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22页。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 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45)  据《央广新闻》报道,我国西气东输累计供气超过4 92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复杂地形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我国天然气资源东西分布不均体现的区域的基本特性是  (  )                  A.区域整体性 B.区域差异性C.区域开放性 D.区域动态性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的区域特性是 (  )A.区域整体性 B.区域差异性C.区域开放性 D.区域动态性  读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3.图中甲、乙、丙、丁、戊五个区域 (  )A.按照单一指标划分 B.区域间的边界明确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4.图中甲、乙、丙、丁、戊五个区域按照区域性质划分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5.阶段Ⅰ,该地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稠密的水系 黏重的土壤低湿的土地 湿热的气候起伏较大的地形A.①②⑤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③6.从阶段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  )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C.传统工业数量增加,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扩散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  某德国汽车企业同我国长春市“一汽”、上海市“上汽”、广州市“广汽”等汽车企业合作,使这三座城市成为我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这三座城市的汽车配件产业也同时发展了起来。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地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德国汽车企业与我国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汽车的主要原因是              (  )A.都有较好的工业协作条件B.都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C.都有丰厚的资金D.都有悠久的汽车生产历史8.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工业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解决了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B.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C.扩大了市场需求,增加了汽车的出口量D.缩短零配件运输距离,大幅度降低成本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河北、天津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下面两题。9.河北、天津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北京对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相同10.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北京、天津的双核作用B.河北大力发展种植业为北京、天津服务C.将北京、天津的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数据,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B.山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D.广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1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发展钢铁产业有助于降低湖北万元产值能耗B.生产水平落后和生产设备陈旧导致山西万元产值能耗最高C.用水电发展炼铝业可降低广西万元产值能耗D.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施使沪苏万元产值能耗降低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地区(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3.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 易错 )气候多样 地形多样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地质条件的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陕北地区南面窗户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A.通风透气 B.冬季接受更多阳光C.防潮 D.保温15.陕南地区民居注重排水,陕北地区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 D.土壤二、非选择题(4,55)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题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有关专家提出了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皖北区、皖南区和大别山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总体布局。下面甲图为安徽省地理要素示意图,乙图为安徽省四大主体功能区示意图。(1)在甲图中用斜线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2)(2)据甲图判断A地的年降水量取值范围,并简述理由。(2)   (3)根据区域特点,判断乙图四大主体功能区中应该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的功能区,并说明原因。(4)   (4)与其他区域相比,皖北区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4)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在国家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成渝城市群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过大、小城镇规模偏小、体系断层等问题影响了成渝城市群发挥区域优势。与东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即使是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也都不能将较强经济辐射覆盖到周边城市,成渝城市群有必要改善当前的双核心格局,向多中心城市群方向发展,以期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功能互补,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其中虚线为资阳对外联系网络。(1)从单座城市的对外经济关联关系总量看,资阳是地级城市中对外联系最多的城市之一。据图示简述其主要影响因素。(2)   (2)与欧洲西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在汽车产业相互合作中能发挥的主要优势是什么?(2)   (3)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简要分析其主要成因。(5)   (4)成渝城市群欲向多中心城市群方向发展,请根据成渝城市群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5)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浙江乌镇有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的美称。在农耕文明时期,乌镇逐渐成为浙北商业巨镇,形成了农桑繁荣、商贾汇集、文人荟萃的水乡文化。近年来,乌镇通过基础设施整治、遗产保护、古建筑修复、景区建设、资本融入、影视宣传、博会展览等一系列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集景区、度假区、创新发展试验区、高科技产业园于一身的“互联网+”小镇样板,是城乡融合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例。下面分别为乌镇区位图与乌镇景观图。(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农耕文明时期乌镇形成水乡文化的原因。(6)      (2)描述近年来乌镇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4)      (3)说出乌镇对我国其他特色乡镇发展的借鉴意义。(4)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产业结构趋同,指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表现出某种共同倾向性。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取值在01之间。若值为1,明两个区域间产业结构完全一致;若值为0,表明两个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联合国工业组织认为当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9,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存在严重趋同现象。下图示意河南省四城市的城镇体系,下表示意河南省四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地区全省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全省1.000 0郑州0.985 31.000 0洛阳0.996 20.996 41.000 0新乡0.999 60.982 80.994 71.000 0焦作0.980 20.960 60.973 80.985 11.000 0(1)中原城市群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城市和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安徽省部分临近河南省的城市。指出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4)       (2)说明河南省四城市产业趋同程度及主要原因。(3)       (3)分析产业趋同对河南省四城市的危害。(4)       (4)请为疏解河南省四城市产业趋同提出合理建议。(4)   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B 我国天然气资源东西分布不均体现了能源资源在我国分布的均衡性,即区域差异性,故选B2.C 西气东输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区域开放性,故选C3.D 自然带是由气候、植被、土壤等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区域,是按多重指标划分的区域,AC错误;其边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B错误;各个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正确。故选D4.A 自然带是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属于自然区域,故选A5.D 区域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总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早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水系、土壤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沿河分布了大片湿地,土质黏重,这些成为当时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①②③正确,⑤错误。该地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对种植业发展有利,④错误。故选D6.D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阶段到阶段Ⅲ,传统工业数量减少,且东北方向是河流的下游,AC错误;阶段最突出的变化是在江北方向出现了新兴电子工业且向西延伸,B错误、D正确。故选D7.A 德国汽车企业与我国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企业合作,主要是因为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汽车业都有一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较好的工业协作条件,A正确;我国汽车业发展水平较低,汽车生产历史并不悠久, D错误;汽车产业并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海等地的劳动力也并不廉价,B错误。相比德国汽车产业,我国的汽车产业资金并不丰厚,C错误。故选A8.D 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可以就近供应汽车生产企业,缩短零配件运输距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D正确。汽车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并不能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只能缓解部分地区的就业压力,A错误;汽车配件产业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其迅速发展并不能培养大量的熟练工人,B错误;市场影响了装配业的发展,并不是装配业扩大了市场需求,同时汽车的出口量受汽车质量、品牌等众多因素影响,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并不能增加汽车的出口量,C错误。故选D9.B 由图可以看出,河北、天津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中天津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最大,但天津距离北京不是最近的,即北京的对外辐射不与距离呈正相关,C错误;河北各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D错误;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A错误;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B正确。10.A 将北京、天津的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也会影响到北京、天津地区,不可取,C错误;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D错误;区域竞争互补,发挥北京、天津的双核作用,北京、天津形成京津冀城市区域发展的双引擎,A正确;河北应注重接收北京、天津的产业转移,与北京、天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B错误。故选A11.C 据图所示,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从Y轴看,上海高于湖北,说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A错误。从Y轴看,广西低于全国,说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D错误。从X轴看,山西低于江苏,说明山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错误。从X轴看,湖北高于全国,说明湖北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C正确。故选C12.D 根据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可知,湖北万元产值能耗为0.91吨标准煤/万元,故湖北万元产值能耗较高,应优化产业结构以降低能耗,而不是发展钢铁产业这样的高耗能产业,A错误。山西万元产值能耗最高,1.76吨标准煤/万元,是因为山西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耗量大,主要是重化工业,B错误。广西万元产值能耗较低,0.8吨标准煤/万元,但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承接炼铝业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C错误。上海和江苏万元产值能耗最低,是由于其进行产业转移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D正确。故选D13.B “石头房、竹木房”主要是各地就地取材建设,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的建设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吊脚楼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建在平坦之地。易错提示   对陕西省的内部差异认识不清,不能根据陕南、陕北地区的气候与地形特征判断影响当地传统民居建造的因素,是本题的易错原因。 14.B 陕北地区南面窗户较大的主要目的是冬季接受更多阳光。15.C 陕南地区民居注重排水,说明当地降水较多;陕北地区民居注重雨水收集,说明当地水资源短缺。两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降水差异大,故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二、非选择题16.答案 (1)画图略(淮河以北地区)(2)取值范围:1 400~1 600毫米。理由:位于河流源地的山区,多地形雨。(3)大别山区和皖南区。位于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海拔高,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4)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大。解析 (1)南北方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2)A地的年降水量需要根据整体降水的分布来判断。原因主要从A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3)要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山区、河流源地)来判断。(4)皖北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大。17.答案 (1)地理位置(位于城市群中心附近);交通(铁路沿线)(2)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3)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发达;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中得到了优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高。成渝城市群在接受产业转移过程中缺少战略合作,竞争不断升级强化,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4)构建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并以核心城市为区域中心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合理规划,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完善区域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 (1)对外经济关联的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资阳位于城市群中心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这是资阳成为地级城市中对外联系最多的城市之一的主要影响因素。(2)与欧洲西部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和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是其在汽车产业相互合作中能发挥的主要优势。(3)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条件及技术水平均优于成渝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东部沿海地区海陆交通发达;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中得到了优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高。成渝城市群在接受产业转移过程中缺少战略合作,竞争不断升级强化,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4)针对成渝城市群的现状问题提出策略。针对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过大问题,可以构建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并以核心城市为区域中心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小城镇规模偏小、体系断层问题,可以合理规划,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针对成渝城市群还未实现城市之间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完善区域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8.答案 (1)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种植业发达,农产品丰富;稠密的水网形成了便利的水上交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繁荣,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2)原以农业为主,随后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小镇知名度;吸引了互联网信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3)加强区域历史文化的挖掘,发展旅游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交通,加强对外联系,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在产业链的分工和合作中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解析 (1)结合材料分析,乌镇水乡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发达的农业,其发展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乌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种植业发达,农产品丰富。稠密的水网形成了便利的水上交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繁荣,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碰撞。(2)结合材料分析,早期乌镇以农业为主,近年来,乌镇通过基础设施整治、遗产保护、古建筑修复、景区建设、资本融入、影视宣传、博会展览等一系列方式,发展了旅游业和服务业,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小镇知名度;进一步吸引了互联网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科技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3)结合乌镇的发展过程分析,特色乡镇的发展需要加强区域历史文化的挖掘,发展旅游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交通,加强对外联系;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在产业链的分工和合作中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19.答案 (1)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对区域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显著,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2)程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9,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原因:四城市地理位置相邻,自然环境相似,特别是资源种类相似;郑州市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市产生了产业的溢出效应,加剧了周边城市的产业趋同。(3)不利于充分发挥各地优势,造成资源浪费;各地有限的资源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恶性竞争;造成了地区间的市场分割,难以形成区域统一的市场体系;长期来看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4)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区域间通达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产业合理分工,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积极承接我国沿海地区和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立足自身的优势,在高新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创新与合作。解析 (1)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与郑州市的省会地位及地理位置优势有关。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有多条重要运输干线从郑州经过,郑州市是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作为省会及区域核心城市,郑州市经济发达,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显著,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2)从表格看,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四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9,说明四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结合图示可知,四城市均处于黄河沿岸,地理位置相邻,自然环境相似,区域的资源种类也相似;而郑州市作为核心城市,其对周边地市产生了产业溢出效应,加剧了周边城市的产业趋同。(3)产业趋同也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个性发展,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形成恶性竞争;产业趋同难以形成个性发展,不利于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很难形成区域统一的市场体系;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4)疏解河南省四城市产业趋同首先要为差异性发展提供便利,要从区域大环境及各城市的自身优势深入分析,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间通达度,为区域合作、发展提供条件等;要从四城市的实际出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产业合理分工,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积极承接我国沿海地区和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立足自身的优势,在高新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创新与合作。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