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形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的?这种图形变换有什么性质?
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形经过连续几次平移得到的.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直线的方向。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下图中左边的头像,经过变换可以得到右边的头像。这是一种怎样的图形变换呢?这种变换有哪些性质?
如图,用印章在一张纸上盖一个印(a),趁印迹未干之时,将纸张沿着直线l折叠,得到印(b).
打开后,观察图形(a)与图形(b)有怎样的关系?
把图形(a)沿着直线l翻折并将图形“复印”下来得到图形(b),就叫做该图形关于直线l作了轴对称变换,也叫轴反射.图形(a)叫做原像,图形(b)叫做图形(a)在这个反射下的像.
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作轴对称变换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原像与像中能互相重合的两个点,其中一点叫做另一个点的对应点.例如,下图中,点A′叫做点A的对应点.
如下图,对称轴l两边的图形(a)与(b)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轴对称变换具有下述性质:
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因此,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长度、角度和面积等都不改变.
在图中,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点P和P′是对应点,线段PP′交直线l于点D.么线段PP′与对称轴l有什么关系呢?
∵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将图沿直线l折叠,则点P与P′重合,∴PD与P′D,∠1与∠2也互相重合, ∴PD=P′D,∠1=∠2=90°,∴l⊥PP′,且平分PP′,即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PP′.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轴对称变换性质2: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例3】如图,已知直线l及直线外一点P,求作点P’,使它与点P关于直线l对称.
作法: 1.过点P作 PQ⊥l,交l于点 O;2.在直线 PQ上,截取 OP’=OP,则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
已知线段AB,画出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
分析:要作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只要作出三角形的顶点A,B,C关于直线l的对应点A',B',C',连接这些对应点,得到的三角形A'B'C'就是三角形ABC 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作法:1. 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取OA’= OA,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应点.2. 类似地,分别作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应点 B’,C’. 3. 连接A’B’,B’C’,C’A’得到的三角形A’B’C’即为所求.
【例4】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和直线l,作出与三角形 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下列三个图案分别成轴对称吗?如果是, 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标出一对对应点.
2.画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1)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点O.
(2)在垂线上截取OA′=OA.
(3)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3.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作法: 1.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取OA′=OA,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2.同理,分别画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 . 3.连接A′B′,B′C′,C′A′,得到△ A′B′C′即为所求.
初中湘教版5.1.2轴对称变换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湘教版<a href="/sx/tb_c9529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5.1.2轴对称变换教案配套课件ppt</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观察下面图形的特点,观察与思考,对称轴,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总结归纳,典例精析,比较归纳,可以互相转化,知识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5.1.2轴对称变换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5.1.2轴对称变换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教学课件七下·湘教·512轴对称变换pptx、512轴对称变换教案docx、512轴对称变换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1.2轴对称变换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512轴对称变换课件ppt、512轴对称变换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