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十课银色的桦树林|湘艺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31680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音乐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玩出节奏美,基本练习——体验动态美,学唱歌曲——唱出和谐美,小结下课——把美留心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流畅、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沙锤、三角铁表现风吹叶动的美感和用串铃表现驯鹿奔跑的动感。
教学设想:
《银色的桦树林》是一首四二拍子的小调歌曲,是一首动听的加拿大民歌,描绘了桦树林的美景,表达了对这片树林深厚的情感。本课通过走进桦树林——感受森林的静态美——体验森林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唱出森林和谐之美四个环节,将器乐与歌唱结合,营造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音乐课堂。
教学重点:
用或连贯流畅,或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沙锤、三角铁表现风吹叶动的美感和用串铃表现驯鹿奔跑的动感;用歌声和乐器描绘出动静结合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通过模拟驯鹿的脚步声,引导学生用渐强、渐弱的力度表现由远及近到由近及远的画面,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并为力度记号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人与自然,与动物和谐之美。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沙锤、三角铁、串铃、自制沙锤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玩出节奏美
1、节奏游戏。
2、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感受静态美
1、听赏音乐《森林狂想曲》片段,随乐呼吸律动。
2、交流导入,齐读课题。
3、初听歌曲,交流感受。
三、基本练习——体验动态美
1、发声练习
1=F-A 2/4
2 1 2 3 -
啦 噜 噜 噜
演唱要求:轻柔、有弹性。
2、节奏练习
= 1 \* GB3 ①师示范拍击节奏。
= 2 \* GB3 ②学生模仿拍击节奏。
= 3 \* GB3 ③按节奏读出歌词。
= 4 \* GB3 ④用渐强的力度表现,想象动物们由远及近的画面。
= 5 \* GB3 ⑤学生尝试用渐强的声音表现。
= 6 \* GB3 ⑥串铃组伴奏,表现动物欢快的脚步声。
四、学唱歌曲——唱出和谐美
1、聆听范唱。想:刚才的节奏表现的是什么动物?生聆听歌曲找答案.
2、再听范唱。这片桦树林还有哪些地方的美丽打动了你?
3、师随乐范唱。
4、学习旋律。
5、学唱歌词。
6、检查学生演唱情况。
7、处理歌曲。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表现驯鹿渐渐远去的画面。
8、完整表现歌曲。
9、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与动物朋友、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小结下课——把美留心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生问好),歌曲的学习,创造表现,小组展示,总结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上册银色的桦树林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湘艺版银色的桦树林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