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2苏科版中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2苏科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3 光现象(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2苏科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3 光现象(解析版),共1页。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探究重点】
了解光的色散实验;2.知道光的三原色;3.知道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及其对应的应用
【真题精讲】
(2021·山东泰安市·中考真题)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C
【解析】A.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光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引起的,故B错误;
C.雨后的彩虹,空气中的小水珠对光进行折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巩固训练】
(2020·山东省济宁中考模拟二)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我们能看到电影银幕上的画面,因为银幕是光源;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电磁波中红外线的热效应
【答案】D。
【解析】A、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故A错误;
B、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它色光造成的,故B错误;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发生了漫反射,屏幕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来加热食物的,故D正确。故选D。
(2020·广东中考模拟八)如图所示为一款多功能“魔镜”,它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如果图中的小馨距离“魔镜”0.5 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 m,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 ;“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0.5;不变;绿。
【解析】平面镜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所以,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0.5m,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
【探究重点】
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掌握并会探究小孔成像实验;3.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真题精讲】
(2021·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
(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_______方;
(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直线 北 小
【解析】(1)[1]影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透明的圭杆挡住了光的传播而留下了阴影。
(2)[2]宁波地区地处北半球,3月14日正午时刻太阳在宁波的南方,所以杆的影子OA在杆的北方,即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3)[3]从3月14日到6月20日,太阳向北方移动,但仍然在宁波的南方,正午时刻杆子留下的影子比3月14日时要短,即杆影长度比55.7cm小。
【巩固训练】
(2019•金华)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答案】B
【解析】AB、太阳发出的光从空气照射到定日镜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但没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不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B错误;C、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经过定日镜后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D、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所以光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确。
(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答案】反射;红。
【解析】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黄色光。
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红光,故区域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反射;红。
(2020·山东省济宁中考模拟三)如图甲所示,a、b两条光线是由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
【答案】见解析。
【解析】先作出反射光线a、b对应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a、b的入射光线,此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如图。
知识点三:平面镜成像
【探究重点】
掌握并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真题精讲】
(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答案】A
【解析】ACD.小林通过窗户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夜晚和白天都可能通过玻璃成像。白天、晚上射向玻璃的光都是部分透过,部分反射,而白天因环境光线太强,不易观察到玻璃中的像,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白天、夜晚所成的像的大小应相同。故A正确,CD错误;
B.射向玻璃的光,无论白天夜晚都是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
故选A。
(2021·浙江温州市·中考真题)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答案】B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和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灯的位置和大小不变,所以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巩固训练】
(2020·绥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
B、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与平面镜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故选:C。
(2020·哈尔滨)“照镜子,正衣冠”。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她的像离她 m。利用自制简易潜望镜可以观察到高处的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 。
【答案】0.6;改变光路。
【解析】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此时物距为0.3m,则像距也为0.3m,她的像离她0.6m;
简易潜望镜就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故答案为:0.6;改变光路。
(2020·丹东)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乙是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1)实验时为了便于在桌面上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必须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当将蜡烛放在A1点时,可在A'1位置放置光屏来验证平面镜成像是_______像。
(3)当把蜡烛放在A2点时,在A'2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若在A'2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
(4)将蜡烛放在A3点完成实验后,将玻璃板前的蜡烛沿A'3A3直线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2cm,此时像与蜡烛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cm,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竖直;(2)虚;(3)仍能;(4)反射;(5)10;(6)不变。
【解析】(1)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为了便于观察,玻璃板需与水平桌面垂直,所以应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2)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所以可以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一个不透明的纸板不会影响玻璃板的成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移动前,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cm,向远离玻璃板移动2cm后,距玻璃板为5cm,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与蜡烛的距离为10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等大,故像的大小不变。
知识点四:光的反射
【探究重点】
1.掌握并会探究光的反射实验;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会应用;3.注意光线及平面镜旋转的动态过程
【真题精讲】
(2021·浙江丽水市·中考真题)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C
【解析】A.妈妈拍照时,镜头是凸透镜,光经过凸透镜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在水面上形成的树木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观看水中的鱼,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小科的影子是光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小影),在光达不到的区域会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1·甘肃武威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由于反射光线必过像点,故先做A点的对称点A’,连接A’B两点即为BA’为反射光线,并标上箭头,A’B与平面镜交于一点O,并将O与A点相连即AO为入射光线,并标上箭头,故如下图所示:
【巩固训练】
(2020·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答案】A。
【解析】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0·扬州)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
【答案】反射;等大;虚。
【解析】(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020·广东中考物理模拟六)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先画物体AB的物点A的像:过A点做平面镜的垂线;过A点做任一条入射光线,画出此时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与原垂线的交点即为A的虚像A′。
(2)按同样方法做物体AB的物点B的像B′。
(3)连接像点A′和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
(2020·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中考模拟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
【答案】A。
【解析】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当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0°,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3×108m/s×500s=1.5×108km,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19·江苏无锡)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答案】C
【解析】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不能射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2019·辽阳市中考最后一卷)毛毛在穿衣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当毛毛靠近镜子时,它在镜子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站在穿衣镜前2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当她距镜面的距离靠近了1.5m时,人与像的距离应为 。
【答案】虚;不变;2m;1m。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距的大小无关,
所以毛毛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虚像,当毛毛靠近镜子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她站在穿衣镜前2m处时,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m;
当他向镜面前进1.5m后,此时他距平面镜的距离是2m﹣1.5m=0.5m,像距离平面镜也是0.5m,故像与人的距离为0.5m+0.5m=1m;
(2019•呼和浩特模拟)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2)A点与水面相距2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5m,说明水位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m。
【答案】(1)虚;(2)4;(3)下降;0.75。
【解析】(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2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2m+2m=4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5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BE=OF=1.5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OF=0.75m,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75m。
(2020·安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 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 形成的;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关系。
【答案】(1)玻璃板;反射;(2)虚;(3)相等;(4)距离。
【解析】(1)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反射形成的;
(2)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故答案为:(1)玻璃板;反射;(2)虚;(3)相等;(4)距离。
(2019•宁夏)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解决问题
2018﹣2019年的中国上演了一出“嫦娥”登月大戏。和以往不同,嫦娥这次登陆地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电磁环境非常干净,无法直接接收来自地球的信号,所以在登月之前,先要发射一颗中继卫星保障通讯。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的“开路先锋”鹊桥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进入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环月使命轨道。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地球、月球、中继卫星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样地球上的测控站就可以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与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通讯了。
把中继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搭载控制信号的微波传播特点接近光。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地面测控站A点与嫦娥四号探测器B点的通讯路径。
【解析】由题知,把中继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搭载控制信号的微波传播特点接近光,所以可以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来画出它们之间的通讯路径;步骤如下:
①做B关于平面镜(中继卫星)的对称点B′,
②连接AB′,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
③再连接BO并画上箭头表示“入射光线”,则OA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020·齐齐哈尔)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1)薄;位置;相同;(2)不点燃;(3)等于;(4)远离;不变;(5)虚。
【解析】(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2)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平面镜则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的烛焰还是对面B的烛焰,难以确定像的位置,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通过测量可知,B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由于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020·朝阳)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 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 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 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答案】C。
【解析】A.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较小,形成的影子较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逐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小,形成的影子逐渐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A错误;
B.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有水的地方亮;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
D.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如果用激光笔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照射,他不能照亮鱼。故D错误。故选C。
(2019•沈阳)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答案】D
【解析】A、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在各处所成的像是等大的,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图可知,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故D正确。
(2019•昆明)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照像,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都变B.都不变
C.甲变,乙不变D.甲不变,乙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乙是建筑物在水中倒影,甲是阳光照射下建筑物的影子,
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乙的影像大小不变。
过了十多分钟后,阳光照在建筑物上时,入射角减小,所以甲的影像变小。
(2018•攀枝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答案】B。
【解析】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偏折,故A错误;
B、夏天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滴,太阳光经这些水滴折射后可分解成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在真空中最快,故C错误;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故D错误。故选B。
(2020·广东中考物理模拟卷二)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
A.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在太阳光下物体后面有影子;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 D.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答案】A。
【解析】我们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所以A符合题意。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挡住了太阳光;所以B不符合题意。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是因为由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不符合题意。
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0·达州)莲花湖是达城的后花园,在初夏的阳光下,鸟语花香,湖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面下游弋;树荫下的地面上有无数的圆形光斑;巴山大剧院传出优美的歌声。此情景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我们看见水面下的鱼儿,是鱼儿的实像;
C. 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漫反射形成的;
D. 排练中的小花正在靠近剧院中的大镜子,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答案】A。
【解析】A.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A正确;
B.我们看见水面下的鱼儿是经过折射后的像,为虚像,故B错误;
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小花大小没变,所以像也没变,故D错误。故选A。
(2019·白银市靖远县中考二模)位于我市的银凤湖,夏日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水清可鉴,时而能看见鱼儿在白云间游曳,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湖水可鉴”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水中“白云”是光的 现象(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折射”);看见水中“鱼儿”是光的折射所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在市区大量增加水面面积,以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目的,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性。
【答案】镜面;反射;虚像;比热容。
【解析】(1)“湖水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人的虚像;
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2)从鱼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3)大量增加水面面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可以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目的。
故答案为:镜面;反射;虚像;比热容。
(2020·十堰)如图,空气中某点光源S发出的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见解析
【解析】过光源S作水面的垂线,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的镜面,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找光源S在水中的像S',连接S'P,S'P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作S'P时,OP段为实线,即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OS'段为虚线,是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接着作出水面的法线,再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出SO的折射光线。作图如下:
(2020·广东中考物理模拟二)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B的像”),看到蜡烛B是由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放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A1”“A2”或“A3”)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蜡烛A的像;(3)反射(4)不能;(5)A1。
【解析】(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蜡烛A的像;看到蜡烛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A1。
(2019·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一模)某同学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A和B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______放置,此时入射光线在纸板上发生______(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2)实验中只将纸板A沿法线ON向后折转,则在纸板B上______(填“不能“或“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实验中当入射角∠i为40°时,如果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10°,则反射角______(填“增大”或“减小”)10°。
【答案】垂直;漫反射;不能;减小。
【解析】(1)实验前,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则在纸板B上,所以在纸板B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
(3)此时入射角为4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40°=50°,如果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10°,则入射角为90°-60°=3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0°,即反射角也减小10°。
(2019·济宁市物理三模)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 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 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 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答案】A。
【解析】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的倒立的实像,此项正确;
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此项错误;
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不是折射,此项错误;
D、白色的屏幕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此项错误。故选A。
(2019·常德市中考最后一模)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黑板的“反光”现象; B.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
C. 激光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D. 阳光下,地面上形成树影
【答案】A。
【解析】A、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镜面反射,符合题意。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激光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阳光下,地面上形成树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19•绵阳)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答案】C
【解析】A、由图知,甲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乙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故A错误;B、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所以乙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丙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与乙的像间的距离等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故B错误;CD、根据平面镜成像对称性的特点,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即甲与乙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即乙与丙的距离),故C正确,D错误;
(2020·哈尔滨)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
B.甲图说明利用小孔只能成等大的像;
C.甲图和乙图中的现象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解释乙图中的情景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D。
【解析】A、甲图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故A错误;
B、小孔成像能成等大的像,也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像,故B错误;
C、甲图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乙图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错误;
D、解释乙图中的桥在水中的倒影的现象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故选:D。
(2020·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远离穿衣镜时,人在镜中的虚像逐渐变小
【答案】C。
【解析】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水中的光射入空气发生折射;故A错误。
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C正确。
D.平面镜成像人在镜中的是虚像,但像与人大小相等,与距离平面镜远近无关;故D错误。故选C。
(202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如图所示是湖边尖塔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塔尖到水面的距离为50m,水深3m,那么塔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 m。
【答案】镜面;虚;50。
【解析】塔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塔的虚像。
若塔尖到水面的距离为50m时,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可知,塔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也为50m。
(2019•绵阳中学自主招生)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 m。
【答案】8
【解析】首先作出G、H两点关于水面的对称点G'、H',即GH的虚像;然后把人眼和H'连接起来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BOA′=∠AOH′,因此Rt△AOH′∽Rt△BOA′,
所以=,而从题可知,A′B=1m,OA′=40m﹣OA,
即=①式;
根据同位角相等可知,∠BOA′=∠DBC,而∠BOA′=∠AOH′,因此∠DBC=∠AOH′,所以Rt△AOH′∽Rt△DBC′,所以=,而从题可知,CD=1.5m,BC=6m,
即=②式;由②式可得:OA=4AH′③式,把③式代入①式可得:=,解得:AH′=9m,而AG′=1m,所以G′H′=AH′﹣AG′=9m﹣1m=8m,
即该树HG的高度为8m;
【点拔】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解析此题还可用连接BG,根据Rt△BGH′∽Rt△BCD,解得G′H′=8m。
(2020·朝阳)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_____(填“发出的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_____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发出的红外线;(2)1.2;(3)不变。
【解析】红外线测温枪可以“收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计算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故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若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他的像也将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
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当他走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2020·恩施)有一工作间,人在B处要想看到外间A处的花盆,需要在某处安装一块平面镜。请把平面镜C画到合适的位置,并完成由B看到A的光路(只需在图中画出一条光的完整路径)
【答案】见解析
【解析】利用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规律作花盆A的像,用直线连接B和花盆A的像与工作间的边界相交,交点为入射点,则平面镜即应该在入射点的位置,入射点到B点的光线为反射光线,花盆A到入射点的光线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020·长沙)如图甲是小英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该实验应在亮度较 的环境中进行;
(2)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答案】(1)黑暗;(2)等于。
【解析】(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小英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光现象
考点一:光的色散
考向:光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和物体的颜色
备考:熟悉生活中的色散现象,三原色及物体颜色,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
考点二:光的直线传播
考向:判断生活中的光现象类型
备考: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树林中的光斑、影子(人影、手影、树影等)、激光准直等。光的反射: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幕墙、漫反射、汽车后视镜等。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考向:平面镜成像作图、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
备考: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以及平面镜应用。
考点四:光的反射
考向:利用光的反射作图、光的反射定律实验验证。
备考:熟悉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等角、可逆和漫反射。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02 光现象(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02 光现象(含解析),共7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1,填空题1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4 光现象(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4 光现象(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苏科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5 运动与测量(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苏科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5 运动与测量(解析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