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
展开《微观世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用显微镜、放大镜对微观世界进行观察、认识、了解, 让学生感受经过放大后的图片竟是一幅幅精美的图案,那么宏大,那么神奇。强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细致观察的欲望。进而让学生用点、线、面,国画,水粉,彩泥等各种表现方式,描绘自己心中、眼中的奇妙世界,再现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在过程中体验观察与创作的乐趣,在欣赏自己创作出的美丽的画面的中,感受创作艺术带给他们的成就感。本课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是一节充满趣味的美术课。
二、教学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
三、设计思路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的精神,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采用观察发现——鉴赏分析——创作体验——欣赏评述等方法设计教学。让学生眼中发现美,脑中形成美,手中表现美。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观察,了解微观世界构造。
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美妙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探究与创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关注微观世界,能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进一步探索自然。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技法表现自己观察到的微观世界。
六、教学准备
教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课件、范画、等。
学具:(课前预先分好小组)每组带不同的工具如:国画工具、色卡纸、彩泥、油画棒、刮蜡纸、修正液、放大镜、各种树叶、花朵等。
七、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导 (课前把一些不同手法表现的微观世界范画贴在墙上。)
看到这些图片你瞬间联想的是什么吗?
揭晓谜底:这些画中表现的是水中生物、花朵、叶子、树木、细菌等人们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微小的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出现的图案。我们把这些物体和现象的总体叫做“微观世界”。
课件出示微观世界的概念:人们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微小的物体和现象分别叫做“微观物体”和“微观现象”,而将这些物体和现象的总体叫做“微观世界”。
板书课题:微观世界 (上课同学们按顺序进教室,他们被墙上的奇怪画吸引,有的再猜这些画的都是什么,有的说颜色真漂亮。)
有的猜是花,有的猜是树,有的猜是虫子。。。。。
学生感到难以置信,他们质疑,怎么会是这样呢? 导课环节选择的图片强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会感觉新鲜、好奇、惊讶,通过轻松、积极的欣赏、谈话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此环节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渴望探求新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发现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去探索微观世界的神奇。
出示课件放大镜、显微镜下的向日葵、花粉、细菌图片。说说它和你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美国有部电影《微观世界》,发掘人类眼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拍了20年才完成的。 片中将森林下、草丛下的世界无数倍放大,成为壮丽的奇观。
课件播放《微观世界》的视频片段。
显微观察,探究学习
接下来各小组运用手中工具观察,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微观世界的神奇魅力和奇妙色彩。
范画解析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墙上墙上的范画,它们运用各种手法创作,那位火眼金睛的同学知道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
学生谈感受
欣赏视频
学生观看精妙的自然奇观,浓密壮观的丛林不过是一束草叶,一个个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畅谈观后感受。
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一台显微镜,一个放大镜观察自己带来的树叶花朵等体验微观世界。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是怎么样的。
先让同学们欣赏范画,解析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欣赏、观察、对比原形和亲身体验显微镜、放大镜观察下微观世界图片,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微观世界的神奇,在一阵阵惊叹声中激发学生兴趣,一花一草一叶一水滴都变得壮观起来。为下一步创作打好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欣赏范例,并相互交流、探讨。经过仔细观察后构思创作。
(三)创作实践
学生创作
把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点、线、面、色彩等来表现,要注意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整体的把握。 学生创作,老师辅导。
让学生并构思进行创作。可以运用点、线、面、色彩的丰富表现性,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发挥,自由探索。
(四)展示交流,评价归纳 展示作品
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你的独特之处,采用什么创作材料及手法。
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教师做小结性讲评,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创造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从中发现创新点、独特点、闪光点,使学生愉快地品味成功的果实,体验到成就感。
在评价环节中,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贴在展板进行展示,集中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然后,让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表现手法,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利用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请学生谈谈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及创作过程的体会。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者,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课后拓展 1、去菜园花园等地用放大镜观察;
2、把观察到的微观世界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来表现。
(六)板书设计 11、微观世界
点 线 面 色彩
(七)课后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学生对新的事物特别敏感、好奇,他们富于想象,而且渴望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情感,我们要从学生身上捕捉到信息,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点燃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大胆地想象,无拘无束的画,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在本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表现能力,采用欣赏法、观察法、分析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本课有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挑起探索气氛。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以微观世界的精彩画面,图片资料,情景创设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渴求探索活动。
二是开放作画空间。学生交流资料时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作画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以便大胆地发挥想象,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创作气氛活跃,充满激情,这样才会有创新的作品的。
(八)附:部分学生作品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a href="/ms/tb_c11716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4课 微观世界优秀教学设计</a>,共3页。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课的亮点,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