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下册交响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交响曲,熟知《惊愕交响曲》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感受乐曲简单又经典的民歌风格,以及巧妙的变奏法,并能唱会和熟记音乐主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以及喜爱上欣赏交响曲。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四个变奏初步了解变奏曲
教学难点:
主题的熟悉和第一遍变奏的听赏
教师行为 | 学生学习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 ||
1.游戏导入:教师使用小堂鼓打节奏,学生模仿:请个别学生打节奏,全体模仿 2.教师在学生打节奏过程中,突然敲出一个重音。 3.教师问:为什么大家停下来了? | 学生跟打节奏
学生回答,突出吓一跳的感觉。 | 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在平淡中感受“惊愕” |
(二)、初部听赏作品,了解作品 | ||
在我们的音乐世界中也有一位作曲家跟他的观众开了个小小的玩笑,那这首作品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作品《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1.初次聆听作品的主体部分,问: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旋律、节奏、音色、力度方面分析) 2.再次听赏主旋律,问:你能听到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几段不同旋律吗?(了解什么是二段体结构) 3.第三次听赏主旋律,要求边听边用手指画出主题的旋律(旋律走向图) | 学生回答问题:欢快中一个强音吓一跳。 旋律:简洁、流畅 节奏:轻快、活泼 音色:柔美的弦乐器主奏 力度:轻柔、但两个乐段中有一次很强的合奏强音。
学生了解二段体结构
画出自己的旋律走向图 | 聆听主旋律,要求学生熟悉主旋律并能哼唱主旋律,为后面分析乐曲做铺垫 |
(三)、完整聆听全曲、分析作品 | ||
1.聆听全曲,用简洁的图形画出作品的结构 2.问:主题出现了几次?你能从结构图中发现主题再现的特点吗? 3.从我们刚才的结构图中我们发现了主题及变奏一共出现了5次,每一次出现似乎一样又似乎不太一样。这样的音乐形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音乐体裁,——变奏曲(出示变奏体知识内容) 4.了解这种体裁我们来一起再次聆听每个变奏,主题的各个变奏是如何变化的? (各个主题及变奏分析表) 变奏曲曲式结构:A+A1+A2+A3+A4…… 5.完整欣赏全曲。 | 完整聆听作品能够清晰的画出音乐旋律图形。 通过旋律图形能够发现主题出现次数。
了解变奏曲的知识
通过再次聆听作品能够说出每次变化的特点。
|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学生通过聆听找出乐曲中重复出现的相似旋律,为学习变奏曲做铺垫。
|
(四)、了解作品和作曲家 | ||
6. 7.那这位作曲家又为什么会跟他的观众开这样一个玩笑呢?(出示作品的创作背景) 揭示生活、学习的真理和态度“知之为知不不知为不知” | 学生了解海顿的国籍、年代、音乐史上的地位。
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故事,同时懂得生活的态度 | 了解作品的同时懂得生活学习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体现) |
(五)、小结、作业 | ||
在音乐的世界中还有许多变奏曲曲式的乐曲。如莫扎特《星星变奏曲》课后大家试着用今天的方法聆听乐曲有几个变奏组成。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能够更加热爱音乐生活。 | 作业:《星星变奏曲》乐曲分析。 | 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方式分析乐曲,从而真正掌握变奏曲曲式 |
音乐八年级下册交响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下册交响曲教学设计,共2页。
湘艺版八年级下册交响曲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下册交响曲教案,共5页。
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