的结论,可见苏辙阐述的观点是六国团结一致就能不至于覆灭。
    由“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可知,材料三分析了秦国快速灭亡的原因是不厚待贤才,让贤士归田亩。可见,苏轼阐述的观点是为国者要重视养士和用士。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苏洵《六国论》)
    材料二: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苏辙《六国论》)
    材料三: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争着收养人才。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不能数得清有多少。有知、有勇、有辩才、有气力的这种人,都是人民中的优秀者。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种人不失业,人民便安定了。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说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说官吏不必有才,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便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戮了豪杰。人民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人,把他们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能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所以,秦代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的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上以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苏轼《六国论》)
    43.D 44.C 45.D 46.(1)(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2)任由弱小的韩、魏去抵抗如狼似虎的强大秦国,那他们(韩魏)怎么能不屈服并归降秦国呢?
    (3)又想到君实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解析】4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
    “尺寸之利”作“贪”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秦兵”作“未出”的主语,意思是“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4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含义相同”错误。“爱”,爱惜。/吝惜。含义不同。句意:爱惜自己的土地。/我怎么会吝惜到舍不得一头牛的地步?
    D.正确。“因”,于是。/趁机。句意:于是能够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故选C。
    4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并不能真正帮助韩、魏两国”错误,原文说的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意思是“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并非四国真的“注重自己休养生息”,而事实上,它们却是“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故选D。
    4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行”,不去,不行动;“数”,命数,命运;“当”,通“倘”,倘若;“量”,衡量,估量。
    (2)“委”,任凭;“区区”,弱小;“当”,抵挡;“彼”,他们;“安”,怎么;“折”,屈服。
    (3)“视遇”,看待,对待;“反覆”,书信往来;“具”,详细;“所以”,……的原因;“见恕”,宽恕我。
    参考译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于是能够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47.C 48.C 49.B 50.①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暴露在霜露中,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②先前被四公子这类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
    【解析】4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①“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句意:喜爱田猎,就想到网开一面,捕杀有度。②句意: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
    B.①句意:为什么搜刮的时候一丝一毫都不放过。②“景”,大。句意: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
    C.全部正确。句意:①坐着辇车来到秦国。②(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
    D.①“互”,交互、相继。句意: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②“再”,两次。句意: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
    故选C。
    4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诸侯死曰‘卒’”错,诸侯曰“薨”,大夫曰“卒”。
    故选C。
    4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当是时”是时间状语,可单独断开,排除D;
    “山东”是“诸侯”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C;
    “溺于攻伐”“习于虞诈”结构一致,主语都是六国,中间断开,排除A。
    故选B。
    5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思”,想到;“祖父”,祖辈、父辈;“暴”,暴露;“以”,才;“尺寸”,一点点、很少。
    (2)向”,先前;“食”,供养;“食于四公子”,被动句; “徒”,一类人;“皆安归哉”,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是“皆归安哉”,都回到哪里呢。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材料二: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可以只怪罪秦国。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有利地理形势如秦国那样,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未必不会又增加一个秦国那样的国家。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成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最终自己削弱(自己),导致灭亡。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但是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材料三:
    那些有智谋、有勇气、有辩才、有能力的人,这四类人都是民众中的优秀杰出的人,(他们)大多不能穿破旧的衣服,吃粗陋的食物来供养别人,都是使唤别人来供养自己的人。因此前代的君王把天下的富贵分给这四类人和他们共同享用。这四种人各有各的职守,那么百姓就会安定。六国的国君暴虐地奴役百姓(的程度),不亚于秦始皇、秦二世,然而当时的百姓没有一个反叛,因为所有优秀杰出的人大多被作为客卿供养起来了,他们都各有各的职守。那些努力耕种来奉养上等人的人,都是愚钝而没有能力的人,(他们)即使想要反叛,但是没有人充当他们的带头人,这就是六国稍稍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啊。
    秦始皇起先要驱逐客卿,因为李斯的言论而作罢;吞并天下之后,就认为客卿没有用处了。于是相信法制而不相信人才,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认为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选择能够遵守自己的法令(的人)就行了。因此毁坏名城,诛杀豪杰,(使得)优异突出的人流散回归到田亩之中,先前被四公子这类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不知道他们是(甘愿)面黄肌瘦地老死在百姓之间呢,还是会放弃耕种长声叹息来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动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时期,然而假如秦始皇知道担忧这四类人,使他们各有各的职守的话,秦国灭亡不至于像这样迅速。把上百万的虎狼放纵到山林中而使他们饱受饥渴,不知道他们将要吃人,世人都认为秦始皇明智,我不相信。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①六 国 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太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秦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②六 国 论(节选)
    苏辙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夫韩、 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若此,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有删减)
    ③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④谏逐客书(节选)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5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近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仪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旧事
    5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韩国、魏国阻挡在秦国(向东进攻)的要道上,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国家
    B.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秦国)没有对韩魏两国的顾虑,因为韩魏两国在秦国附近
    C.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就能够在秦与韩魏之间保全自己的国家
    D.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53.选出下列对课文《六国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的过程中,作者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人们在分析战争成败时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运用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秦之得、诸侯之失,祖父之艰难、子孙之不甚惜,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
    C.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期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的论点。
    D.第三段总结齐国、燕国、赵国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并假设这三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他们三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就不能被轻易判定了。
    5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55.苏洵、苏辙认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阅读《六国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当……时候
    5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的灭亡,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选文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选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内度其士卒之众寡、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见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夫横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与秦成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察五味之和,前有轩悬,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猲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二》)
    60.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余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赵尝五战于秦 《六国论》
    B.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C.见臣于秦
    D.虽董之以严刑 《谏太宗十思疏》
    6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B.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C.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D.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祖父,先人祖辈、父辈。“先”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父”是儿女称自己已过世的父亲;“先夫”是妻子称已死的丈夫。
    B.荆卿即荆轲。卿,古代对人的敬称;或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如“爱卿”;还可以表示夫妻或好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C.合从,亦作“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外交策略。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称“连横”;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称“合纵”。
    D.轩悬,悬钟磬奏乐时,只在东、北、西三面悬挂,阙开南面不悬。
    6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猲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节选)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
    6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则胜负之数(次数,数量) 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
    65.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戍卒叫,函谷举
    C.终必不蒙见察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6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先从不赂秦的国家和赂秦的国家两个方面来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从而间接而含蓄地提出中心论点。
    B.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C.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D.第二段段尾运用引证法强有力地证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既对上文进行了补充说明,又很好地收束了上文。
    67.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刈:杀戮。
    6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B.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C.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D.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69.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
    B.思厥先祖父 厥:相当于“其”,他们
    C.而又得天助焉。 焉:怎么,表反问
    D.而彼不用也 彼:他们
    7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六国论》第一节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以加强语言力量。
    B.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
    C.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二薄秦的偏颇之论。
    D.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
    7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72.从文中看,苏洵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51.C 52.B 53.D 54.(1)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之时,六国送给秦国的越多,秦侵犯六国就越厉害。
    (2)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55.苏洵的观点: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争相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
    苏辙的观点: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便不会至于此地。
    【解析】5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礼:礼遇,礼待。译文: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
    故选C。
    5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因为韩魏两国在秦国附近”错,“附”的解释有误,应是“归附”得意思。句意: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
    故选B。
    5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错,第三段总结齐国、燕国、赵国失败的原因在于“不赂者以赂者丧”。
    故选D。
    5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厌”,满足;“奉”,送;“弥”,更加。
    (2)“善始”,开头做得好;“克终”,能够保持到底;“盖”,大概。
    55.本题考查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苏洵的《六国论》中第一自然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可知,苏洵认为,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那些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强大的援助,因此也无法自我保全。
    由苏辙的《六国论》中“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可知,苏辙认为,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是灭亡的原因。
    参考译文: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
    苏辙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像这样,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一些小的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阿房宫赋》
    杜牧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哎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谏逐客书》
    李斯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邳豹、公孙支。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士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56.D 57.C 58.B 59.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
    【解析】5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当:同“倘”,如果。句意:如果与秦国相比,或许还不可以轻易判定。
    故选D。
    5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动词,去,往。句意: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
    B.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句意: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举起酒杯来互相劝酒。
    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句意: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D.第一个“于”,介词,与,同;第二个“于”,介词,比。句意: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靛青,是从蓝草当中提取的,颜色却比蓝草还要深。
    故选C。
    5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说“齐人未尝赂秦……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由此可知,齐、燕、赵并没有拿土地“赂秦”,文中列举这三国应是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故选B。
    5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殆”,几乎,将要;“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力量;“亡”,灭亡;“诚”,实在。
    参考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又两次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为谗言陷害被诛杀,(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60.B 61.B 62.C 63.(1)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2)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每日每夜致力于拿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来求得向秦国割地。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解析】60.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A.状语后置句,应是“赵尝于秦五战”。句意: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B.宾语前置句,应是“冀君实或恕(吾)也”。句意:希望君实您能原谅我。
    C.状语后置句,应是“于秦见臣”。句意:在秦国来见我。
    D.状语后置句,应是“虽以严刑董之”。句意: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
    故选B。
    6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尧过去连三百亩这么大的地盘都没有,舜没有一尺那么大的地盘,他们竟然拥有了天下。禹只有一个不满百人的部落,竟成为诸侯的共主。商汤、周武王的兵士不满三千,战车不过三百辆,最后成为天子。这都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治国安邦的正道。
    “尧”是“尧无三夫之分”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舜无咫尺之地”“禹无百人之聚”结构对称,且“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都以“禹”作为主语,表示因果关系,“诸侯”作为动词“王”的宾语,故排除C、D;
    故选B。
    6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称‘连横’;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称‘合纵’”错误。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故选C。
    6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洎”,等到;“洎牧以谗诛”,被动句;终,名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2)“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务”,致力于;“熟计”,仔细考虑。
    参考译文:
    (一)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
    (二)
    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用联合六国抗衡秦国的策略,他游说赵王说:“我听说尧过去连三百亩这么大的地盘都没有,舜没有一尺那么大的地盘,他们竟然拥有了天下。禹只有一个不满百人的部落,竟成为诸侯的共主。商汤、周武王的兵士不满三千,战车不过三百辆,最后成为天子。这都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治国安邦的正道。所以英明的国君,对外要估计敌国的强弱,对内要视察士卒的多寡、贤与不贤,不必等到两军相拼,胜败存亡的关键就已经心中有数了,怎么能够被众人之言所蒙蔽,糊里糊涂地决定事情呢!”
    “我私下拿天下地图察看,诸侯的土地相当于秦国的五倍,料想诸侯的兵力相当于秦国的十倍。假如六国能够团结一致,合力西去攻打秦国,秦国必定灭亡。现在各国将要被秦国灭亡,却面朝西方共同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灭掉别国或被别国灭掉,让别国臣服或臣服于别国,两者绝不能相提并论。那些主张连横的人,他们都想割让诸侯的土地来与秦国谈和。一旦能和秦国讲和,他们就可以高筑台榭,美化住宅别墅,听竽瑟的音乐,察五味的调和,建筑前有轩辕,后有长庭,倾听美女姣笑,然而一旦秦国突然发兵攻打诸侯,他们却不与诸侯共同承担忧患。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日夜寻求靠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以求得向秦国割地。请大王深思熟虑。”
    64.A 65.D 66.A 67.(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解析】6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道:原因。句意:这就是六国破灭的原因啊。
    ③固:本来。句意: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⑤数:天数,命运。句意: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
    ①③⑤错误。
    故选A。
    6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B.被动句,无标志,意念被动。句意: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
    C.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理解。
    D.一般句式。句意: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故选D。
    6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从而间接而含蓄地地提出中心论点”错误,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
    故选A。
    67.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为”,治理;“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
    (2)“至”,等到;“以”,用;“计”,策略;“始”,才;“速”,招致。
    参考译文:
    六国论(节选)
    ①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②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③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为谗言陷害被诛杀,(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④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⑤……
    68.A 69.C 70.B 71.(1)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2)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 72.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
    李桢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解析】6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
    “所以”,译为“……的原因”,不能单独成句,排除BC;
    “而遂焉者”中,“而”为连词,表并列,应用在句首,在“而”前断开,排除D。
    故选A。
    6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
    B.正确。句意: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
    C.错误。焉,句末语气词。句意: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
    D.正确。句意:而他们都不采纳。
    故选C。
    7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错误。由“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可知,李桢的《六国论》有对比论证的运用。
    故选B。
    7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弥”,更加;“愈”,更加。
    (2)“以”,据;“为”,做;“所为”,所做的事;“专”,只是;“以”,因为。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学习史论文议论严谨的特点;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1、知人论世:了解苏洵及写作背景;
    2、在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归纳各段的段意并理清课文的结构。
    1、学习史论文议论严谨的特点;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相关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7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6.2 *六国论学案及答案</a>,共9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7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6.2 *六国论导学案</a>,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思考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思考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