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专题练9-基础实验技能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专题练9-基础实验技能,共25页。
A.B.
C.D.
2.(2021•徐汇区二模)能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的一组固体混合物是( )
A.MnO2和KClB.CuO和木炭粉末
C.NaNO3和NaClD.BaSO4和CaCO3
3.(2021•上海模拟)启普发生器是一种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下列各装置能与启普发生器产生相同效果的是( )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⑤D.全部
4.(2021•金山区二模)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炽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粉末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和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CO,一定没有CO2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CO,可能含有CO2
D.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CO2,可能含有CO
5.(2020•普陀区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6.(2020•徐汇区二模)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7.(2020•徐汇区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FeSO4溶液(CuSO4 溶液)﹣﹣加入 NaOH溶液,过滤
B.CaO固体(CaCO3)﹣﹣加入足量水,搅拌溶解,过滤
C.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
D.NaCl溶液(Na2CO3)﹣﹣加稀硫酸至pH=7
8.(2020•闵行区二模)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AB.BC.CD.D
9.(2020•上海模拟)某混合气体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组成,为验证其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去掉乙装置,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实验中甲、丁装中的石灰水变 浑 浊
C.丙中固体变为红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
D.丙、丁装置之间需添加盛有无水硫酸铜的装置,以验证气体中含有氢气
二.多选题(共1小题)
(多选)10.(2021•嘉定区二模)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O(气)、CO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图(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每步气体均吸收完全):
有关上述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取装置A中的固体少量到烧杯中,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
B.装置C的作用是为了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蒸气
C.点燃尾气,产生淡蓝色火焰,则尾气中一定只有一氧化碳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H2,可能有CO2或H2O(气)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1.(2020•奉贤区二模)如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依据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②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填一种)
③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可析出NaOH晶体 g。
④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⑤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四.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12.(2021•虹口区二模)某小组称取4.90g氯酸钾和1.50g二氧化锰混合后进行制取氧气、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回收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采用图1中的收集方法,是因为氧气 。
②将红热的木炭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回收二氧化锰】
收集一定量氧气后结束实验,为回收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进行如图2实验。
③20℃时氯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见下表(假设溶液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互无影响)。
请分析5.44g剩余固体的成分,并说明步骤Ⅲ中水量约为40mL而不是30mL的原因 。
13.(2021•普陀区二模)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研究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
①装置A可用于制取氧气,写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若参加反应的氯酸钾为0.2ml,能产生 g氧气。
②装置B和C都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C相对于B具有的优点是 。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须伸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 。
③设计如图2所示的装置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定量的混合气体,收集气体;
Ⅱ.关闭弹簧夹,更换收集装置;
Ⅲ.打开活塞k、收集气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后立即关闭活塞k。
步骤Ⅰ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选填“CO”或“CO2”)。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方法能否将两种气体完全分离,请说明理由 。
14.(2021•奉贤区二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②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相比的优点是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填“a”或“b”)通入。
③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Ⅰ.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可以用装置E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 的性质。
Ⅱ.充分燃烧1ml甲烷,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5.(2020•浦东新区三模)根据提供的仪器(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D ,E 。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添加液体,组装一套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是 (选填字母),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要求,加入药品前应先检查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 。
Ⅰ.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Ⅱ.先预热试管再对固体加热
Ⅲ.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
Ⅳ.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4)含0.1ml碳酸钙的大理石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g? 。
(5)为研究双氧水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产生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对比分析曲线上 点所对应的坐标值,可知反应速率与H2O2溶液的浓度有关。
16.(2020•崇明区二模)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固体的颜色是 。
③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CO2,发生装置选择 (填“A”或“B”);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
④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可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理由是 ;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填“是”或“否”)。
⑤计算制取0.5ml氢气至少需要多少克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7.(2020•浦东新区二模)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
①仪器a的名称是 。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③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 。
④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向试管中加入药品的正确操作是 。
Ⅰ.先加氯酸钾,后加二氧化锰
Ⅱ.先加二氧化锰,后加氯酸钾
Ⅲ.加入混合好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⑤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
⑥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制取0.3ml氧气需要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18.(2020•虹口区二模)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编号);用E装置收集氧气,所据的氧气性质是 ;用D装置收集氧气,为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操作中必须在意的事项是 。
③3%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0.1ml氧气时,发生反应的过氧化氢是多少克?(根据化学方
程式列式计算) 。
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都可选用C为发生装置,理由是 。
19.(2020•静安区二模)某废气中可能含有CO2、CO、H2O的一种或几种,按如图所示缓缓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进行检验。(浓硫酸起干燥作用)
①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B的作用是 。
③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 。
④如果D处黑色粉末变红,则说明废气中含有 ,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⑤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
20.(2020•金山区二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编号仪器名称:a ,b 。
②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用D装置收集氧气,用玻璃片 (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③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如图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 则装置不漏气。
④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m”或“n”)端进入。
⑤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用装置C.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隔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 (选填编号)。
Ⅰ.氢氧化钠溶液Ⅱ.碳酸钠溶液Ⅲ.硫酸钠溶液Ⅳ.澄清石灰水
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反应产生1.6克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五.解答题(共4小题)
21.(2021•上海模拟)(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其中仪器a是 ,仪器b是 。请根据下表要求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知识。
(2)某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过程②的目的是 ,该实验说明: 。采用其它方法代替过程③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该方法是 。
22.(2021•宝山区二模)有关气体制备是初中化学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用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装置D收集氧气,该收集气体方法的名称是 。
②已知固体高锰酸钾加热会产生氧气,同时生成固体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编号)。
③分别加热等质量的a(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和b(纯净的氯酸钾),则产生氧气的速率a b(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
④某兴趣小组分别用B、C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相关实验。
(1)图一实验中,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若锥形瓶内产生0.01ml二氧化碳,将其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理论上可以得到白色沉淀多少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图二实验中,打开分液漏斗的盖子和活塞后,可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但烧杯中没有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为探究图二实验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在饱和石灰水中放入pH传感器重新进行图二实验,测得饱和石灰水在气体进入后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三所示。则t1﹣t2时间段内溶液pH迅速减小的原因是 ,0﹣t1时间段内溶液pH几乎不变的原因是 。从上述实验可知,在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时不宜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23.(2021•崇明区二模)实验室中,常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 。
②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3.2g氧气,求分解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④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⑤利用混有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Ⅰ.用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用如图2实验装置(可重复选用),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 。
24.(2021•虹口区二模)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的重要元素。
①石墨、 和碳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同素异形体。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CH4)是清洁的气态矿物燃料。CH4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由 种元素组成,1ml CH4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
③固态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可用于 。
④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其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省略)。A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C处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
⑤盐碱湖地区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生产经验,其中“碱”指碳酸钠,“盐”指氯化钠。
Ⅰ.碳酸钠的物质类别是 (选填“酸”、“碱”或“盐”)。
Ⅱ.碳酸钠、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冬天捞碱”是获取湖水中析出的碳酸钠晶体,碳酸钠晶体的形成过程是 (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2022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专题练9-基础实验技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解答】解:用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制取气体,它的使用范围是: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的气体不与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启普发生器需要反应容器,并且能够放置多孔隔板和橡胶塞,启普发生器的特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符合要求的是装置B。
故选:B。
2.【解答】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正确。
B、CuO和木炭粉末均难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C、NaNO3和NaCl均易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D、BaSO4和CaCO3均难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①中有一个隔板,当打开止水夹时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当关闭止水夹时,随着气压的增大,把部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因此可以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
②当打开止水夹时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但当关闭止水夹时,随着气压的增大,把部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但不能把液体全部压入长颈漏斗,无法使固液分离,反应不能停止,因此不能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
③可以通过把装置放进烧杯或拿出实现固液的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
④当关闭止水夹时虽然试管内的气压增大,但无法把液体和固体分离,故不能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
⑤当打开止水夹时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当关闭止水夹时,随着气压的增大,把液体压入U型管的左端,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因此可以实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目的;
故选:C。
4.【解答】解: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一倍,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知道混合气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通过氧化铜后生成了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故B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操作错误;
B、固体的放法: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故B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时要将胶头滴管垂悬在量筒上方,不能伸入量筒内,故C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除去硫酸铜后带入硫酸钠,该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C、水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该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除去碳酸钠后带入硫酸钠,该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故选:C。
8.【解答】解:A、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操作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放在烧杯内称量,故B操作正确;
C、夹持蒸发皿的仪器是坩埚钳,故C操作错误;
D、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操作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A、乙装置的作用是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如果去掉后,不能证明丁中石灰水变浑浊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二氧化碳,可能是原混合物中残留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故A错;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丁中变浑浊,故B正确;
C、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也能使丙中固体变为红色,故C错;
D、由于混合气体通过甲和乙装置后会带出一部分水蒸气,需要在加热前将原来的水蒸气除掉,所以 丙、丁装置之间需添加盛有无水硫酸铜的装置,不能验证有水生成,故D错。
故选:B。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0.【解答】解:A、若混合气体中不含有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不能转化为碳酸钠,则取装置A中的固体少量到烧杯中,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故A正确;
B、由于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水,所以装置C不能检验出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蒸气,故B错误;
C、由于氢气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一氧化碳燃烧的火焰是蓝色,由点燃尾气,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了尾气中一定只有氢气,故C错误;
D、由于氢气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说明了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通过上述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O2或H2O(气),故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1.【解答】解:①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因为NaOH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A;
②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故答案为: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合理即可);
③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91g,即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溶解91g氢氧化钠,所以恒温蒸发10g水后,可析出NaOH晶体9.1g;故答案为:9.1;
④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NaOH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⑤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此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偏小,所以所测溶液的pH偏小;故填:偏小。
四.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12.【解答】解:①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因为氧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所以可用图1中的收集方法;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氧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
②将红热的木炭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故答案为: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③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90g+1.50g﹣5.44g=0.96g;
设生成0.96g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则: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x y 0.96g
x=2.45g
y=1.49g
则未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4.90g﹣2.45g=2.45g。
通过实验数据,有2.45gKClO3发生反应,因此5.44g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KClO3、1.49gKCl 和1.50gMnO2; 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g/100g水,40mL水和30mL水中最多能溶解KClO3的质量分别为2.8g和2.1g,而5.44g 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KClO3,为使其全部溶解水量应选择40mL而不是30mL;
故答案为:通过实验数据,有2.45gKClO3发生反应,因此5.44g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KClO3、1.49gKCl 和1.50gMnO2; 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g/100g水,40mL水和30mL水中最多能溶解KClO3的质量分别为2.8g和2.1g,而5.44g 剩余固体中含有2.45gKClO3,为使其全部溶解水量应选择40mL而不是30mL。
13.【解答】解:①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设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
2KClO32KCl+3O2↑
2 3
0.2ml m
m=0.3ml,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0.3ml×32g/ml=9.6g;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9.6。
②C带有止水夹和多孔隔板,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D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先在底部聚集,所以需要伸入到底部,确保排出内部的空气,以保证收集气体的纯度;
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反生和停止;确保内部空气排尽,保证收集气体的纯度。
③混合气体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吸收,所以得到的气体为一氧化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NaOH+H2SO4=Na2SO4+2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会造成二氧化碳减少,所以不能完全分离;
故答案为:CO;CO2+2NaOH=Na2CO3+H2O、2NaOH+H2SO4=Na2SO4+2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否,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4.【解答】解: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②C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使用装置C的优点为:能够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端通入;
③Ⅰ.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可以用装置E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
Ⅱ.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2O2CO2+2H2O
1 44
1ml x
x=44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故答案为:
①2H2O22H2O+O2↑;分解反应;
②能够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a;
③Ⅰ.A;密度比空气小;
Ⅱ.44g。
15.【解答】解:(1)仪器D是锥形瓶,E是长颈漏斗;故填:锥形瓶;长颈漏斗;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添加液体,组装一套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是DEF,该装置不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要求,加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DEF;不能;装置的气密性;
(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Ⅰ.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符合题意;
Ⅱ.先预热试管再对固体加热不会导致试管炸裂,不合题意;
Ⅲ.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可能会导致试管炸裂,符合题意;
Ⅳ.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会导致冷水倒吸、炸裂试管,符合题意。
故填:2KClO32KCl+3O2↑;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Ⅰ、Ⅲ、Ⅳ;
(4)0.1ml碳酸钙的质量为:0.1ml×100g/ml=10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 x
x=4.4g
故填:4.4g;
(5)对比分析曲线上b、d点所对应的坐标值,可知相同时间内,5%的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的氧气体积大于3%的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的氧气体积,说明反应速率与H2O2溶液的浓度有关;故填:b、d。
16.【解答】解: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固体的颜色是黑色;
③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CO2,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装置B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则满;
④实验室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可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理由是: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的反应;
⑤排出水的体积等于生成氢气的体积,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否;
⑥设参加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为x。
Zn+H2SO4═ZnSO4+H2↑
1 1
x 0.5ml
x=0.5ml
0.5ml锌的质量为:
65g/ml×0.5ml=32.5g
故答案为:
①锥形瓶;
②2KClO32KCl+3O2↑; 黑色;
③B;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则满;
④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的反应;否;
⑤32.5g。
17.【解答】解:①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②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或C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装置D收集;
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④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向试管中加入药品的正确操作是加入混合好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⑤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丙;
⑥设制取0.3ml氧气需要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是x。
2KClO32KCl+3O2↑
2 3
x 0.3ml
x=0.2ml
答:制取0.3ml氧气需要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是0.2ml。
故答案为:
①试管;
②BD或CD;
③2H2O22H2O+O2↑;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
④Ⅲ;
⑤丙;
⑥0.2ml。
18.【解答】解:①、a为用于固定装置的铁架台;
故答案为:铁架台。
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催化剂具有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选A为发生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选择向上排空法收集;当试管受热后,内部空气先膨胀逸出试管,此时形成气泡不是氧气,不能收集,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内部氧气连续生成,此时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时,氧气纯度高,才可进行收集;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再进行收集。
③、设过氧化氢物质的量为m,
2H2O22H2O+O2↑
2 1
m 0.1ml
m=0.2ml,过氧化氢质量=0.2ml×34g/ml=6.8g;
故答案为:6.8g。
④、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制取氢气选用稀硫酸与锌,都是采用固液混合物,且不需要加热;
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制取反应物都是固液混合物,且不需要加热。
19.【解答】解: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可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A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无水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B中是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
③原气体的二氧化碳不一定能被完全吸收,故原气体的二氧化碳不一定能被完全吸收。
④D处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生成了铜,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⑤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可收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故答案为:
①A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CuSO4+5H2O═CuSO4•5H2O;
②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
③原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可能没有完全被吸收;
④一氧化碳;CO+CuOCu+CO2;
⑤收集尾气。
20.【解答】解:①a是试管;b是锥形瓶;
②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适合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用D装置收集氧气,用玻璃片的磨砂面住集气瓶口,增大接触面积,防止氧气逸出;
③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如图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则装置不漏气;
④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m端进入;
⑤加入的物质应该具备以下条件:不能和容器中的物质反应生成其它气体,能够让稀硫酸和锌混合生成氢气,所以:
Ⅰ.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故Ⅰ错误;
Ⅱ.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Ⅱ错误;
Ⅲ.硫酸钠和稀硫酸不反应,故Ⅲ正确;
Ⅳ.氢氧化钙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故Ⅳ错误;
⑥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
2H2O2=2H2O+O2↑
2 32
x 1.6g
x=0.1ml
故答案为:
①试管;锥形瓶;
②2KClO32KCl+3O2↑;
③分解;磨砂;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
④CaCO3+2HCl=CaCl2+CO2↑+H2O;m;
⑤III;
⑥0.1ml。
五.解答题(共4小题)
21.【解答】解:(1)仪器a是酒精灯,仪器b是锥形瓶。
故填:酒精灯;锥形瓶。
故填:2KClO32KCl+3O2↑;A;D;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2HCl═CaCl2+H2O+CO2↑;B。
(2)某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过程②的目的是对比,该实验说明木炭粉有吸附性,采用其它方法代替过程③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该方法是分别取出等量上层澄清溶液观察。
故填:对比;木炭粉有吸附性;分别取出等量上层澄清溶液观察。
22.【解答】解:①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D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所以采用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向上排空气法。
②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
故答案为:A。
③高锰酸钾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分解,所以反应速度为a大于b;
故答案为:大于。
④(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质量=0.01ml×44g=0.44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m,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0.44g m
m=1g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1g。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进气澄清石灰水与氢氧化钙反应,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氯化氢密度比空气大,从底部向上逸出,则上部的空气先排出,此时排出的是空气,进入溶液不会引起溶液pH的变化;
故答案为: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石灰水反应使溶液 pH 迅速减小;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的 pH 明显变化。
23.【解答】解:①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②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B。
故填:B。
③设分解的过氧化氢物质的量为x,
3.2g氧气的物质的量:3.2g÷32g/ml=0.1ml,
2H2O22H2O+O2↑,
2 1
x 0.1ml
=,
x=0.2ml,
答:分解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2ml。
④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填:把燃烧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⑤Ⅰ.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故填:CuO+COCu+CO2。
Ⅱ.用如图2实验装置,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乙(吸收二氧化碳)→甲(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甲(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丁(收集尾气)。
故填:乙→甲→丙→甲→丁。
24.【解答】解:①同素异形体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碳元素组成的同素异形体有石墨、金刚石和碳60;
②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1个CH4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1mlCH4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③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④A处一氧化碳能和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的目的是一氧化碳有毒,防止一氧化碳污染大气。
⑤Ⅰ.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Ⅱ.由表中数据分析,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达到饱和进而析出。
故答案为:①金刚石;
②有机物;2;6.02×1023;
③人工降雨等;
④CuO+CO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 CO 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⑤Ⅰ.盐;
Ⅱ.碳酸钠;降温结晶。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NaOH固体
C、夹持蒸发皿
D、检查装置气密性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20℃的溶解度
氯酸钾
7g/100g水
氯化钾
34g/100g水
实验编号
药品
甲
1g MnO2、5% H2O2溶液20g
乙
1g MnO2、3% H2O2溶液20g
制取气体
原料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填编号)
收集装置(填编号)
O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这两种气体都可以用 做收集装置
CO2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g/100g水)
碳酸钠
7.0
12.5
21.5
39.7
49.0
氯化钠
35.7
35.8
35.9
36.1
36.4
制取气体
原料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填编号)
收集装置(填编号)
O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KClO32KCl+3O2↑
A
这两种气体都可以用D做收集装置
CO2
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3+2HCl═CaCl2+H2O+CO2↑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满分练习专题5.1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中考化学专题练9-基础实验技能(有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专题练9-基础实验技能,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