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763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763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9763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
展开环境问题、环境安全问题以及国家安全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它们的关系密切 ,环境安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富强,也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章主要从环境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角度,阐述了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本章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本节讲授“第二部分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本节是本章内容的核心,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以及“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三部分。了解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它们对国家所造成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念、特点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 了解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传输途径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了解跨国污染问题应对的环节及具体措施
核心素养:
1.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2.综合思维:以“日本核泄漏”及“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为案例,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环境观:通过学习,了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1.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传输途径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跨国污染问题应对的环节及具体措施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学生准备:课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下内容。上课时,小组派代表展示。
【合作探究一】
当前,对日本核废水将要倒入大海议论得沸沸扬扬,请你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日常的核废水和日本核泄漏产生的核废水有何不同?如何处理?日本为什么要急于排入大海?
2.请你运用洋流的相关知识,说说日本排放核废水对中国有何影响?
3.你认为此事件带给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哪些启示?
【合作探究二】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图3.15)。
俄方的应对措施:
11.22 俄塔社等媒体关注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3 俄自然资源部成立专门小组
11.25 哈巴罗夫斯克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1.26 俄驻华大使对污染事故造成的影响表示关注12.5 俄方在阿穆尔河及其三角洲地区实行禁渔令
并限制鱼类产品流通
中方的应对措施:
11.22 外交部向俄方知会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6 外交部长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污染状况及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11.29-12.16 向俄方无偿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及大量活性炭
12.7-12.9 国家领导人表明中方对此次污染事故负责任的态度
12.16-12.21 中国在黑龙江抚远修筑控制坝,成功
拦截污染带外移
1.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
【老师】复习引入
【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出示多媒体。
板书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概念
2.特点
3.常见实例
【学生】阅读课本P63页,找出环境突发事件的概念、特点及常见实例。
【学生】齐读课文相对应内容。
【老师】出示多媒体。
【学生】讨论: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带来哪些影响?
【老师】提问学生A和B.让学生点评,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教师最后点评,并出示多媒体。
【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一”——日本核泄漏事件,代表发言。
【 老师】出示问题。
【 老师】提问,讲授,并出示参考答案。
1.日常的核废水
概念:是指核电站等核设施产生的带有一定放射性的废水。
处理方式: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把放射性废液变为放射性废固和可排放水,放射性废固和其他核废料一起送往填埋场处理,而可排放水国际通用处理办法是将其排入海洋,在排放前要遵循国际能源署和本国政府制定的排放标准才可以排放,使其对环境的危害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日本核废水
概念:日本的核废水与核电站正常运行产生的核废水有本质的区别,其核废水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福岛核事故后,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冷却水用以冷却仍在释放衰变余热的堆芯;二是由于事故导致反应堆破损、不完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到堆外进一步污染周边区域。
处理方式:由于目前对反应物质状态未知,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只能暂时将其装在罐子里,目前日本急于要把核废水排到海里去的主要原因——储水罐和放置储水罐的地方开始不够用,而核废水每天在以百吨级别的量持续增长。
2.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三条线交汇处,根据洋流走向大致分析,核废水影响的可能不仅有日本,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沿太平洋的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地区沿海理论上受影响相对较小,原因是排泄点福岛处于日本东海岸,又位于日本暖流的末端,核废水会顺着洋流在北太平洋绕一圈,才会达到中国台湾地区附近,而且中国的内陆河流都在中国大陆沿岸注入水资源,强大的压差形成一道天然的水屏障,因此影响相对较小。
3. 答:此次日本政府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核废水,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因此当下的全球环境治理需要一个新秩序,一个强调责任的新秩序,需要处理好国内外质疑和反对,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以达到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学生】阅读课本P64页“案例”,分析“伦敦烟雾事件”污染出现的特点及成因。
【老师】提问。
【老师】点评,并出示多媒体。
【学生】读右图,SO2和黑烟浓度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
你认为英国政府为了治理烟雾,采取了哪些措施? 。
【老师】提问。
【老师】点评,并出示多媒体。
【老师】环境污染不仅仅影响局部地区或者某个区域,也可能影响全球,那么它是如何由一个地区影响到其他地区乃致全球呢?下面我们学习第二部分,“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5~67页,了解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途径及影响。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
【老师】
板书 二、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方式
2.传输途径
3.影响
【老师】抽查三位同学,获取反馈信息进行点评,并出示多媒体。
【 学生】阅读课本P66页四个环境事件,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 学生】回答。
【 老师】点评,出示多媒体。
【 学生】阅读课本P67~68页案例“莱茵河事件”,回答问题。
【老师】出示问题。
【 学生】思考。
【老师】提问,点评。出示答案。
4.控制污水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研发减排和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老师】为避免国家安全受到来自跨国污染的威胁,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整个过程需要哪些环节?应对方式如何?
【学生】阅读课本P68~71页,思考以上问题。
【老师】
板书 三、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1.环节
2.方式
3.措施
【老师】讲授,并出示多媒体。
【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老师】提问学生,讲授,并出示多媒体。
【学生】思考、讨论。
【老师】讲授,并出示多媒体。
【老师】出示“合作探究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老师】点评,讲授,出示多媒体。
2006年8月,荷兰托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造成10万余人因呼吸障碍或其他不良反应到医院就诊。该事件引发民众示威和骚乱,科特迪瓦政府承诺对受害者作出赔偿。据此完成1—3题。
1.荷兰托克公司租用货船将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倾倒在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让市,主要是为了( )
A.毒害科特迪瓦居民 B.加强国际合作
C.降低污染物处理费用 D.节能减排
2.有毒工业垃圾跨境转移的途径主要是( )
A.洋流输送 B.大气输送 C.非法贸易 D.人员往来传染病毒
3.当地大量居民呼吸障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呼吸了有毒工业垃圾散发的有毒气体
B.饮用了有毒工业垃圾污染的水源
C.食用了有毒工业垃圾污染土壤上的农产品
D.民众示威和骚乱等聚集活动导致疾病流行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被取消。据此回答4~6题。
4.污染物转移实质是(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5.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D.倾倒的污染物会给该国带来环境污染
6.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A.污染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多 B.生态环境脆弱
C.对环境问题无知 D.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答案:1.C 2.C 3.A 4.A 5.D 6.D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