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成套高效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高效作业22第1课时离子键含解析 练习
展开第1课时 离子键[A级 新教材落实与巩固]1.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D.只有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才能形成离子键【解析】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A错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所以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正确;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C错误;NH与Cl-之间也能形成离子键,D错误。2.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其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稳定性增强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解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电子,有较强的还原性,而钠离子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两者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C )A.NaCl B.LiClC.MgO D.Na2S【解析】钠离子、氧离子、镁离子的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硫离子、氯离子的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锂离子的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4.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B.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C.将钠投入水中所得产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原子序数为11和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解析】A项,如NH4Cl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但不含金属元素,错误;B项,离子键必须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两个氯离子间不存在离子键,错误;C项,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产物中NaOH是离子化合物,H2是单质,错误;D项,原子序数为11和9的元素分别是Na、F,它们分别属于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可形成离子键,正确。5.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C )6.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C )A.B.C.D.7.下列有关电子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8.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与X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上都有8个电子,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X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C.两元素原子形成化合物后体系的能量明显升高D.如果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2时,粒子之间不只含有离子键【解析】由题意可知X为Cl元素,Y为K元素或Ca元素,二者可以形成KCl或CaCl2,粒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形成化合物后体系的能量明显降低。9.M、R均为主族元素,已知M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R的一个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M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M与R可形成MR2型离子化合物B.在MR2中M的离子半径比R的离子半径大C.形成的两种离子分别是M+和R2-D.MR2的电子式为M2+[R··,·· ]【解析】M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M2+,R的一个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R-,两者相互作用可形成MR2型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R··,·· ]-M2+[R··,·· ]-,则A正确,C、D错误;M2+和R-的电子层数不确定,所以离子半径大小也不能确定,B错误。10.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1)Na3N是由__离子__键形成的。(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两__种盐。(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复分解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4)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_(填“>”“=”或“<”)r(N3-)。【解析】(1)Na3N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N3-,所以Na3N为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键结合形成的。(2)Na3N为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NH3,故Na3N与盐酸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Na3N+3H2O===NH3+3NaOH,NH3+HCl===NH4Cl,NaOH+HCl===NaCl+H2O,通过以上化学方程式知,生成的盐有NaCl、NH4Cl两种。(3)Na3N为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NH3,在Na3N+3H2O===NH3+3NaOH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Na+与N3-属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r(Na+)<r(N3-)。11.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里的四种元素,A能与D形成AD2型离子化合物,AD2中核外电子总数是30;D-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l3+相同;B和C可以形成BC型化合物,BC分子中质子总数是18,BC水溶液是一种强酸。试回答:(1)填写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A.__镁__,B.__氢__,C.__氯__,D.__氟__。(2)写出化合物AD2的电子式:__。(3)A单质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Mg+2H2OMg(OH)2+H2↑__。【解析】D-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l3+相同,可知D是F元素;AD2中核外电子总数是30,因为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A的核电荷数是12,A是Mg元素;BC分子中质子总数是18,BC水溶液是一种强酸,可推知BC是HCl,故B是H元素,C是Cl元素。12.有A、B、C、D四种元素,A的+2价离子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原子有3个电子层,其单质为双原子分子;C的核外电子比A少一个;D与B同周期,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1)写出A、B、C、D的离子符号:__Ca2+、Cl-、K+、S2-__。(2)A、B、C、D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Ca2+<K+<Cl-<S2-__。(3)用电子式表示这四种元素中两两形成的离子化合物:_【解析】A2+与Ar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A的核电荷数为20,即为Ca元素;B有3个电子层,在第三周期,第三周期元素的单质能形成双原子分子的只有氯元素,所以B为Cl元素;C的核外电子比A少一个,C是K元素;D与B同周期,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D为S元素。13.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1)X元素的单质分子式是__He__,分子中__无__(填“有”或“无”)化学键。(2)Y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Na+[F··,··__]-__,Z与钾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K+[S··,··__]2-K+__。【解析】依据题意知X处于第一周期,故为氦元素,其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Y处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为氟元素,与钠化合时生成NaF;Z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为硫元素,与钾形成的化合物为K2S。14.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 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 可以得到淡黄色固态化合物;D的单质呈固态,其氧化物是引发酸雨的主要物质。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1)写出元素名称:A __碳__;B __氧__;C __钠__;D __硫__。(2)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三__周期第__ⅥA__族。(3)写出AB2与C2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CO2+2Na2O2===2Na2CO3+O2__。(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C2D 的形成过程:____。【解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所以A是C元素;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淡黄色固态化合物,所以C是Na元素,B是O元素;D的单质呈固态,其氧化物是引发酸雨的主要物质,D是S元素。(1)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C元素,B是O元素,C是Na元素,D是S元素。(2)S的质子数为16,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处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3)AB2为CO2,C2B2 为Na2O2,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4)C2D为Na2S,由钠离子与硫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为。[B级 素养养成与评价]15.阴离子和阳离子都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且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 C )A.MgCl2 B.BaF2C.NaBr D.NaI【解析】选项中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都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MgCl2、BaF2、NaBr、NaI中阳离子比阴离子分别少1、多3、少2、少3个电子层。 16.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B ) 原子abcdefgM层电子数1234567A.a和c B.a和fC.d和g D.c和g【解析】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与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17.关于离子化合物 N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N元素为-5 价B. 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C. 阴、阳离子个数比是 1∶1D. 阳离子的电子数为 11【解析】离子化合物NH5的电子式为,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项错误;该物质中阴离子为H-,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B项错误;该物质含有NH和H-,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数可知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项正确;阳离子为NH,所含电子数为10,D项错误。18.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CaCl2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离子键__,其电子式是__。(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Na2O__(填化学式),其化学键类型为__离子键__;加热时生成__Na2O2__(填化学式)。【解析】(1)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中含54 mol电子,则每摩尔X、Y的离子含18 mol电子 ,可推出其化学式为CaCl2,即X为Ca元素,Y为Cl元素。(2)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其为He或C或S或Kr,又因D与Y相邻,则D为S元素。(3)W是与硫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则W是O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Na元素。Na在O2中反应不加热时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Na2O中Na+与O2-间形成离子键,故Na2O属于离子化合物。19.有 A、B、C、D、E、F、G 七种元素。①A、B、C 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 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②D、E 是非金属元素,它们与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 HD 和 HE,室温下,D 的单质是液体,E 的单质是固体;③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G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1)C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E 单质的颜色为__紫黑色__。(2)用电子式表示B、D 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____。(3)有 G、F 元素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F2+2H2O===4HF+O2__。(4)用离子方程式证明D、E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5)用刺孔的 C单质(足量)包裹住2.3 g A 单质放于水中,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最多为__4.48__L。【解析】①A、B、C 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 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则A为钠(Na),B为镁(Mg),C为铝(Al);②D、E 是非金属元素,它们与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 HD 和 HE,则D、E显-1价,为第ⅦA族元素,室温下,D 的单质是液体,E 的单质是固体,从而得出D为溴(Br),E为碘(I);③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其为氧(O),G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其为氟(F)。(1)C离子为Al3+,其结构示意图为;E 为碘,它的单质颜色为紫黑色。(2)B、D 元素分别为Mg和Br,Mg与Br2反应生成MgBr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3)G、F 元素分别为F和O,F2能将H2O中的O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4)D、E元素分别为Br和I,可利用Br2与I-反应生成Br-和I2,证明D、E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离子方程式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Br2+2I2e--===2Br-+I2。(5)Al、Na放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2.3 g(0.1 mol)钠与水反应生成0.05 mol氢气,生成的0.1 mol NaOH与铝反应生成0.15 mol氢气,共生成0.2 mol氢气,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2 mol×22.4 L·mol-1=4.48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