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课时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课时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2 直方图
一、选择题.
1.一组数据共100个,分为6组,第组的频数分别为10,14,16,20,第5组的频率为0.20,则第6组的频数为
A.20 B.22 C.24 D.30
解:一组数据共100个,第5组的频率为0.20,
第5组的频数是:,
一组数据共100个,分为6组,第组的频数分别为10,14,16,20,
第6组的频数为:.
故选:.
2.李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型血的人数是
组别 | 型 | 型 | 型 | 型 |
频率 | 0.4 | 0.35 | 0.15 | 0.1 |
A.16人 B.14人 C.6人 D.4人
解:(人),
故选:.
3.某人将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连续抛10次,落地后正面朝上6次,反面朝上4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正面的频率是6 B.出现正面的频率是4
C.出现正面的频率是0.4 D.出现正面的频率是0.6
解:某人将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连续抛10次,落地后正面朝上6次,反面朝上4次,
出现正面的频率是:.
故选:.
4.某校九年级随机抽查一部分学生进行了1分钟仰卧起坐次数的测试,并将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那么仰卧起坐次数在次的人数占抽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
A. B. C. D.
解:仰卧起坐次数在次的人数占抽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
故选:.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就会不断增大
B.一个事件试验中出现的次数越多,频数就越大
C.试验的总次数一定时,频率与频数成正比
D.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
解:、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不会改变,故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一个事件试验中出现的次数越多,频数就越大,正确,不合题意;
、试验的总次数一定时,频率与频数成正比,正确,不合题意;
、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6.“共享单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绿色低碳的共享服务,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新方式,小文对他所在小区居民当月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文一共抽样调查了20人
B.样本中当月使用“共享单车” 次的人数最多
C.样本中当月使用“共享单车”不足30次的人数有14人
D.样本中当月使用次数不足30次的人数多于次的人数
解:小文一共抽样调查了(人,故选项错误,
样本中当月使用“共享单车” 次的人数最多,有20人,故选项错误,
样本中当月使用“共享单车”不足30次的人数有26人,故选项错误,
样本中当月使用“共享单车” 次的人数为12人,当月使用“共享单车”不足30次的人数有26人,
所以样本中当月使用次数不足30次的人数多于次的人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
7.为了解某市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市100名九年级男生,他们的身高统计如下:
组别 | ||||
人数 | 15 | 42 | 38 | 5 |
根据以上结果,全市约有3万男生,估计全市男生的身高不高于的人数是
A.28500 B.17100 C.10800 D.1500
解:估计全市男生的身高不高于的人数是(名),
故选:.
8.小文同学统计了他所在小区部分居民每天微信阅读的时间,绘制了直方图.得出了如下结论:①样本中每天阅读微信的时间没人超过1小时,由此可以断定这个小区的居民每天阅读微信时间超过1小时的很少;②样本中每天微信阅读不足20分钟的人数大约占;③选取样本的样本容量是60;④估计所有居民每天微信阅读35分钟以上的人数大约占总居民数的一半左右.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由直方图可得,
样本中每天阅读微信的时间没人超过1小时,由此可以断定这个小区的居民每天阅读微信时间超过1小时的很少,故①正确;
样本中每天微信阅读不足20分钟的人数大约占:,故②正确;
选取样本的样本容量是:,故③错误;
,
即所有居民每天微信阅读35分钟以上的人数大约占总居民数的一半左右,故④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
9.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成5组,第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数是 4 .
解: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
第5组的频数是:.
故答案为:4.
10.在一次体育测试中,10名女生完成仰卧起坐的个数如下:38、52、47、46、50、53、61、72、45、58,则10名女生仰卧起坐个数不少于50个的频率为 0.6 .
解:仰卧起坐个数不少于50个的有52、50、53、61、72、58共6个,
所以,频率.
故答案为:0.6.
11.一个样本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23,最小值是50,取10为组距,则可分为 8 组.
解:(组),
故答案为:8.
12.为了了解某中学八年级男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从该中学八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取4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已知身高(单位:在这一小组的频数为6,则身高在这一小组的频率是 0.15 .
解:根据题意,得:
频率.
故答案为0.15.
13.小明将本班全体同学假期用于读书的时间制成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且第二小组的频数是15,则小明班的学生人数是 50人 .
解:小明班的学生人数是(人),
故答案为:50人.
14.一位同学随手写下了一串数字10100100011000110000,在这一串数字中,1出现的频率是 0.35 .
解:数字的总数是20,有7个1,
因而1出现的频率是:.
故答案为:0.35.
15.秋季新学期开学,某中学对初一新生掌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了知识测试,测试成绩全部合格.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制作成如下表格,则 0.3 , .
分数段 | 频数 | 频率 |
6 | ||
20 | 0.4 | |
15 | ||
0.18 |
解:抽取的学生总数是:(人,
;;
故答案为:0.3,9.
16.如图是某景点6月份内日每天的最高温度折线统计图,由图信息可知该景点这10天中,气温出现的频率是 0.3 .
解:温出现的天数是3天,
气温出现的频率是:.
故答案为0.3.
17.在一个样本容量为80的样本所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第一、二、三、四小组所对应的各个长方形高的比为,那么第四组的频数是 8 .
解:由题意知第四组的频数为,
故答案为:8.
18.某校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从七年级各班随机抽取了数量相同的男生和女生,组成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进行各项体育项目的测试.下表是通过整理样本数据,得到的关于每个个体测试成绩的部分统计表:
某校60名学生体育测试成绩频数分布表
成绩 | 划记 | 频数 | 百分比 |
优秀 | |||
良好 | 30 | ||
合格 | 9 | ||
不合格 | 3 | ||
合计 | 60 | 60 |
如果该校七年级共有300名学生,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及以上的人数为 240 人.
解:根据频数分布表可知:
,
,
,
(人).
答: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及以上的人数为240人.
故答案为:240.
三、解答题.
19.为了解2020年全国中学生创新能力大赛中竞赛项目“知识产权”笔试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参赛同学的成绩,整理并制作了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分数(分 | 频数 | 百分比 |
30 | ||
90 | ||
60 |
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
(2)在表中: ; ;
(3)根据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4)如果比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那么你估计参加该竞赛项目的的30000人中,优秀人数大约是 .
解:(1)(人),
故答案为300;
(2)(人),,
故答案为:120,;
(3)根据频数,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4)(人),
故答案为:18000人.
20.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吃午餐所需时间的情况,抽查了20名同学在校吃午餐所花的时间,获得如下数据(单位:
10,12,15,10,16,18,19,18,20,38,
22,25,20,18,18,20,15,16,21,16.
(1)若将这些数据分为6组,请列出频数表,画出频数直方图;
(2)根据频数直方图,你认为校方安排学生吃午餐时间多长为宜?请说明理由.
解:(1)数据的最大值是38,最小值为10,极差为,分6组,组距为5,为了统计每组分点数值前移0.5,
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2)校方安排学生吃午餐时间25 左右为宜,因为约有的学生在25 内可以就餐完毕.
21.某网络约车公司近期推出了“520专享”服务计划,即要求公司员工做到“5星级服务、2分钟响应、0客户投诉”,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公司监管部门决定了解“单次营运里程”的分布情况.老王收集了本公司的5000个“单次营运里程”数据,这些里程数据均不超过25(千米),他从中随机抽取了200个数据作为一个样本,整理、统计结果如下表,并绘制了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组别 | 单次营运里程“”(千米) | 频数 |
第一组 | 72 | |
第二组 | ||
第三组 | 26 | |
第四组 | 24 | |
第五组 | 30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 ,样本中“单次营运里程”不超过15千米的频率为 ;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估计该公司5000个“单次营运里程”超过20千米的次数.(写出解答过程)
解:(1);
样本中“单次营运里程”不超过15公里的频率为.
故答案为48,0.73;
(2)补全图形如下:
(3)(次).
答:该公司这5000个“单次营运里程”超过20公里的次数约为750次.
22.“数学运算”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长春市某校对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情况进行调研,从该校360名八年级学生中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运算能力测试,并对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成绩分为、、三个层次,绘制了频数分布表(如表),请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40 | 0.40 | |
| 0.50 | |
10 | 0.10 | |
合计 |
| 1.00 |
(1)补全频数、频率分布;
(2)如果成绩为等级的同学属于优秀,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约有多少人达到优秀水平?
解:(1)调查总人数:(人),
“组”人数:(人),
“组”的频率为:,
故答案为:0.40,50,100;
(2)(人),
答:该校八年级360名学生中约有144人达到优秀水平.
23.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从我做起.某校在八年级开设了文明礼仪校本课程,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该校举办了八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的《创文明城,做文明人》知识竞赛,从中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整理数据后得到下列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
成绩分 | 人数(频数) |
5 | |
12 | |
2 |
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 , ;
(2)补全频数直方图;
(3)若成绩不低于90分为优秀,估计该校八年级6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
解:(1)由频数分布直方图知,
则,
故答案为:5,6;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3)(人),
答:该校八年级6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等级的人数约为160人.
24.为了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区学生“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网络文化作品征集展示活动,现将从中挑选的50件参赛作品的成绩(单位:分)统计如表:
等级 | 成绩(用表示) | 频数 | 频率 |
0.08 | |||
34 | |||
12 | 0.24 | ||
合计 |
| 50 | 1 |
请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值为 ,的值为 (直接填写结果);
(2)将本次参赛作品获得等级的学生依次用、、表示.若从本次参赛作品获得等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谈谈他们的参赛体会,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抽到学生和概率.
解:(1),,
故答案为:4,0.68;
(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如下: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抽到和的结果有2种,
恰好抽到和的概率为.
25.某中学的一个数学兴趣小组在本校学生中开展主题为“垃圾分类知多少”的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基本了解”、 .“不太了解”四个等级,划分等级后的数据整理成如下表格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等级 | 频数 | 频率 |
非常了解 | 30 | |
比较了解 |
| 0.25 |
基本了解 | 100 | 0.5 |
不太了解 | 20 |
|
合计 | 1 |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 , ;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该校有学生18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这些学生中“不太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人数.
解:(1)被调查的总人数(人,
,
故答案为:200,0.15;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3)(人).
答:估计这些学生中“不太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人数为180人.
26.某校组织全校1400名学生进行了“八礼四仪”掌握情况问卷测试.为了解成绩的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整数.满分为100分),并绘制了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
分组 | 合计 | |||||
频数 | 20 | 48 | 104 | 148 | 400 |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学校将对分数在范围内的学生进行奖励,请你估算出全校获奖学生的人数.
解:(1),
故答案为:80;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3)(人),
答:估计全校获奖学生的人数为518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课时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直方图),5~124,5,,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0.2直方图寒假预习自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