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北师大版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北师大版教案,共4页。
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导学单
【学习目标】
1、 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
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
悦。
【学习重点】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学习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活动中,感受徐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
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知识链接】
1、观看视频:格列佛被当玩具
说一说:通过观看电影,你发现了什么?
今天我们研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合作探究】
一、教材第24页问题一: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兴趣小组准备被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呢?
学生四人一个小组,讨论,改如何设计。
填空:
1)如果我们教室的长8米,巨人教室的长是( )米;,我们教师的宽是6米,则巨人教室的宽是( ),我们教室的高是3米,巨人教室的高就是( )米。
2)巨人教室和我们的教室的长之比是( ),宽之比是( ),高之比是( )。他们比是( )。
二、教材第24页问题二:画出巨人教室的大小。
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画图。
三、教材第24页问题三:如果下图中的三角形表示巨人用的三角尺,你能将这个三角形按1:4缩小,画出我们用的三角尺吗?
小组合作,先计算,然后在图上画出。
【方法宝典】
1、图形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的形状不变,大小发生变化。
2、图形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达标检测】
一、 填空。
1、长方形长12厘米宽6厘米
(1)按定比例放大长36厘米宽18厘米,是按( ):( )比扩大
(2)按定比例缩小长6厘米宽3厘米,是按( ):( )比缩小
2、圆的半径是2厘米,按2:1放大后,直径是( ),周长是( ) 。
3、把边长5cm的正方形按3:1放大后,新正方形的边长为( )cm,面积是( )cm²。
4、把圆形按5:1放大,放大前后半径比( ):( )周长比( ):( )。
二、 判断。
1、一个图形放大后,大小变化了,图形的形状没有改变。 ( )
2、把直角三角形按1:3缩小,直角边缩小到原来的,斜边缩小到原来的。 ( )
3、生活中的放大镜是图形的放大,拍照是把图形缩小。 ( )
4、将图形按1:4变化,就是将图形放大4倍。 ( )
三、操作题。
1、将下面的图形按2:1放大。
2、将下图按2:1缩小。
四、解决问题。
1、把一个长3cm,宽1cm的长方形按4:1扩大后,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挖一条水渠,按1:40000缩小在图纸上,量得这条水渠的长是40厘米。这条水渠实际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1)3:1
(2)2:1
2、8 25.12
3、15 225
4、5:1 5;1
二、判断。
1、√
2、×
3、×
4、×
三、操作题。
1、将下面的图形按2:1放大。
2、将下图按2:1缩小。
四、解决问题。
1、扩大后的长=3×4=12(cm)
宽=1×4=4(cm)
周长=2×(12+4)=2×16=32(cm)
面积=12×4=48(cm²)
2、40÷=16000 00(厘米)=16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