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教案第1页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1 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数据收集整理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星期日是双休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单元
    第 3 课时 教学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练习一第3、4、7小题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简单地整理和分析数据。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体验统计的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自主分析统计表,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设计
    1.一般含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教学程序。
    2.书写时力求思路清晰、文体突出、简明扼要、言之有序。
    教学流程设计(一备教师: ) (课前三备)
    集体备课要点
    (二备教师: )
    在单元练习题这一课时讲授时,挑选练习中不同的题型,由易到难,逐步解决问题。提前预设好问题,对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问题做一个梳理,可利用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集体备课要点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把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完了,谁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第一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
    生1:我知道了怎样去收集、整理数据。
    生2:我学到了用“正”字来统计数据更方便。
    生3:我学到了可以把统计的数据填到表中,更容易我们观察分析问题。
    (整理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数据收集整理:用“正”字记录数据很方便、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师:看来,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收获了不少知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设计了一些难题考验一下大家,看你们能不能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材第3页第3题
    教师出示教材第3页第3题,留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可预设自探的时间(建议5分钟)。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巡视,对于学困生可做适当指导。
    师:自主探究的时间到了,谁能来回答一下第(1)问?
    (生举手,选中等生回答,优等生可作评价。)
    生1:晴天有15天,阴天有12天,雪天有4天。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统计的数据吗?
    生1:数所有“正”的笔画,有几笔,就是几天。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2:可以先数“正”字,一个“正”字是5天,晴天有3个“正”字,所以总共有5+5+5=15(3x5=15)天
    师:真是位善于思考的孩子,所以我们在用“正”字统计数据时,可以先数完整的“正”,一个“正”代表5,不够完整的“正”字,再单独数笔画,最后再加起来。这样会更加节省时间。
    师:接着剩下的问题
    生1:这个月共有15+12+4=31天,阴天比雪天多12-4=8天。
    (回答第2问时,可能有的学生不会直接利用第一问统计表中填好的数据,而是去重新数“正”字,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自己填好的统计表。)
    生2:因为有四天下雪了,所以可以知道这个月是冬季。
    2、教材第5页第4题
    师:看来老师设计的第一关难不倒大家,接着要加深难度了,有没有信心挑战更难的问题?
    生:有
    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第4题,给学生充分时间解答,解决不了的问题(第2问)小组讨论。教师适当巡视指导。
    教师:看到大家都端正的做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来是已经有答案了,那谁能来回答一下?
    生1:通过他们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路口10分钟经过的面包车有6辆,大巴车8辆,小轿车33辆,摩托车12辆。
    生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生3:如果再观察10分钟,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因为刚刚统计的数据中,10分钟内经过的小轿车数量是最多的。
    运用知识、巩固迁移
    教材第6页,第7题
    师:没想到,同学们这么容易就过了老师设计的前两关,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
    出示教材第6页,第7题。师生共同探究,做一问讲一问。找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由其他学生作答。
    师:这个是《电视报》一周的销量情况,同学们看这道题和之前的统计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之前的是“正”字和符号,现在是方块条形。
    (教师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的一个蓝色格子表示一份报纸)
    生2:这个比较清晰,能很快的看出来哪天的销量最多,哪天少?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问题。
    生1:星期六对应的蓝色条形最长,所以星期六卖出的《电视报》数量最多,星期一对应的蓝色条形最短,所以星期一卖出的《电视报》最少。
    第(2)(3)问涉及到分析数据,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作答。
    生2:我发现这星期六和星期日《电视报》的销量很多,可能是星期六、星期日是双休日。
    生3: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电视报》销量少。
    师:那既然星期六和星期日《电视报》销量这么多,那如果你们是小商家的话,你们会怎么样呢?
    生1:周六和周日,多进点报纸。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师:最后一问,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1:如果每个方格表示两份《电视报》,那么星期一卖了两份电视报就用一个蓝色方格表示,星期二卖了四份《电视报》就用两个蓝色方格表示
    师: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表示数据比较麻烦,所以可以用一个表示2、3、4等等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的时候,要先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不知不觉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也把老师设计的三个难题给攻破了。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收获颇丰。谁能主动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怎样去统计记录数据,也知道了
    师做最后小结。


    作业设计
    教材第4-6页,第1、2、5、6。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班级同学一起合作完成练习一剩下的习题。





    数据收集整理
    用“正”字记录数据比较方便
    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教学
    反思
    ︵四备︶

    相关教案

    人教版1 数据收集整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1 数据收集整理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 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 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 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 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