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闪烁的小星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闪烁的小星星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趣味活动,说唱组合,课堂展示,交流评价,拓展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 学科教学设计教师: 时间: 课题《闪烁的小星》课时1课型综合教学目标1.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快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2.通过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闪烁的小星》,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并能自觉地用自然的声音整齐地演唱,不喊叫。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地用肢体语言或其他发式表达自己对音乐变化的感受。4.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并从中得到快乐。重点难点改变歌曲的节拍、节奏及演唱方式,体验其情趣、意境的变化。二声部说唱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 学 过 程 学 生教 师课前三分钟发声练习《火车开了》1 2 1 2 |3 1| 5 5 | 5 - | 5 4 5 4 | 3 1 | 2 2 | 1-//火车火车 开 了 呜 呜 呜 汽笛 汽 笛 响 了 呜 呜 呜(Wu) 用小儿歌的形式作为发声练习,拟声词“呜”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气息集中,达到练声的目的。 学生设定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音乐活动中。 帮助掌握歌曲歌唱旋律自主学习一、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1.黑色的夜幕后隐藏着什么?星星们长的都一样吗?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 2.欣赏乐曲《小星星变奏曲》。(1)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乐曲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小星星?(2)分段欣赏《小星星变奏曲》听一听,想一想,为每次变化的小星起个恰当的名字(3)跟着音乐的变化用舞蹈来表达我们对星星的喜爱吧。。二、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1.聆听范唱,自由律动 2.跟师按节奏拍读歌词。 3.听师范唱,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A.交流、讨论,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用相同的颜色或图形表现。B.出示每一句的旋律线,跟师分句学唱歌谱。4.教师弹琴,鼓励学生轻唱歌曲。A.边唱边做动作。B.边唱边划旋律线。 5.歌曲处理。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星空的画面,让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音乐情境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星星,并用动作模仿出自己心目中的星星。启发学生思考,为下面学做星星发光的样子做好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因为《小星星变奏曲》改编自《闪烁的小星》旋律,所以本课我设计先欣赏《小星星变奏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我把音乐节奏变化和小星星的动作变化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知识结合具体可感的画面,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我采用听觉领先的方法。让他们去,感受清新活泼的曲风。并创设了一种美好夜晚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这时,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同时激活了,带着高兴而激动的心情去聆听歌曲。 这是这首歌的基本节奏型,利用拍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来熟悉这个节奏型,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学会歌曲。) 一年级孩子识字不多,这里每一乐句设计动作表演并划出旋律线,一是帮助孩子记忆歌词;二是把音乐形象与旋律走势结合起来,调动孩子多感官注意、持续地投入学习,增强课堂的凝聚力与表现力 在歌曲处理时,我启发他们用明亮、轻快的声音。要求:音唱准,咬字清楚。有强弱 力度变化。通过老师唱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互学交流(小组) 三、趣味活动,说唱组合教师介绍“数板”——戏曲曲式所有的一种板式,只念不唱,有节奏,以板击拍伴奏。1.跟老师分句练习数板。2.配音乐伴奏一组演唱,一组有节奏的数板。 说唱组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由于一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二声部,易出现“找不到调,两边跑”的现象,根据这一学情我先示范数板,然后带领学生分局练习数板,这样在学生熟练的情况下,就能轻松的进行二声部的配合。 汇 报 展 示(全班) 助 学 提 升四、课堂展示,交流评价1.歌曲展演:一组演唱,一组数板,2.舞蹈创编,表现歌曲。3.小组创编。4.小组展示。 五、拓展升华1.观看《中国航天发展史》简单介绍:1969年7月29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为了纪念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就成为“人类月球日”。我国也一直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创编《闪烁的小星》的舞蹈动作这个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音乐创造。分组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也初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通过唱唱、演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合作,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在本堂课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使学生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测学达标分组完整表现歌曲甲组:唱;乙组:跳丙组:演奏(由学生选择合适乐器或拍手)
板书设计 图形谱 教学反思《闪烁的小星》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歌曲的旋律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的旋律。所以本节课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的不是难点,但是根深蒂固的东西往往也是很难改变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演唱,习惯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变他们的演唱方式,用更富于感情更优美的演唱方式来表现歌曲是本课的重点。本课我拟定的目标是: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快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通过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闪烁的小星》,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并能自觉地用自然的声音整齐地演唱,不喊叫。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地用肢体语言或其他发式表达自己对音乐变化的感受。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并从中得到快乐。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星星”作为本课的主题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律动——听辩——歌曲欣赏创编,让学生在拍、听、想、唱、跳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充分注意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进行直观教学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歌曲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完整的聆听歌曲,然后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交流、讨论,用相同的颜色或图形表现。出示每一句的旋律线,边唱边划旋律线。学生唱不稳,我重点指导,帮助学生克服了困难,同时强调唱足每一句结尾的两拍,体验二分音符,并指导学生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欣赏《小星星变奏曲》这一环节时,我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变奏做出合适的情绪反应,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对星空的喜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一颗颗闪烁的小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丽、奇妙,从而体验乐曲情趣、意境方面的变化。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要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创编时,我让学生自由发挥,全体学生都来边唱边做,也初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有他的光彩之处,也存在着不少遗憾,比如,前半节课节奏太快,没有给学生很好的渗透的时间,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一些影响;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给学生留的思维空间少,导致创编环节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吃透教材,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使课堂教学再上新台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第6课 美好的夜闪烁的小星星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第6课 美好的夜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律动,创设情境,导入,新歌教学,巩固创编,总结课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