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下册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案
展开“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趣味拼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已有图形的表象,想象、拼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体会有些摆法的多样性或确定性。
2、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推理的过程,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已有图形的表象,想象、拼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要拼搭符合要求的立体图形,需要小正方体的个数范围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非常有趣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依次出示3张图片)
学生对三张照片非常感兴趣,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师:因为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效果也会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观察物体中的奥秘。(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老师精心选取的生活中的一组奇特的照片,初步感知站在某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形可能产生某种奇特的效果,为后面突破难点埋下伏笔。)
二、探究新知
过渡:老师用几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搭了一个立体图形。猜一猜: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学生猜,感觉很难猜测,需提供一些信息。)
(一)活动一:体会根据一个面摆放,摆法的不确定性。
1、课件出示: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
2、先让学生猜测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想一想可以怎样摆?
3、学生动手拼摆、观察、验证,体会根据一个面摆放,摆法的多样性。
学生独立思考后,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给出探究要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摆放方法的多样化。)
4、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1)呈现摆法。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然后反馈全班同类型的摆法有多少。
预设:
①只用3个小正方体拼摆的情况:将3个小正方体摆成一行。
②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的情况:将3个小正方体摆成一行,然后利用遮、挡
将剩下的一个放在后面或前面就可以了。这种摆法简单、明了。
师:这种排列非常有规则,很容易就能看出正面3个正方形。
师: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摆法?
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的情况:将3个小正方体不在一行:
师:很有创意。跟前面看到的照片一样,利用了一种空间错觉的效果。
③课件演示,梳理拼摆方法。
师:看到同学们开动脑筋摆出了许多图形,非常棒!其实这些图形的摆法
都是有联系的。
(2)师: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
可以怎样摆?学生展示摆法。
预设:放在后面被遮住或挡住前面已有的一个都行。(课件演示)
(3)师追问:如果增加2个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呢?如果是3个、4个或更多呢?
(4)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进行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摆法多样
师:所以,我们只从一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不能)
板书:一个方向 不确定
过渡:如果老师再给你增加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你能确定吗?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只看一个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多样的,同时体会不同摆法的内在联系,最后增加的体验练习,让学生由依赖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空间想象。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活动二: 根据两个面摆放,可以确定所需小正方体数量范围。
1、课件出示:正面 右面
师:这是从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你能猜出我所拼摆的立体图形吗?想一想。
2、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让想好的学生上前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师:我看到到的一定是这样吗?为什么?
师:还可以怎样摆?
师:还可以再多增加1个吗?增加的放在哪儿?(还可以再减少1个吗?)
预设:可以用6个、5个、4个 小正方体拼摆
引导学生猜测: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少可以需要几个?
预设:学生猜最少需要4个或3个,意见有分歧,眼见为实,不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最少需要几个,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师为学生指明了一条研究之路。)
预设:最少三个,让想好的学生上前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师生一起观察一下,验证摆法是否符合要求。这种摆放跟前面看到的照片一样,也是利用了一种空间错觉的效果。
师:同学们,摆这样一个图形,我们已经想到了只用3个小正方体就能摆出来,请问小正方体的个数还可能更少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老师不断追问“还可以再多增加1个吗?增加的放在哪儿?”或“还可以再减少1个吗?”,培养学生养成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也促使学生对问题的结论从反面予以论证,保证结论的科学性。)
师:很好,大家猜出了这个立体图形所需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多6个,最少3个。那你们能确定我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到底是什么样的吗?(不能)为什么?
3、小结:根据两个方向看到的,也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但我们可以缩小猜测范围,确定所需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板书:两个方向 不确定)
(设计意图:根据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所得的图形还原组合立体图形,答案不唯一,使学生体会到从两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不确定性,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渗透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思想。)
过渡:而要想知道立体图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办?
(三)活动三:根据三个面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1、课件出示例2
正面 右面 上面
师:这是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你能用小正方体摆出原来的形状吗?
想一想,摆一摆,同桌互相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摆好后别忘记观察一下摆法是否符合要求。
2、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师:谁来介绍你的摆法?
指定学生上前展示,说一说怎样想的?
预设:(学生边说边摆)我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用两个小正方体摆出了这样的形状。然后再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增加一个小正方体。最后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验证摆放是不是符合要求。
师:大家看,这样摆可以吗?这个同学摆的很有条理,他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摆起?
师:还可以先根据哪个方向摆起?(再指明学生展示,还可以根据上面或左面摆起)
师:看一看,你们摆出到的立体图形都一样吗?(一样)为什么这次只有一种摆法?
(四)小结:
通常,由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物体的形状。但要注意还原立体图形时,先根据一个面看的形状图拼摆,再根据另外两个面的形状图进行调整和验证。
板书:三个方向 确定
(设计意图: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这里根据观察到的三个面摆立体图形是确定的,体会还原过程的多样性,以及最后结果的确定性。注意引导学生有几何直观过渡到空间想象与分析推理。)
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想一想、摆一摆、看一看,从中发现了这些秘密,增长了知识,非常好!接下来,你们有勇气接受挑战吗?
三、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第一关——摆一摆
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正面 左面 上面
请最快的学生展示,课件揭晓答案及方法。
2、课件出示:第二关——比一比谁搭的最快!
师:这是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 按要求摆一摆,比一比谁动作最快!
正面 左面 上面
学生回答,课件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进一步巩固拼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四、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是呀,一个小小的立体图形要从三个方向观察才能确定它的形状,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是的,今后对待所有的事物都要像观察物体一样,多方面去了解,不能以偏概全。
师:祝贺同学们出色的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有趣的图片。
课件播放一组有趣的照片,让学生体会到人们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在观察中寻找奥秘,在奥秘中寻找快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启示,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与习惯,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下册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下册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班级展示,梳理拓展,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四下数学 智慧广场-重叠 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四下数学 智慧广场-重叠 教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