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八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特殊平行四边形含解析(优生集训)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数学八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特殊平行四边形含解析(优生集训),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特殊平行四边形(优生集训)
一、综合题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四边形 的顶点 , 分别在 轴和 轴上.直线 经过点 ,与 轴交于点 .已知 , , . 平分 ,交 于点 ,点 是线段 上一动点.
(1)求 的长和 的度数;
(2)若点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当以 、 、 、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时,求点 的坐标;
(3)如图2,在线段 上有一动点 ,点 与点 分别同时从点 和点 出发,已知当点 从点 匀速运动至点 时,点 恰好从点 匀速运动至点 ,连结 、 、 .问: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和点 ,使得 的面积与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 轴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 与直线 交于点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
(1)求直线 的解析式;
(2)如图2,点 在线段 上,连接 ,过点 的直线交 轴负半轴于点 交 轴正半轴于点 ,请问: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当点 在直线 上运动时,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以点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D于E,BF平分∠ABC与AD交于F.AE与BF交于G.
(1)延长DC到H,使CH=DE,连接BH.求证:四边形ABHE是矩形.
(2)在(1)所画图形中,在CH的延长线上取HK=AG,当AE=AF时,求证:CK=AD.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x+6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经过点B的直线l2:y=kx+b交x轴于点C,且l2与l1关于y轴对称.
(1)求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
(2)点D,E分别是线段AB,AC上的点,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α度后得到线段DF.
①如图2,当点D的坐标为(﹣2,m),α=45°,且点F恰好落在线段BC上时,求线段AE的长;
②如图3,当点D的坐标为(﹣1,n),α=90°,且点E恰好和原点O重合时,在直线y=3﹣ 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DGF=∠DGO?若存在,直接写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已知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动点,连接AE,过点A作AF⊥A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1)如图1,求证:FB=ED;
(2)点G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AG,GC,GF,且GC=GF.
①如图2,求∠GFA的度数;
②如图3,过点G作MH AE,分别交AF,AB,DC于点M,N,H.若AB=3,BF=1,求MH的长.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是矩形,已知点B坐标为(10,8),M,N分别是OC,AB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BCMN是矩形;
(2)点F是直线BC上一点,连接OF交直线MN于点E,当OF=OA时,求直线AF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直线l经过点A,且解析式为y=kx+b(k≠0),若直线l与线段EM相交,求k的取值范围.
7.如图,在矩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直线分别与矩形的边AD,BC交于M,N两点,连接CM,AN.
(1)求证: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
(2)若AD=4,AB=2,且MN⊥AC,求DM的长.
8.阅读短文,解决问题
定义:三角形的一个角与菱形的一个角重合,且菱形的这个角的对角顶点在三角形的这个角的对边上,则称这个菱形为该三角形的“亲密菱形”﹒例如:如图1,四边形 为菱形, 与 重合,点 在 上,则称菱形 为 的“亲密菱形”.
如图2,在 中, , 平分 ,交 于点 ,过点 作 , .
(1)求证:四边形 为 的“亲密菱形”;
(2)若 , ,求四边形 的周长;
(3)如图3, 、 分别是 、 的中点,连接 .若 ,求 的值.
9.如图,矩形ABCD中,AD=2AB,E是AD边上一点,DE= AD(n为大于2的整数),连接BE,BE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F,G,FG与BE的交点为O,连接BF和EG。
(1)试判断四边形BFE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当AB=4,n=3时,求FG的长;
(3)记四边形BFEG的面积为S1,矩形ABCD的面积为S2,当 时,求n的值(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 +x+6分别与x轴、轴交于点B、C,且与直线l2:y= x交于A。
(1)分别求出A、B、C的坐标;
(2)若D是线段OA上的点,且△COD的面积为l2,求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设P是射线CD上的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如图1,直线 与y轴交于点 ,与x轴交于点 .
(1)按题意填表:
n
1
2
3
4
5
0
0
0
0
0
4
2
0
0
0
0
0
(2)由(1)中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①对于 , = , = , , ;
②直线 一定经过的点的坐标为 ;
(3)如图2,正方形OPQR是△ 的内接正方形,设正方形的边长为m,
求证:1<m<2.
12.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在边AD,AB,CD上(点E、F、G不与正方形的顶点重合),BE,FG相交于点O,且FG⊥BE.
(1)猜想BE与F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证明:DG=AF+AE;
(3)若AE= ,FG=4,请直接写出点C到直线BE的距离;
13.如图,已知 ,直线 垂直平分 ,与边 交于点 ,连接 ,过点 作 交 于点 ,连接 .
(1)求证: ;
(2)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3)若 , ,则菱形 的面积是多少?
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点,连接CE,过点D作DF⊥CE,分别交BC、CE于点F、G
(1)求证:CE=DF;
(2)若AB=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则△DCG的面积为 ,CG+DG的长为
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2,E、F分别是边BC,AD上的点,连接EF,将四边形CEFD沿EF折叠,C、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G、H,EG交边AD于点M,延长HF交边BC于点N
(1)求证:四边形EMFN是菱形;
(2)若FN⊥BC,直接写出四边形EMFN的一条对角线的长;
(3)若EF=MF,求EN的长
16.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AE、CE
(1)求证:AE=CE;
(2)如图②,点P是边CD上的一点,且PE⊥BD于E,连接BP,点O为BP的中点,连接OE。若∠PBC=30°,求∠POE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OE= ,求CE的长。
17.如图所示,在中,,点D从点C出发沿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达到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过点作于点F,连接.
(1)求证:;
(2)四边形可能成为菱形吗?如果可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E在边上,连接BE、,若平分,平分,点G是边的中点.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周长.
(3)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
19.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点 E , F 分别为 OB , OD 的中点,延长 AE 至 G ,使 EG =AE ,连接 CG .
(1)求证: △ABE≌△CDF ;
(2)当 AB 与 A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 EGCF 是矩形?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
(1)如图1,若∠BAE=30°,AE=3,求菱形ABCD的周长及面积;
(2)如图2,作AF⊥CD于点F,连接EF,BD,求证:EF∥BD;
(3)如图3,设AE与对角线BD相交于点G,若CE=4,BE=8,四边形CDGE和△AGD的面积分别是S1和S2,求S1﹣S2的值.
21.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P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AP并延长交射线BC于点E,连接PC.
(1)求证:∠AEB=∠PCD;
(2)当PA=PD且PC⊥BE时,求∠ABC的度数;
(3)若∠ABC=90°,△PCE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PEC的度数 .
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F,以EC、C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ECFG,如图1所示.
(1)证明平行四边形ECFG是菱形;
(2)若∠ABC=120°,连接BG、CG、DG,如图2所示,
①求证:△DGC≌△BGE;
②求∠BDG的度数;
(3)若∠ABC=90°,AB=8,AD=14,M是EF的中点,如图3所示,求DM的长.
23.如图所示的是与菱形有关的三个图形.
(1)如图1,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6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中点,连接AE、EF、AF.若AC=3,则CE+CF的长为 .
(2)如图2,在菱形ABCD中,∠B=60°.E是边BC上的点,连接AE,作∠EAF=60°,边AF交边CD于点F,连接EF.若BC=3,求CE+CF的长.
(3)在菱形ABCD中,∠B=60°,E是边BC延长线上的点,连接AE,作∠EAF=60°,边AF交边C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EF.当BC=3,EF⊥BC时,在图3中,将图形补充完整并求△AEF的周长.
24.如图,在 中,,过点 的直线MN//AB,为 边上一点,过点 作 ,垂足为点 ,交直线 于点 ,连接 ,.
(1)求证:;
(2)当为中点时,四边形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
(3)在()的条件下,当 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
25.请认真完成下列数学活动
典例再现:如图1,▱ABCD的对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D,BC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
(1)尝试发现
按图1填空:
①若▱ABCD的周长是24,OE=2,则四边形ABFE的周长为 ;
②若▱ABCD的面积是20,则四边形ABFE的面积是 .
(2)应用发现
如图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若AC=,AD=6,求四边形ABFE的面积.
(3)应用拓展
如图3,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连接AD,若∠BAD=90°,AB=2,AC=,则△ABC的面积是 .
26.某数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研究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在 中, , ,点 为直线 上一动点(点 不与 , 重合),以 为边在 右侧作正方形 ,连接 .
(1)观察猜想
如图1,当点 在线段 上时,
① 与 的位置关系为: ▲ ;
② , ,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
请将结论直接写在横线上,并给予证明;
(2)数学思考
如图2,当点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①,②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符合题意结论再给予证明.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分析】(1)分别令直线解析式中的x=0、y=0,求出y、x的值,据此可得OA、OE,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E,然后结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2)过点G作GK⊥x轴于点K,当PE=PC时,点G在直线AE上,设PG与EC交于点K,由菱形的性质可得OK,进而求得CK,设PC=2a,则PK=a,由勾股定理可得a的值,进而得到PC、KG,据此可得点G的坐标;当PE=CE时,此时点G在CD上,易得EK、PK的值,进而得到点P、G的坐标;当PC=CE时,此时点G在AE上,易得GK、KE的值,据此可得点G的坐标;
(3)过点P作PN⊥y轴于点N,延长PE交y轴于点M,设OM=x,则MC=2x,由勾股定理可得x,进而得到MC,推出△MAF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AF=FM=4,FC=16,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MCO=30°,推出AE∥MC,得到∠MPN=∠MCO=30°,设Q的速度为3v,则P的速度为4v,时间为t,则AP=3vt,CP=4vt,①当PQ∥AD时,可得四边形AQPF是平行四边形,得到FP=AQ,据此可得vt,然后表示出MP,MN,然后求出ON,PN,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②当F、D到PQ的距离相等时,分别过P、Q作PR⊥AD,QS⊥AD,过E作ET⊥MC于点T,易得ET,推出∠AQS=30°,然后表示出AS、SQ,PR,接下来根据S△PFQ=S△PDQ=(S△FQD-S△PDF)可得vt,然后表示出MP、MN,求出ON、PN的值,据此可得点P的坐标.
【解析】【分析】(1)将点C的坐标代入l1,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出m的值,可得到点C的坐标;再将点C,D的坐标代入l2,可得到关于k,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k,b的值,可得数学竞赛.
(2)利用已知条件可得到△APD和△ACD的面积之比,同时可求出PD与CD的比值及点P的坐标;设直线MN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点P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可表示出b,ON的长;然后求出OM的长.
(3) 设 上的点 ,则 ,可得到点E的坐标,利用菱形的性质可证得DC=D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表示出DE; 从而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点E的坐标.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B∥CD,AB=CD,利用已知证得EH=CD,可得到四边形ABHE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AEH=90°,利用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证得结论;
(2)连接BK,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D=BC,AD∥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AFB=∠ABF,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到AB=AF,由AE=AF,可证得AE=AB;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去证明∠BAG=90°,利用SAS证明△BHK≌△BA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HBK=∠ABG,利用余角的性质可得到∠CBK=∠K;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到CK=CB,从而可证得结论.
【解析】【分析】(1)利用函数解析式可求出点A,B的坐标,利用l2与l1关于y轴对称,可求出点C的坐标;将点B,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建立关于k,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k,b的值,可得到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
(2)①将点D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可求出m的值,可得到点D的坐标;作∠DHF=45°,易证∠AED=∠HDF,利用AAS证明△ADE≌△HF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等勾股定理求出AD,HF的长;再证明△ABO和△C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证得△B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BH的长,根据AE=HD=AB+BH,可求出AE的长;②将点D的坐标代入直线y=x+6,可求出n的值,即可得到点D的坐标,由此可求出DM,EM的长;过点D作DM⊥x轴于点M,作FN⊥DM于点N,利用AAS证明△FDN≌△DEM,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FN,DN的长,即可得到点F的坐标;当点F,O,G1三点共线时,∠DG1O=∠DG1F,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F的函数解析式,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出点G1的坐标; 连接DG2,FG2,过点D作DM⊥OG2,DN⊥FG2,利用HL证明△DG2M≌△DFN,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易证∠ODM=∠FDN,∠ODN+∠FDN=90°;再证明 四边形DMG2N是正方形,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推出∠OG2F=90°, 设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可得到点G的坐标;当DG3平分∠OG3F时,利用SSS证明△DOG3≌△DFG3, 设 与 交于点 ,可得到OH=FH,根据点H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DG的函数解析式,然后求出点G的坐标.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B=AD,∠BAD=∠D=∠ABC=90°,再利用垂直的定义去证明∠DAE=∠BAF;再利用ASA证明△ABF≌△AD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①设∠GCF=x,可表示出∠DCG,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GCF=∠GFC =x,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AD=CD,∠ADG=∠CDG=45°,利用SAS证明△ADG≌△CDG,由此可推出AG=CG=GF,同时可表示出∠DAG;然后证明∠AGF=90°,由此可得到△AG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GFA的度数;②连接FH,AH,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EAF=∠FMG=90°;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M,FM的长,同时可证得HA=FH;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CH的方程,解方程求出CH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H的长.
【解析】【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BCMN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B=90°,即可证明四边形CMN是矩形;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F的长,再分F点在BC上和BC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求出直线AF的解析式即可;
(3)根据F点的坐标,分别求出OF的解析式,得出E点的坐标,求出直线AE的解析式,再根据M点的坐标求出直线AM的解析式,即可得出k的取值。
【解析】【解答】(1)证明:∵在矩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的中点,
∴AD∥BC,AO=CO,
∴∠OAM=∠OCN,∠OMA=∠ONC,
在△AOM和△CON中,
,
∴△AOM≌△CON(AAS),
∴AM=CN,
∵AM∥CN,
∴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
(2)解:∵在矩形ABCD中,AD=BC,
由(1)知:AM=CN,
∴DM=BN,
∵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MN⊥AC,
∴平行四边形ANCM为菱形,
∴AM=AN=NC=AD−DM,
∴在Rt△ABN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N2=AB2+BN2,
∴(4−DM)2=22+DM2,
解得:DM=
【分析】(1)证明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很多,本题需要结合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结合(1)和题目条件MN⊥AC,可得四边形ANCM为菱形;之后建立关于DM的方程式即可
【解析】【解答】(1)证明: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平分 ,
,
又 ,
,
,
,
四边形 为菱形,
则根据“亲密菱形”的定义得:四边形 为 的“亲密菱形”;
(2)解: ,
,
四边形 为菱形,
,
设 ,则 ,
在 中, ,即 ,
解得 ,
即 ,
则四边形 的周长为 ;
(3)解:如图,取 的中点 ,连接 ,
是 的中点,
是 的中位线,
,
同理可得: ,
,即 ,
,
在 中, ,
则
【分析】(1)依据定义首先证明 四边形 为 菱形,之后再证为 的“亲密菱形”
(2)求菱形的周长 ,关键求出任意一边的长
(3)此问关键是找到AD、CF、MN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证明△EFO≌△BGO(AAS),可得EF=BG,由FG垂直平分BE,可得FB=EF,结合EF∥BG,可证四边形BGEF为菱形;
(2)先求出BE、EF,根据菱形BGEF面积=BE·FG=EF·AB,即可求出FG;
(3)设AB=x,则DE=,由菱形即矩形的面积可得S1=BG·AB,S2=BC·AB,由得出BG=,由勾股定理求出AF,再求出DE的长,从而得出方程=,解出n值即可.
【解析】【解答】解:(3)存在点 ,使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 的坐标是 或 或
【分析】(1)把x=0,y=0分别代入直线l1求出相对应的y值、x值,即得B、C的坐标;联立直线BC和直线OA解析式为方程组,求解即得点A坐标;
(2)设 ,利用△COD的面积列出方程,求出x值,即得点D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即可;
(3)如图,根据菱形的性质以OC为边、OC为对角线分别画出图形,即可求出Q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1)当n=1,x1=0时,y1=4,
当n=2,x2=0时,y2=6,
当n=3,x3=0时,y3=8,
当n=4,x4=0时,y4=10,
当n=5,x5=0时,y5=12,
当n=1,y1′=0时,x1′=2,
当n=2,y2′=0时,x2′=2,
当n=3,y3′=0时,x3′=2,
当n=4,y4′=0时,x4′=2,
当n=5,y5′=0时,x5′=2,
填入表格即可;
(2)①,,
,,
故答案为:0;8;0;8;
②当x1′=2时,y4′=0,
∴ 直线 一定经过的点的坐标为 (2,0),
故答案为:(2,0);
【分析】(1)把n的值和xn的值以及把n的值和yn′的值分别代入直线的解析式,求出相应的yn的值和xn′的值,填入表格即可;
(2)①根据求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列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② 由(1)中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当x1′=2时,y4′=0,即可得出答案;
(3) 设Q(m,m),把点Q的坐标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得出m=(-n-1)m+2n+2 , 得出
m=2-,即可得出1<m<2.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可以猜想BE=FG,过点A作FG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和全等三角形,即可证明BE=FG;
(2)由(1)的四边形AFGM是平行四边形,且 ΔFGH≌ΔBEA ,GH=AE;AF=DH,DG=DH+HG=AF+AE;
(3)过点C作CH⊥BE于点N,交AB于点H,先求得CH=FG=4,BH=AE=,再由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N的长即为点C到直线BE的距离。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可得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AAS判断
(2)由(1)可得。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可得到,,,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
(3)根据菱形得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从而算出菱形的面积 ;即可求出答案;
【解析】【分析】(1)先证出△CEB≌△DF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DF;
(2)先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9,再根据题意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6, △DCG的面积+四边形GFBE的面积=3,由△CEB≌△DFC,得出S△CEB=S△DFC,从而得出△DCG的面积=四边形GFBE的面积,即可得出△DCG的面积为;
由△DCG的面积为得出CG·DG=3,根据勾股定理得出CG2+DG2=9,利用(CG+DG)2=CG2+2CG·DG+DG2=15,即可求出CG+DG=.
【解析】【分析】(1)先证出四边形EMFN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ME =MF,再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四边形EMFN为菱形;
(2)由FN⊥BC得出四边形EMFN为正方形,且边长为2,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3)由EF=MF得出△MEF是等边三角形, 过点E作EK⊥AD于K,根据勾股定理得出EF2-FK2=EK2,从而求出EF的长, 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边角边的全等判定的方法证明AE与CE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
(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结合分析;
(3)连接OC,证明∠EOC为直角,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DC=2t,AE=t, 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F= CD=t,即得AE=DF;
(2)能为菱形,理由: 易证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 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2AB=10, 从而求出 AD=AC-DC=10-2t, 当AE=AD时平行四边形AEFD为菱形 ,可得t=10-2t, 求出t值即可.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DCB=18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BC=∠ABC,∠ECB=∠DCB,再利用角的运算可得∠BEC=180°−(∠EBC+∠ECB)=180°−(∠ABC+∠DCB)=90°;
(2)先求出AE=AB,ED=CD,再利用中点的性质可得AD=2AE=10,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最后利用线段的和差计算出的周长=BE+BC+CE=8+10+6=24;
(3)先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结合AE=AB,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B//CD,OB =OD ,OA =O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E=∠CDF,证出BE=DF,由“SAS”证明△ABE≌△CDF 即可;
(2)证出AB=OA,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G⊥OB,∠OEG=90°,同理CF⊥OD,得出EG//CF,证出EG=CF,得出四边形EG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分析】(1)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2BE,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和AB的长,再利用菱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2)利用菱形的性质可得∠ABE=∠ADF,AB=AD=BC=CD,再利用“AAS”证明△ABE≌△ADF可得BE=DF,再利用等量代换可得CE=CF,再证明∠CBF=∠CBD,可得EF//BD;
(3)连接CG,先证明△ADG≌△CDG,可得AG=CG,△ADG和△CDG的面积相等,再利用S1﹣S2=S△CEG,CE=4,BE=8,求出AB和AE的长,然后设 ,则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再求解即可。
【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PDA=∠PDC,AD=CD,AD∥BC,
在△PAD与△PCD中,
,
∴△PAD≌△PCD(SAS),
∴∠PAD=∠PCD,
又∵AD∥BC,
∴∠AEB=∠PAD=∠PCD
(2)解:如图1,
(方法一)∵PA=PD,
∴∠PAD=∠PDA,
设∠PAD=∠PDA=x,则∠BPC=∠PDC+∠PCD=∠PDA+∠PAD=2x
∵PC⊥BE
∴2x+x=90°,
∴x=30°,
∴∠ABC=2x=60°;
(方法二):延长CP交AD于M,
∵AD∥BC,PC⊥BC,
∴CM⊥AD
∵PA=PD,
∴△PAM≌△PDM (HL),
∴AM=DM,
∴CM垂直平分AD
连接AC,则AC=CD=BC=AB,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3)解:①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PCE是等腰三角形,则CP=CE,
∴∠BCP=∠CPE+∠CEP=2∠CEP,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90°, ∴菱形ABCD是正方形, ∴∠PBA=∠PBC=45°, 在△ABP与△CBP中, , ∴△ABP≌△CBP(SAS), ∴∠BAP=∠BCP=2∠CEP, ∵∠BAP+∠PEC=90°,2∠PEC+∠PEC=90°, ∴∠PEC=30°;
②当点E在BC上时,如图3,△PCE是等腰三角形,则PE=CE, ∴∠BEP=∠CPE+∠PCE=2∠ECP,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90°, ∴菱形ABCD是正方形, ∴∠PBA=∠PBC=45°,又AB=BC,BP=BP, ∴△ABP≌△CBP(SAS), ∴∠BAP=∠BCP, ∵∠BAP+∠AEB=90°,2∠BCP+∠BCP=90° ∴∠BCP=30°, ∴∠AEB=60°, ∴∠PEC=180°﹣∠AEB=120°, 综上所述:∠PEC=30°或∠PEC=120°. 故答案为30°或120°.
【分析】(1)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
(2)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角的变化和三角形内角和,求出∠ABC的度数;
(3)根据P的位置,分点E在线段BC上或者线段BC的延长线上,这2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计算即可。
【解析】【分析】(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AB∥CD,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CEF=∠CFE,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CE=CF,再有条件四边形ECFG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ECFG为菱形,即可得出答案;
(2)①先判断出∠BCF=120°再判断AB=BE,进而得出BE=CD,即可判断出△DGC≌△BGE;②在判断∠CGE=60°,进而得出△BDG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BDG的度数;
(3)先证明四边形ECFG为正方形.在证明△BME≌△DMC,再根据∠BMD=∠BME+∠EMD=∠DMC+∠EMD=90°,可得△BM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解析】【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
∵E,F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
∴CE= BC,CF= CD,
∴CE+CF= BC + CD =3.
故答案为:3.
【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由中点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2) 连接AC,证明 △ABE≌△ACF(AS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E=CF ,即可得出答案;
(3)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BCD=120°. 推出 △ACE≌△ADF(ASA) ,求出CE、CF的长,由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分析】(1)证出,得出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结论;
(2)由四边形 是菱形,推出,即可得出结论;
(3) 由()可知,四边形 是菱形,推出,再得出 ,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解答】尝试发现:(1)①∵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4
∴AB+BC=12
由典例再现可得,△AOE≌△COF
∴AE=CF,OE=OF
∴EF=2OE=6
∴四边形ABFE的周长=AB+BF+EF+AE=AB+BF+FC+EF=AB+BC+EF=12+6=18;
故答案为:18;
②∵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0,
∴
由①知△AOE≌△COF
∴
∴
故答案为:10
(3)如图,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
∵D为BC的中点,
∴BD=CD,
在 和 中,
∴≌
∴,
∴
∴
故答案为:4
【分析】(1)①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BC=12,由典例再现可证△AOE≌△COF,可得AE=CF,OE=OF,即得EF=2OE=6,根据四边形ABFE的周长=AB+BF+EF+AE=AB+BF+FC+EF=AB+BC+
EF,据此即可得解;②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由①知△AOE≌△COF,可得
,从而可得 ;
(2)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 ,OA=OC= ,在Rt△AO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根据S菱形ABCD= AC×BD求出面积, 利用S四边形ABFE=S菱形ABCD 即可求解;
(3),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CE,证明 ≌ ,可得 ,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根据 即可求解.
【解析】【分析】(1)①证明 ,可得,从而可得∠ACB+∠ACF=∠ACB
+∠B=90°,据此即得结论;
②由可得CF=BD,从而可得BC=BD+CD=CF+CD.
(2) 成立; 不成立, .理由:证明 ,可得,DB=CF, 继而求出° ,CD=DB+BC=CF+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浙教版数学八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特殊平行四边形(优生集训),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浙教版数学八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反比例函数(优生集训),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数学八下复习阶梯训练:反比例函数含解析(优生集训)3,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