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苏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州市草桥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重要报告中指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下列措施或做法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就地露天焚烧
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D.污水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汽油挥发 C.光和作用 D.石蜡熔化
3.(2分)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离子
4.(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共存物 B.干冰 C.洁净的空气 D.液氮
5.(2分)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钢石
6.(2分)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Fe B.H2 C.H D.CO
7.(2分)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钴、铁易得贫血
B.儿童缺钙容易引起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C.人体硒过量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D.人体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8.(2分)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新陈代谢 B.金属锈蚀 C.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
9.(2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液氧的可燃性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
C.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因为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是因为钛合金质轻而坚硬
10.(2分)下列物质名称及化学式书写均正确的是( )
A.氯化镁:MgCl2 B.氦气:He
C.碳酸钠:NaCO3 D.二氧化一硫:SO2
11.(2分)下列有关过氧化氢(H2O2)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B.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氧元素的个数比是2:2
D.过氧化氢中含氢分子、氧分子
12.(2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各成分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B.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均会产生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D.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13.(2分)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4.(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在1.01×105Pa,﹣218.4℃,氧气变为白色的雪花状固体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分离液态空气能制得液氧,说明液氧的沸点比液氮低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15.(2分)化学实验室中常配有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旦需要使用时,只要打开阀门、液态二氧化碳便会迅速气化并喷出。下列对这一过程中二氧化碳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B.二氧化碳分子变成了别的分子
C.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16.(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B.生活中常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
C.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会发生分解反应
D.明矾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有色物质和异味
17.(2分)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液体药品
C.闻气体的气味 D.熄灭消精灯
18.(2分)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热,生成黑色粉末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9.(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B.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不溶于水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6%以上会致人死亡,说明二氧化碳有毒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0.(2分)氧元素在O2、H2O、H2O2中的化合价依次是( )
A.﹣2.0、﹣1 B.0,﹣2,﹣1 C.0、﹣1、﹣2 D.﹣1、0、﹣2
21.(2分)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形容器内水面上升
B.电解器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8
C.电解器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器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2.(2分)下列四个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23.(2分)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加入5mL浓氨水,烧杯B中加入20mL蒸馏水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一个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烧杯内壁变红
B.烧杯A中液体自上而下逐渐变红
C.烧杯B中液体自上而下逐渐变红
D.烧杯A中液体微粒在运动,烧杯B中液体微粒不运动
24.(2分)如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25.(2分)鉴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物质
鉴别的方法或试剂
A
硬水与软水
观察颜色
B
氯化钠溶液与蒸馏水
肥皂水
C
木炭粉末与二氧化锰粉末
磁铁
D
碳酸氢铵与蔗糖
闻气味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将下列仪器或用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用于夹持试管加热的工具是 。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3)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是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
(5)用于夹持镁条燃烧的仪器是 。
(6)加热时隔在烧杯与酒精灯之间的用品是 。
27.(6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2个碳原子 。
(3)3个亚铁离子 。
(4)硝酸 。
(5)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 。
(6)若“”表示一个氯原子,则“”表示 。
28.(10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前预先在集气瓶内加 。
(2)电解水: ,能量转化形式为 。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其反应基本类型是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反应前后固体的颜色变化为 。
(5)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加热得到氯化钾(KCl)和氧气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29.(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请回答:
(1)写出标出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收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及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检验氧气的方法为 。
(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干电池的锌皮和白醋混合来制取氢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氢气和氮气做原料制得氨气,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0.(6分)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A的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
(2)实验室常用 来检验气体A,有关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
(3)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 。
(4)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气体压强会 (填“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31.(6分)小李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作
装置
现象
1取一个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铁丝上。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H2O2溶液,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
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3把铜丝网(连同固定的铁丝)插入①中。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5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不断有少量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 。
(2)能否得出铜可以加快H2O2分解速率的结论 (填“是”或“否”)。
(3)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 。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和实验后干燥铜丝网的质量
B.向仪器②中加入二氧化锰
C.将实验后的铜丝网进行加热
D.将铁丝换成铜丝
E.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4)实验后确定铜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
32.(6分)今年暑假,巴厘岛蓝色可乐汽水风靡全国。下图是该可乐汽水配料表的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问题。
蓝色百事可乐汽水
【配料】碳酸水、白砂糖、磷酸、柠檬酸、柠檬酸钠、食用香精、咖啡因、苯甲酸钠、阿拉伯胶、亮蓝、诱惑红
【净含量】450mL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毫升
能量
190千焦
蛋白质
0克
胎肪
0克
碳水化合物
11.5克
钠
8毫克
(1)据分析,碳酸水是由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
(2)该瓶可乐中含有钠元素 g(精确到0.001g)。
(3)配料表中的苯甲酸钠起防腐作用,其化学式为C7H5O2Na,试计算:
①Mr(C7H5O2Na)= 。
②苯甲酸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③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多少克钠元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分析】A、根据露天焚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B、根据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进行解答;
C、根据倡绿色出行可减少尾气排进行解答;
D、根据污水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解:A、就地露天焚烧垃圾,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故A错误;
B、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气候和生态的作用,故B正确;
C、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对污染的环境,故C正确;
D、污水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2.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光和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蜡受热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
【分析】在讨论物质的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药品、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说的含有什么等通常指的是元素。
【解答】解:在宏观上讨论物质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元素。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描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在讨论物质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一般用:某物质由××元素组成,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4.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干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5.
【分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A.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
【分析】A、根据钴、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硒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体缺钴常出现头昏,食欲不振,皮肤苍白等症,可引起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人体缺铁易得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
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硒过量是致癌的因素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和碘过量均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
【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A、新陈代谢,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B、金属锈蚀是金属与空气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即可做起解答本题。
9.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是氧气不可燃,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A说法错误;
B、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做干电池的电极,故B说法正确;
C、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做粮食保护气,故C说法正确;
D、钛合金质轻而坚硬,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0.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解答】解:A、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SO2的化学式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
【分析】A.根据过氧化氢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氧化氢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中不含氢分子、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分析】根据已有的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正确;
B、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均会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C、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错误;
D、空气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空气的成分以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A、不用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B、胶头滴管用完不能横放桌面上,防止污染滴管。
C、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防止药品变质;
D、试管清洗干净防止试管架上晾干。
【解答】解:A、不用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故A错误。
B、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故B错误。
C、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胶头滴管和试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14.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B、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
C、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分析;
D、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
【解答】解:A、在1.01×105Pa,﹣218.4℃,氧气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B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能制得液氧,说明液氧的沸点比液氮高,故C错误;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只要考查了氧气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5.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汽化喷出”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喷出”,只是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此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
A、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汽化喷出”时,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
【分析】A、根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解答;
B、根据活性炭的作用解答;
C、根据水在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也不会发生分解反应解答;
D、根据净水时明矾的作用解答;
【解答】解:
A、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故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有色物质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错误;
C、水在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也不会发生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D、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7.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长颈漏斗使装置内外相通,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8.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白烟,放热,生成白色粉末,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9.
【分析】根据已有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正确;
B、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6%以上会致人死亡,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说明其有毒,错误;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成红色,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石蕊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分析】根据化合价原则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在O2、H2O、H2O2中的化合价依次是0、﹣2、﹣1。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1.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电解水时,球形容器内水面上升,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器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电解器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器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3.
【分析】A、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浓氨水不会变红色;C、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考虑;D、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
【解答】解:A、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大烧杯内壁没有酚酞试液,只能接触到易挥发的氨水,所以不能变红色,故A错;
B、浓氨水不会变红色,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错;
C、分子在不断运动,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正确;
D、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4.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图B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图D表示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解答】解:A、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图B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D、图D表示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5.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硬水与软水都属于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B、氯化钠溶液与蒸馏水,通过肥皂水无法区分;C、木炭粉末与二氧化锰粉末,磁铁都不吸引;D、碳酸氢铵与蔗糖,闻气味,有氨味的是碳酸氢铵,无味的是蔗糖。
【解答】解:A、硬水与软水都属于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溶液与蒸馏水,通过肥皂水无法区分;故选项错误;
C、木炭粉末与二氧化锰粉末,磁铁都不吸引;故选项错误;
D、碳酸氢铵与蔗糖,闻气味,有氨味的是碳酸氢铵,无味的是蔗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回答。
【解答】解:
(1)试管夹的用途是加持试管;
(2)广口瓶是贮存固体用的,口相对较大,取用药品方便;
(3)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是药匙;
(4)试管刷是在试管不易清洗时,帮助刷试管的;
(5)坩埚钳用来夹持受热后的坩埚,也可夹持金属用来做燃烧实验;
(6)石棉网主要用途是给底部面积大的容器加热时防止受热不均的,也可放或接热的物质。
答案:(1)d;(2)e;(3)f;(4)b;(5)c;(6)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基本操作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27.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
(2)2个碳原子就是在碳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C。
(3)3个亚铁离子就是在亚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Fe2+。
(4)硝酸的化学式为HNO3,故填:HNO3。
(5)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就是在氧化镁化学式中镁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 O。
(6)若“”表示一个氯原子,则“”表示氯分子,故填:C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8.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由于生成高温的熔融物,为防止炸裂集气瓶,反应前预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或细沙。
(2)电解水,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能量转化形式为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其形式为多变一,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反应基本类型的化合反应。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CO2↑+H2O,由于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的,而氧化铜是黑色,所以反应前后固体的颜色变化为由绿色变为黑色。
(5)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加热得到氯化钾(KCl)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
(1)3Fe+2O2Fe3O4;少量水或细沙;
(2)2H2O2H2↑+O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4P+5O22P2O5;化合反应;
(4)Cu2(OH)2CO32CuO+CO2↑+H2O;由绿色变为黑色;
(5)2KClO32KCl+3O2↑;催化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29.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进行分析解答。
(3)①用干电池的锌皮和白醋混合来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②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氢气和氮气做原料制得氨气,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①是分液漏斗;仪器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该选用的发生及收集装置是A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能支持燃烧,检验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3)①用干电池的锌皮和白醋混合来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是D或E。
②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氢气和氮气做原料制得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
故答案为:
(1)分液漏斗;集气瓶;
(2)AC;2KMnO4K2MnO4+MnO2+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3)①B;D或E;
②N2+3H22NH3;
B;N2+3H22NH3;﹣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0.
【分析】(1)根据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进行解答;
(2)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4)根据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实验室使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3)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以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故填: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以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产生的氧气越来越多,气体压强会 越来越大(填“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故填:越来越大;小。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充分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光合作用的方法、检验氧气的方法等内容。
31.
【分析】(1)只有对比才能够鉴别出铜网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仪器②的作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反应速率是加快了,但是加入的是铁丝和铜丝;
(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以据此解题;
(4)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解答。
【解答】解:(1)仪器①和仪器②加入的过氧化氢的浓度相同,但是仪器②中没有加入铜网,所以仪器②所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故填:和①作对比;
(2)由于把铜丝网固定在铁丝上,所以虽然看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是不能确定是铁丝还是铜网影响了反应速率;故填:否;
(3)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反应前后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需要进行的实验是: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以证明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插入重新取的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以证明反应前后铜的化学性质不变,故填:ACD。
(4)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
【点评】此题属于实验探究题,解题时要理清思路,特别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细节。
32.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每100毫升饮料中含8毫克的钠计算该瓶可乐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
(3)①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③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碳酸水是由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此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是:CO2+H2O=H2CO3。
(2)该瓶可乐中含有钠元素质量是:450mL×8mg/100mL=36mg=0.036g。
(3)①Mr(C7H5O2Na)=12×7+1×5+16×2+23=144。
②苯甲酸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2)=21:8。
③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室:14.4g××100%=2.3g。
故答为:(1)CO2+H2O=H2CO3;(2)0.036;(3)144;21:8;2.3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上2018-2019学年重庆市綦江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高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上2018-2019学年福建省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a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上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