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爱莲说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爱莲说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莲说,学习目标,一词多义,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助词取独,莲之爱,香远益清,动词远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积累文言字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重点)3.充分体会作者的处世态度。(重点) 4.通过比较作者和陶渊明的处世态度,进一步体会周敦颐所寄托在莲花中的志趣。(难点)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茎)内部贯通,外形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名词作动词,长枝蔓长枝节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判断句,“……也”表判断。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省略句,“出”后省略介词“于”。
知识卡片: “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借一人、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或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二读课文,谈文体,解题目
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请找出文中关键语句回答。
三赏课文,品特点,知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不孤芳自赏)
通达正直豁达,行为端正,不攀附权贵
美名远扬, 志洁行廉,仪态庄重,独立高洁
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莲 君子
物 志
(洁身自好,不慕荣华富贵)
作者以“莲”自喻,托物言志,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人生态度。
知识卡片: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四析课文,学写法,会思想情感
如“松、竹、梅”常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颂扬奉献精神。
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为何要写菊花和牡丹呢?
找出写菊花和牡丹的句子,分析作者对其的态度。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买花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追求名利富贵,趋炎附势的浊世俗人
作者对于牡丹所象征的“富贵者”的态度是什么?
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深入讨论:1.你认为周敦颐与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会有不同?2.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和郭主簿》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字茂叔,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
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黄庭坚
陶渊明:不愿面对污浊官场 避世态度 幻想桃花源 隐逸 超然闲适 远离
周敦颐:不怕面对污浊官场 入世态度 保持清廉 即使身处淤泥,也要长成高洁的莲花 坚守 进取 兼济天下
作者以“莲”自喻,托物言志,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厌恶。
世人——牡丹——富贵者——宜乎众
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予 ——莲——君子——同予者何人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是不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
香气似有似无,时断时续
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子、屈原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出淤泥而不染B.纯以情韵胜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花之富贵者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善绘者以意取似。
(莲)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爱莲说》《兰之味》两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6.《爱莲说》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爱莲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莲说,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晋陶渊明独爱菊,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授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爱莲说,沾染污秽,香气远闻更加清芬,靠近赏玩,洁净地挺立,语气词,叹词表示感慨,应当人很多了,一词多义,水陆草木之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