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认识区域章末总结学案
展开章末总结
体系构建
素养提升
区域认知——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
1.三大自然区的形成
2.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区域差异及成因
3.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4.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项目 | 东部季风区 | 西北干旱区 | 青藏高寒区 |
农业 活动 | 平原地区几乎全被开垦,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 | 草原和荒漠草原发展畜牧业,有水源灌溉处形成灌溉农业 |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和种植业 |
交通 |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四通八达 | 山地、高原地形崎岖,山高坡陡,交通线路稀疏,山区道路常受洪水和泥石流破坏 | |
经济 和文化 | 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和文化发达 | 信息闭塞,经济和文化发展落后 |
素养专练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项目 | 东部季风区 | 西北干旱区 | 青藏高寒区 |
地势 | 海拔较低,属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属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 海拔很高,属地势第一级阶梯 |
气候 |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 |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燥,日温差、年温差大,多大风天气 | 高寒气候,气温低,日辐射强,风力大 |
水文 | 多为外流河(湖),地表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 多为内流河(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内、外流区兼具,湖泊众多,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
植被 |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 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 高寒荒漠、高山草甸和灌丛,森林集中于东部和南部边缘的山谷地区 |
土壤 | 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 | 原始土壤 |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 ① | ② | 海拔 |
1.表格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内容分别为( )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答案: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纬度跨度大,区域内部主要差异体现为南北差异,主导因素是热量;我国西北干旱区东西跨度大,区域内部主要差异体现为东西差异,主导因素是水分。
2.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C.热带气旋的形成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3.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有(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土壤肥沃 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③④
答案: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多河流,灌溉水源充足;西北干旱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4.按照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可以把我国划分为若干自然区域。读我国自然区域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 两区域大致以 为界, 、 两区域大致以 为界。
(2) 、 、 、 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
(3)制约 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4)就耕地类型而言, 区域以 为主, 区域以 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5)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 区域以 为主, 区域以 为主, 区域以为主, 区域以 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1)秦岭—淮河线; 贺兰山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多旱涝灾害
(3)热量; 河谷地区
(4)水田; 旱地; 水分
(5)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玉米); 青稞; 热量
解析:(1)试题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