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共10页。
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类型及海洋空间的特点。2.掌握海洋交通和通讯的特点和现状。3.掌握人类造陆的方式。4.了解海底空间的特点及适合储藏的物品。5.海洋交通和通讯特点和现状。(重难点)6.人类造陆的方式。(重点)
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
1.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海上——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及海水的运动。
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海水——强腐蚀性,海冰——强破坏性。
2.海洋空间开发的艰巨性
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
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要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4.海洋空间开发的意义
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1.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关于海底探险的镜头中,多次出现蓝猫和淘气头戴头盔探险的镜头。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镜头的可信性。
提示:深海探险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探海活动不仅需要氧气,还要有其他设施来适应深海的环境,由此可见,这些镜头是不可信的。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洋交通与通讯
(1)特点:对海洋空间利用比较早,较为成熟。
(2)海洋运输要素: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
(3)海峡和洲际运河是重要的海上运输线。例如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而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对于缩短航程、提高海运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现代海洋船舶日趋大型化、专业化,不仅吨位大,而且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4)海洋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主要利用方式是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2.围海填海造陆
(1)常见方式: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围海造陆。
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填海造陆。
(2)其他方式:有的人造陆地与海岸分离,称为人工岛。还有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方式。
3.海底储藏
(1)海底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且远离居民区,特别适于存放石油、天然气、炸药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2)低温缺氧的海底环境适于存放大米、小麦等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
2.台湾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而且山区面积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很大。请问,能否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在其东侧大规模地提供生存空间?
提示:填海造陆一般在浅海水域进行,台湾岛东侧海底坡度较大,海域深,大规模造陆的成本高。因此,尚不适合大规模地填海造陆。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
|
问题2 |
|
问题3 |
|
问题4 |
|
学生分组探究一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哪几部分?
提示: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有哪些优势?
提示: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好,海中温度、压力稳定等。
3.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对人类有何意义?
提示: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海洋空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点
海洋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
空间组成 | 特点 | 原因 |
海上 | 不稳定,受外界影响大 | 海洋气象状况多变,海水的运动 |
海中 | 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 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 |
海底 | 活动受限 |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势和不足
比较内容 | 特点 |
优势 | 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开发;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好,海中温度、压力稳定 |
不足 | 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也大 |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其复杂特殊主要表现在( )
A.海洋空间范围广
B.海洋环境恶劣
C.人类对海洋了解很少
D.海洋能源密度低,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思路点拨】 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是一个新的研究环境,根据其特殊的位置及分布来进行分析其复杂性的表现。
B 人类在近海和海洋表面活动要抗御狂风巨浪等多种海洋自然灾害,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再加之海水的腐蚀性和海冰的破坏性,所以海洋环境的突出特点是环境恶劣。
学生分组探究二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海洋运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吗?
提示:由于海上复杂多变,且航道宽窄、海水深度变化较大,因此海洋运输属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
2.目前,海洋交通与通讯,已经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利用方式有哪些?
提示: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3.人工造陆主要有哪些类型?两者有何异同?
提示:包括围海造陆和填海造陆两种。两者的相同点表现在都要选择浅海水域。不同点有:围海造陆需要修建堤坝,并将海水排出;填海造陆是通过堆积砂石、泥土等使该区域高于周围水面。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海洋交通与通讯
(1)海洋运输要素组成
要素 | 特点 |
海港 | 是船舶的停靠地、海运货物的集散地,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场所 |
海上航道 | 海洋运输的通道,许多重要海峡和运河更是重要航道 |
运输船舶 | 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船只日趋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远途化 |
(2)海洋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 | 海洋运输是目前所有现代运输方式中价格最低廉、运量最大的,因而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运输方式 |
缺点 | 由于海上气象复杂多变,且航道宽窄、海水深度变化较大,因此海洋运输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
(3)海洋交通与通讯的发展趋势
2.围海造陆与填海造陆
| 围海造陆 | 填海造陆 |
不同 | 需要修建堤坝,并将海水排出 | 通过堆积砂石、泥土等使该区域高于周围水面 |
相同 | 都要选择浅海水域,这样施工难度小,耗费资金少,并且两种方式都要面临海洋气象多变和海水运动等实际困难 |
围海造陆可能出现的问题
围海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海洋生物失去了栖息地,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围海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围海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总之,围海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并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思路点拨】 由经纬度可确定地理位置,由经度相对位置确定大圆劣弧,进而确定航线。
解析:第(1)题,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第(2)题,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首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
答案:(1)D (2)C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材第63页(上)思考
【答案】 1.海洋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特殊。不同海洋空间其特点不同:海上气象复杂多变,海水运动具有经常性和不稳定性,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另外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因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可以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利于更好地开发海洋资源,对陆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因此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意义重大。
教材第63页(下)思考
【答案】 回答此题可以结合教材第63页提供的“世界主要海运航线”图,查找几个重要海上通道,由此观察所经航线,如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向北可到达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可到达欧洲南部和西部并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达北海,到达北欧各国家,向南经过红海、曼德海峡到达阿拉伯海、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太平洋,沿途可到达南亚、东南亚、东亚各国另外可以了解石油运输线路,从波斯湾出发,经霍尔木兹海峡到达阿拉伯海,向东经马六甲海峡到达太平洋,沿途可到达南亚、东南亚、东亚各国,向西可走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也可以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大西洋,到达欧洲各国,也可以横穿大西洋到达彼岸的北美国家。续表
教材第66页思考
【答案】 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海洋生物失去了其栖息地,因此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土地退化严重;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总之,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
1.下列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优点的是( )
①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 ②资金投入大,风险也大 ③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④海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B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也大,为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缺点。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为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点。
2.连接目前世界两个最大工业地带的海洋运输航线是( )
A.欧亚澳航线 B.巴拿马航线
C.北大西洋航线 D.北太平洋航线
C 世界上两个最大工业地带是西欧和北美洲(美国),它们之间是大西洋,连接这两个工业地带的海洋运输航线是北大西洋航线。
3.读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处海水盐度较高的是 ,原因是
。
(2)我国从P国进口优质铁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海洋 资源。
(3)Q处某岛国即将被海水淹没,这里的海域将属于 ,海底将成为 ,均为全人类共享财产。
(4)简要分析D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大盐场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AB两处海水盐度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A处位于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第(2)题,海洋运输利用的是海洋空间资源。第(3)题,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都是从领海基准线算起的,如果海岛被海水淹没,且周围没有陆地的话,原海域将成为公海。第(4)题,晴天多和大面积的泥质海滩有利于大盐场的形成。
答案:(1)A A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
(2)空间
(3)公海 国际海底区域
(4)地形崎岖,缺乏大面积泥质海滩;降水丰富,阴雨天多,不利于海水蒸发
4.读“海南省的部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从海水中获取海盐的主要方式是 ;分析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
(2)海南岛周围海洋空间十分广阔,与海上活动相比,深海活动面临哪些问题?
(3)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向海洋要陆地成为必然。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有 和 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海底仓库是未来海南省储存物品的方式之一。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具有哪些优点?
解析:第(1)题,盐田法是从海水中获取海盐的主要方式。与气候、地形和海岸性质有关。第(2)题,深海活动主要面临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等问题。第(3)题,从“造陆”的方式、选址等方面说明围海造陆和填海造陆的区别。第(4)题,结合海底空间特征回答海底仓库的优点。
答案:(1)盐田法 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滩涂;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2)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3)围海造陆 填海造陆 围海造陆是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填海造陆则是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等建造陆地。
(4)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稳,远离居民区,低温缺氧。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节 海岸 学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1节 海岸带的开发 学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1章 第2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学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