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教案+练习)
- 4.3《最苦与最乐》(2)(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 次下载
- 4.4《短文两篇》(1)(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4.4《短文两篇》(3)(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 次下载
- 第15课《驿路梨花》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2021学年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公众号dc008免费分享0619初一语文统编版-《短文两篇》2-2pptpptx、公众号dc008免费分享0619初一语文统编版-《短文两篇》2-1教案docx、公众号dc008免费分享0619初一语文统编版-《短文两篇》2-3学习任务单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西洲曲》
走近作者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官衙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把住的地方取名为“爱莲堂”。
解题
爱莲说
了解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初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水陆 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晋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 甚爱 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 谓菊,花之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莲,花之 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 何人?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再读 读出韵律 品味音韵
三读 体会句式 读出变化
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形式多样和谐生动
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四读 感受形象 想象画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请找出文中概括莲在作者心中整体形象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五读 读懂作者 感悟情感
作者认为莲身上有哪些君子特征?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任知州时,曾一度因工作过于劳累而病危。他的好友赶来为他料理后事,却发现“钱不满百”。而此时周敦颐已为官十余年,没想到竟如此贫困。可见,周敦颐为官清廉自律,绝无贪腐,加之又常周济宗族亲友,因此致贫。周敦颐为官三十余载,家无余财,可谓两袖清风,熟悉他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周敦颐在任期间,勇于任事,坚持原则。当时监狱内有一重犯按律不该死罪,但上司王逵生性暴虐,坚持要处以极刑。周敦颐据理力争,面对高压,毫不畏惧,取出自己的委任状丢给王逵,说道:“用杀人的办法来讨好人,我干不了!”王逵被他的凛然正气所震慑,不仅依照法律秉公处理了该囚犯,并且向朝廷鼎力举荐了周敦颐。
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黄庭坚
《尚书》:第一次将“君子”连用。
西周至春秋:贵族和统治阶级。
春秋至战国:有德者和有位者。
秦汉之后:尽善尽美的典范。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懂得的是义理,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困厄时仍能坚守正道,小人困厄就要胡作非为了。
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
译文: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举止庄重 沉稳自持
本文意在写莲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
六读 品文悟叹 领会深意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买花》
文中:菊——牡丹——莲 文末:菊——莲——牡丹
最后三句话的顺序应该怎样理解?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白居易《牡丹芳》
予独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宋王朝拥有一个庞大腐朽的官僚机构,大批官员,自下而上追名逐利,贪竞成风,不择手段。“官员们‘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 ——范文澜《中国通史》
周敦颐生活在北宋中叶,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而进行激烈斗争,吏治日渐腐败。周敦颐在他三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中,一直担任地方官职,尽管位卑职小,却始终秉持君子人格,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同学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莲花般“君子精神”?
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读出韵律,品味音韵。三读,体会句式,读出变化。四读,感受形象,想象画面。五读,读懂作者,感悟情感。六读,品文悟叹,领会深意。
《爱莲说》全文 119 字,虽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议论精辟隽永,且语言简洁优美,是一篇千年传诵的名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爱莲说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17短文两篇pptx、17《短文两篇》教学设计doc、《短文两篇》同步检测doc、《短文两篇》导学案教师版doc、《短文两篇》导学案学生版doc、爱莲说mp3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爱莲说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练习docx、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doc、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导学案doc、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ppt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初一语文统编版-《短文两篇》1-2pptpptx、初一语文统编版-《短文两篇》1-1教案docx、初一语文统编版-《短文两篇》1-3学习任务单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