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江省海曙区五校联考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y=3x+1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3.计算(x-2)(x+5)的结果是
A.x2+3x+7 B.x2+3x+10 C.x2+3x-10 D.x2-3x-10
4.如图,数轴上的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其中,如果|那么该数轴的原点的位置应该在( )
A.点的左边 B.点与点之间 C.点与点之间 D.点的右边
5.如图,有一些点组成形如四边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顶点)有n(n>1)个点.当n=2018时,这个图形总的点数S为( )
A.8064 B.8067 C.8068 D.8072
6.一次函数y=2x+1的图像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将分别标有“孔”“孟”“之”“乡”汉字的四个小球装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这些球除汉字外无其他差别,每次摸球前先搅拌均匀.随机摸出一球,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球.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汉字能组成“孔孟”的概率是( )
A. B. C. D.
8.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H的长等于( )
A.3.5 B.4 C.7 D.14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O,且AO=BD=4,AD=3,则△BOC的周长为( )
A.9 B.10 C.12 D.14
10.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 )
A. B. C.且 D.
11.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沿CB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是( )cm.
A.7 B.11 C.13 D.16
12.在△ABC中,AB=3,BC=4,AC=2,D,E,F分别为AB,BC,AC中点,连接DF,FE,则四边形DBEF的周长是( )
A.5 B.7 C.9 D.1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边BC上一点,AC与DE相交于点F,若CE=2EB,S△AFD=9,则S△EFC等于_____.
14.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若∠AOB=15°,则∠AOD=_____度.
15.如图,在边长为1正方形ABCD中,点P是边AD上的动点,将△PAB沿直线BP翻折,点A的对应点为点Q,连接BQ、DQ.则当BQ+DQ的值最小时,tan∠ABP=_____.
1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
17.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C于FB相交于点G,则值为_____.
18.如图,已知AB∥CD,F为CD上一点,∠EFD=60°,∠AEC=2∠CEF,若6°<∠BAE<15°,∠C的度数为整数,则∠C的度数为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为30°,以BC为直径的⊙O与底边AB交于点D,过点D作DE⊥AC,垂足为E.
(1)证明:DE为⊙O的切线;
(2)连接DC,若BC=4,求弧DC与弦DC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20.(6分)如图,MN是一条东西方向的海岸线,在海岸线上的A处测得一海岛在南偏西32°的方向上,向东走过780米后到达B处,测得海岛在南偏西37°的方向,求小岛到海岸线的距离.(参考数据:tan37°=cot53°≈0.755,cot37°=tan53°≈1.327,tan32°=cot58°≈0.625,cot32°=tan58°≈1.1.)
21.(6分)如图所示,某工程队准备在山坡(山坡视为直线l)上修一条路,需要测量山坡的坡度,即tanα的值.测量员在山坡P处(不计此人身高)观察对面山顶上的一座铁塔,测得塔尖C的仰角为37°,塔底B的仰角为26.6°.已知塔高BC=80米,塔所在的山高OB=220米,OA=200米,图中的点O、B、C、A、P在同一平面内,求山坡的坡度.(参考数据sin26.6°≈0.45,tan26.6°≈0.50;sin37°≈0.60,tan37°≈0.75)
22.(8分)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CA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D作DH⊥AC于点H,且DH是⊙O的切线,连接DE交AB于点F.
(1)求证:DC=DE;
(2)若AE=1,,求⊙O的半径.
23.(8分)2018年4月12日上午,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中国人解放军海军多艘战舰、多架战机和1万余名官兵参加了海上阅兵式,已知战舰和战机总数是124,战数的3倍比战机数的2倍少8.问有多少艘战舰和多少架战机参加了此次阅兵.
24.(10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汉字,寓意深广.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中学举行“汉字听写”比赛,赛后整理参赛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的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但均不完整.
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参加比赛的学生共有____名;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为____,表示“D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度;组委会决定从本次比赛获得A等级的学生中,选出2名去参加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已知A等级学生中男生有1名,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出所选2名学生恰好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概率.
25.(10分)如图,安徽江淮集团某部门研制了绘图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机座、手臂和末端操作器三部分组成,底座直线且,手臂,末端操作器,直线.当机器人运作时,,求末端操作器节点到地面直线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26.(12分)现种植A、B、C三种树苗一共480棵,安排80名工人一天正好完成,已知每名工人只植一种树苗,且每名工人每天可植A种树苗8棵;或植B种树苗6棵,或植C种树苗5棵.经过统计,在整个过程中,每棵树苗的种植成本如图所示.设种植A种树苗的工人为x名,种植B种树苗的工人为y名.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设种植的总成本为w元,
①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种植的总成本为5600元,从植树工人中随机采访一名工人,求采访到种植C种树苗工人的概率.
27.(12分)一名在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创业,销售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价10元/件,已知销售价不低于成本价,且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高于16元/件,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件与销售价(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每天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价(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每件销售价为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利用两点法可画出函数图象,则可求得答案.
【详解】
在y=3x+1中,令y=0可得x=-,令x=0可得y=1,
∴直线与x轴交于点(-,0),与y轴交于点(0,1),
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函数图象不过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画出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可得,
解得,即异号,
当时,一次函数的图象过一三四象限,
当时,一次函数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故答案选B.
3、C
【解析】
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故选:C.
【点睛】
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
根据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判断出点A、B、C到原点的距离的大小,从而得到原点的位置,即可得解.
【详解】
∵|a|>|c|>|b|,
∴点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点C其次,点B最小,
又∵AB=BC,
∴原点O的位置是在点B、C之间且靠近点B的地方.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
分析:本题重点注意各个顶点同时在两条边上,计算点的个数时,不要把顶点重复计算了.
详解:此题中要计算点的个数,可以类似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但应注意各个顶点重复了一次.
如当n=2时,共有S2=4×2﹣4=4;当n=3时,共有S3=4×3﹣4,…,依此类推,即Sn=4n﹣4,当n=2018时,S2018=4×2018﹣4=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关键是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到其中的规律.
6、D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判断出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由k=2>0,b=1>0可知,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另外此题还可以通过直接画函数图象来解答.
【详解】
∵k=2>0,b=1>0,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即可判断该函数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确定k、b的正负.
7、B
【解析】
根据简单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
一共四个小球,随机摸出一球,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球一共有12中可能,其中能组成孔孟的有2种,所以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汉字能组成“孔孟”的概率是.
故选B.
考点:简单概率计算.
8、A
【解析】
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求出A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B=OD,然后判断出OH是△ABD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OHAB.
【详解】
∵菱形ABCD的周长为28,∴AB=28÷4=7,OB=OD.
∵H为AD边中点,∴OH是△ABD的中位线,∴OHAB7=3.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熟记性质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A
【解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3,OD=OB==2,OA=OC=4,
∴△OBC的周长=3+2+4=9,
故选:A.
【点睛】
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10、C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解得:k<1且k≠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根的判别式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11、C
【解析】
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EF=DC=4cm,进而得出BE=EF=4cm,进而求出答案.
【详解】
∵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
∴EF=DC=4cm,FC=7cm,
∵AB=AC,BC=12cm,
∴∠B=∠C,BF=5cm,
∴∠B=∠BFE,
∴BE=EF=4cm,
∴△EBF的周长为:4+4+5=13(cm).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BE的长是解题关键.
12、B
【解析】
试题解析:∵D、E、F分别为AB、BC、AC中点,∴DF=BC=2,DF∥BC,EF=AB=,EF∥AB,∴四边形DBEF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BEF的周长=2(DF+EF)=2×(2+)=1.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得到BC∥AD、BC=AD,而CE=2EB,由此即可得到△AFD∽△CFE,它们的相似比为3:2,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AD、BC=AD,
而CE=2EB,
∴△AFD∽△CFE,且它们的相似比为3:2,
∴S△AFD:S△EFC=()2,
而S△AFD=9,
∴S△EFC=1.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构造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条件,然后利用其性质即可求解.
14、30°
【解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OD=45°,再用∠BOD减去∠AOB即可.
【详解】
∵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COD,
∴∠BOD=45°,
又∵∠AOB=15°,
∴∠AOD=∠BOD-∠AOB=45°-15°=30°.
故答案为30°.
15、﹣1
【解析】
连接DB,若Q点落在BD上,此时和最短,且为,设AP=x,则PD=1﹣x,PQ=x.解直角三角形得到AP=﹣1,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如图:
连接DB,若Q点落在BD上,此时和最短,且为,
设AP=x,则PD=1﹣x,PQ=x.
∵∠PDQ=45°,
∴PD=PQ,即1﹣x=,
∴x=﹣1,
∴AP=﹣1,
∴tan∠ABP==﹣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16、2≤x<1
【解析】
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x<1和x≥2,然后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数组的解集.
【详解】
解:,
解①得x<1,
解②得x≥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
故答案为2≤x<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17、.
【解析】
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出AB=BC=AF,∠ABC=∠BAF=12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F=∠BAC=∠BCA=30°,证出AG=BG,∠CBG=9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G=2BG=2AG,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AB=BC=AF,∠ABC=∠BAF=120°,
∴∠ABF=∠BAC=∠BCA=30°,
∴AG=BG,∠CBG=90°,
∴CG=2BG=2AG,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六边形的性质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36°或37°.
【解析】
分析:先过E作E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BAE+∠DFE,再设∠CEF=x,则∠AEC=2x,根据6°<∠BAE<15°,即可得到6°<3x-60°<15°,解得22°<x<25°,进而得到∠C的度数.
详解:如图,过E作EG∥AB,
∵AB∥CD,
∴GE∥CD,
∴∠BAE=∠AEG,∠DFE=∠GEF,
∴∠AEF=∠BAE+∠DFE,
设∠CEF=x,则∠AEC=2x,
∴x+2x=∠BAE+60°,
∴∠BAE=3x-60°,
又∵6°<∠BAE<15°,
∴6°<3x-60°<15°,
解得22°<x<25°,
又∵∠DFE是△CEF的外角,∠C的度数为整数,
∴∠C=60°-23°=37°或∠C=60°-24°=36°,
故答案为:36°或3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详见解析;(2).
【解析】
(1)连接OD,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得OD∥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ODE=∠DEA=90°,可得DE为⊙O的切线;
(2)连接CD,求弧DC与弦DC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利用扇形DOC面积-三角形DOC的面积计算即可.
【详解】
解:
(1)证明:连接OD,
∵OD=OB,
∴∠ODB=∠B,
∵AC=BC,
∴∠A=∠B,
∴∠ODB=∠A,
∴OD∥AC,
∴∠ODE=∠DEA=90°,
∴DE为⊙O的切线;
(2)连接CD,
∵∠A=30°,AC=BC,
∴∠BCA=120°,
∵BC为直径,
∴∠ADC=90°,
∴CD⊥AB,
∴∠BCD=60°,
∵OD=OC,
∴∠DOC=60°,
∴△DOC是等边三角形,
∵BC=4,
∴OC=DC=2,
∴S△DOC=DC×=,
∴弧DC与弦DC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20、10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在Rt△ACD中,利用∠ACD的正切可得AD=0.625CD,同样在Rt△BCD中,可得BD= 0.755CD,再根据AB=BD-CD=780,代入进行求解即可得.
试题解析: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
由已知可得:∠ACD=32°,∠BCD =37°,
在Rt△ACD中,∠ADC=90°,∴AD=CD·tan∠ACD=CD·tan32°=0.625CD,
在Rt△BCD中,∠BDC=90°,∴BD=CD·tan∠BCD=CD·tan37°=0.755CD,
∵AB=BD-CD=780,∴0.755CD-0.625CD=780,∴CD=10,
答:小岛到海岸线的距离是1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图形灵活选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是关键.
21、
【解析】
过点P作PD⊥OC于D,PE⊥OA于E,则四边形ODPE为矩形,先解Rt△PBD,得出BD=PD•tan26.6°;解Rt△CBD,得出CD=PD•tan37°;再根据CD﹣BD=BC,列出方程,求出PD=2,进而求出PE=4,AE=5,然后在△APE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过点P作PD⊥OC于D,PE⊥OA于E,则四边形ODPE为矩形.
在Rt△PBD中,∵∠BDP=90°,∠BPD=26.6°,
∴BD=PD•tan∠BPD=PD•tan26.6°.
在Rt△CBD中,∵∠CDP=90°,∠CPD=37°,
∴CD=PD•tan∠CPD=PD•tan37°.
∵CD﹣BD=BC,∴PD•tan37°﹣PD•tan26.6°=1.
∴0.75PD﹣0.50PD=1,解得PD=2.
∴BD=PD•tan26.6°≈2×0.50=3.
∵OB=220,∴PE=OD=OB﹣BD=4.
∵OE=PD=2,∴AE=OE﹣OA=2﹣200=5.
∴.
22、 (1)见解析;(2).
【解析】
(1)连接OD,由DH⊥AC,DH是⊙O的切线,然后由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可证∠C=∠ODB,由圆周角定理可得∠OBD=∠DEC,进而∠C=∠DEC,可证结论成立;
(2)证明△OFD∽△AF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圆的半径.
【详解】
(1)证明:连接OD,
由题意得:DH⊥AC,由且DH是⊙O的切线,∠ODH=∠DHA=90°,
∴∠ODH=∠DHA=90°,
∴OD∥CA,
∴∠C=∠ODB,
∵OD=OB,
∴∠OBD=∠ODB,
∴∠OBD=∠C,
∵∠OBD=∠DEC,
∴∠C=∠DEC,
∴DC=DE;
(2)解:由(1)可知:OD∥AC,
∴∠ODF=∠AEF,
∵∠OFD=∠AFE,
∴△OFD∽△AFE,
∴,
∵AE=1,
∴OD=,
∴⊙O的半径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有48艘战舰和76架战机参加了此次阅兵.
【解析】
设有x艘战舰,y架战机参加了此次阅兵,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
【详解】
设有x艘战舰,y架战机参加了此次阅兵,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
答:有48艘战舰和76架战机参加了此次阅兵.
【点睛】
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进行解答.
24、(1)20;(2)40,1;(3).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等级为A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
(2)根据D级的人数求得D等级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和m的值;
(3)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一男一女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
试题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3÷15%=20(人),故答案为20;
(2)C级所占的百分比为×100%=40%,表示“D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
故答案为40、1.
(3)列表如下:
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有6种,其中恰好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情况有4种,则P恰好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 =.
25、()cm.
【解析】
作BG⊥CD,垂足为G,BH⊥AF,垂足为H,解和,分别求出CG和BH的长,根据D到L的距离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作BG⊥CD,垂足为G,BH⊥AF,垂足为H,
在中,∠BCD=60°,BC=60cm,
∴,
在中,∠BAF=45°,AB=60cm,
∴,
∴D到L的距离.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构造出适当辅助线,从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相关线段.
26、(1);(2)①;②
【解析】
(1)先求出种植C种树苗的人数,根据现种植A、B、C三种树苗一共480棵,可以列出等量关系,解出y与x之间的关系;
(2)①分别求出种植A,B,C三种树苗的成本,然后相加即可;
②求出种植C种树苗工人的人数,然后用种植C种树苗工人的人数÷总人数即可求出概率.
【详解】
解:(1)设种植A种树苗的工人为x名,种植B种树苗的工人为y名,则种植C种树苗的人数为(80-x-y)人,
根据题意,得:8x+6y+5(80-x-y)=480,
整理,得:y=-3x+80;
(2)①w=15×8x+12×6y+8×5(80-x-y)=80x+32y+3200,
把y=-3x+80代入,得:w=-16x+5760,
②种植的总成本为5600元时,w=-16x+5760=5600,
解得x=10,y=-3×10+80=50,
即种植A种树苗的工人为10名,种植B种树苗的工人为50名,种植B种树苗的工人为:80-10-50=20名.
采访到种植C种树苗工人的概率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问题,以及概率的求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1) (2),,144元
【解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2)根据“总利润每件的利润销售量”可得函数解析式,将其配方成顶点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一步求解可得.
【详解】
(1)设与的函数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所以与的函数解析式为;
(2)根据题意知,
,
,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44,
答:每件销售价为16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44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及根据相等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性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海曙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海曙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四根长度分别为3,4,6,,cs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