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4)(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28956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学校
学科
生物
教者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水、无机盐等)。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说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技能目标
通过知识汇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通过习题训练培养审题及解答技能。
情感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考点训练及知识归纳整理,点对点习题训练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问题引领 讨论交流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及意图
教学过程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测
创设情景 引出课题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人类的各种食物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这节我们共同回顾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图示引导 产生共鸣
回顾知识 把握要点
一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水、无机盐等)。
知识整理
1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只有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才能满足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证身体健康。
2糖类不仅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3 脂肪能够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余的脂肪还能贮存在人体的脂肪组织中,具有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等作用。
4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对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 缺乏症及主要食物
5成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70%。若失水达体内含水量20%就会很快死亡。水不仅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还在调节人体体温 、排泄 代谢废物 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6人体内的无机盐约占体重的5%,无机盐不仅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还能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7我国公民膳食中容易缺乏钙、铁、碘等无机盐。食物来源,可预防疾病
8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不能被人体消化,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组织要点归纳
回忆教材,结合课件整理汇报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要点明晰
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既是组成物质又是供能物质。
②水和无机盐 参与构成细胞,不提供能量。
③维生素:既不能构成细胞,也不能提供能量。
④三大营养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顺序:
主要是糖类,备用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
⑤维生素D的作用: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时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
⑥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
⑦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点对点习题训练
二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
知识整理:
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依靠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重点指导归纳分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胃腺、肠腺等。
位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胰
分布在消化道内:胃腺 肠腺
3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转变成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类型:
①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胃与肠的蠕动等的过程。
②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
4酶:由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消化酶的作用:在适宜的温度 、pH等条件下,像剪刀一样,将复杂的 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5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分析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图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疑难辨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肠液 胰液 胆汁,便于对糖类 蛋白质 脂肪充分进行消化。
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将营养物质送入循环系统。
结合图示汇报:
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道
消化腺
讨论明确:消化与吸收
(1)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 ①开始消化部位
②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
(2)消化道各段的功能不同。①既消化又吸收的是
②不消化不吸收的是
③只消化不吸收的是
④不消化只吸收的是
(3)不是所有的淀粉都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
(4)消化液并不都含有消化酶
小肠适于消化的结构特点
(长 大 多)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长 大 薄)
点对点习题训练
三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关注食品安全及购买食品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知识整理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一日三餐热量比例为3∶4∶3。
3食品安全:防止“病从口入”。不吃霉变和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不滥用维生素 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各抒己见
明确用知识生活而不是用习惯生活
学生提出疑问,归纳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九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营养物质 消化 (物理 化学) 吸收 消化系统
口腔 胃 小肠 消化道
唾液腺 胃腺 肝(胆汁) 消化腺
淀 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初步消化 氨基酸
脂 肪 脂肪微粒 甘油 脂肪酸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膳食纤维
合理膳食 食品安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苏教版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依据与构想,教材分析,教学流程及分析,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