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精品)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28540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精品)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28540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精品)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28540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时,不应该,小萌的父亲经常酗酒后打骂他,随意殴打、恐吓、威胁等行为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时,不应该( )。
A.保留相关证据
B.勇敢和坏人搏斗
C.学会保护自己
2.我国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
A.提出批评的权利
B.提出申诉的权利
C.取得赔偿的权利
D.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3.小萌的父亲经常酗酒后打骂他。此行为触犯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4.随意殴打、恐吓、威胁等行为属于( )。
A.聚众斗殴罪
B.寻衅滋事罪
C.敲诈勒索罪
D.侮辱罪
5.张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他爸爸触犯了( )。
A.《侵权责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 )、最有力的手段。
2.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 )。
3.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 )。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 )。
4.( )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 )和( )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
5.( )要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 )、书信、( )、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靠武力手段来维护权利人的权益。( )
2.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地位是一样的。( )
3.保护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责任。( )
4.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 )
5.未成年人不会遇到法律问题。(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题。
6—7周岁 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
8周岁 义务教育小学人学年龄
12周岁 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
14周岁 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16周岁 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
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
1.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请你列举三项。
2.当我们在校园受到欺凌时该怎么办?
3.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合适途径依法维权,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非法手段报复。请你写出你知道的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不少于三部)
4.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请各列举2例。
5.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怎样保护自己?
六.材料题(共2题,共17分)
1.情境分析题
我叫李乐,一个月前刚刚从外地转学到新学校,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两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就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转身就跑。
回到家,我委屈地躲在屋里哭泣。妈妈知道后说:“你要勇敢,不要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不管用,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妈妈,然后由老师或妈妈去找他们的家长。”
(1)故事中的李乐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如果你恰好看到他们欺负李乐,你又该怎样做?
(3)请你告诉大家校园欺凌的危害?
2.王越是班里的小组长。一天早晨,王越收作业,看见组员李飞正在抄袭别人的作业,于是王越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知晓后批评了李飞。课间,李飞故意把王越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文具撒了一地。王越捡起坏的笔和李飞理论,可是李飞却不肯认错,王越不想再跟他纠缠,转身要走,谁知李飞却挡住去路不让他走。
放学后,李飞和两个身材高大的男生拦住了正准备回家的王越,强行把王越带到校园的角落里,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以后不要管我的事!”
(1)王越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认为他应当怎么做?请在正确选项前的□打“√”。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找几个人去打欺负自己的人。
□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或寻求法律帮助。
(2)如果你恰好看到王越被欺负,你会怎样做?
七.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我叫王然。一个月前刚从吴地转学刘新学校,转学后的第一天,我就在校门口遇到了身材高大的鲁某和另3外两个男生。他们拦住我,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强迫我给他们背书包,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回家后,我委屈地躲在屋里哭泣,爸爸发现了, 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爸爸。爸爸说: “你要勇敢,不要害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数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 。如果仍然不管用, 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回来跟我说,我去找老师和他们的家长。”
第二天放学,鲁某又拦住了我。尽管我很害怕,但还是鼓足勇气大声地对他说:“我不怕你。我不报告老师,是因为我们还可以做朋友。”鲁某一下子怔在那里,一会儿,他灰头土脸地走了。从此,他再也没拦过我。
(1)故事中的王然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
(2)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见鲁某拦住王然的时候,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适?请在恰当的做法前面画“√”。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口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
口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
口寻求老师的帮助
(3)鲁某为什么欺负王然?你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二.填空题
1.有效
2.五分之一
3.不;法律责任
4.父母;管教;保护
5.依法维权;合同;指纹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6-7周岁---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8周岁----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12周岁----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16周岁---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五.简答题
1.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2.要保持镇定。受到欺凌时,最好不要表现出恐惧,这会让欺负你的 恶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而继续欺负你。要及时求助。为了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要及时报告。看见别的同学受欺负时,也要向老师报告,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必须做的: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禁止做的:如不偷公私财物、不伤害比人等
5.(1)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2)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六.材料题
1.(1)李乐受到了校园欺凌,他感受到了委屈和害怕。
(2)我应该立即上前阻止这种欺凌行为,并及时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3)校园欺凌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2.(1)正确的做法: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或寻求法律帮助。
(2)我会去告诉老师,请老师来帮忙。
七.综合题
1.(1)王然遭遇了校园欺凌;他感觉吓坏了,还躲在房间里委屈地哭泣;爸爸建议王然要勇于面对他们,不要怕他们;
(2)( )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 )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寻求老师的帮助
(3)鲁某缺少能够正确引领他的朋友,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我不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因为欺负同学是不对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校园欺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对于校园欺凌行为,说法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我们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2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际家庭日是,每年的为国际家庭日,是国家的主人,下列法律中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