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0页。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的是( )A.∠1=∠2 B.∠1=∠5 C.∠2=∠4 D.∠3=∠52、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3、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三角形内角和为180°4、如图,直线被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与是同旁内角;②与是内错角;③与是同位角;④与是内错角.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28°,则∠2=( )A.62° B.58° C.52° D.48°6、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是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设计的(如图).下面四个图案中,可以通过平移图案得到的是( )A. B. C. D.7、如图,点O在直线BD上,已知,,则的度数为( ).A.20° B.70° C.80° D.90°8、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若,则等于( )A.40° B.60° C.70° D.80°9、如图,下列给定的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A. B. C. D.10、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BE,且∠D=∠B,④ADBE,且∠DCE=∠D,其中能推出ABDC的条件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10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________.如图,因为a∥b,(已知)所以∠1=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_________.如图,因为a∥b (已知) ,所以∠1=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3、在数学课上,王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如图,需要在A,B两地和公路l之间修地下管道,请你设计一种最节省材料的修建方案.小李同学的作法如下:①连接AB;②过点A作AC⊥直线l于点C;则折线段B﹣A﹣C为所求.王老师说:小李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请回答:该方案最节省材料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和______.4、如图,平分,,,则__.5、如图在△ABC中,AB=AC=5,S△ABC=10,AD是△ABC的中线,F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的动点,则CF+EF的最小值为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补全下列推理过程:如图,,,,试说明.解:,(已知),(垂直的定义).( ). ( ).(已知), (等量代换).( ).2、如图,ABCD,,,试说明:BCDE.请补充说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理由.解:∵ABCD(已知), ,又(已知), , , ,BCDE .3、如图,已知∠ADC=∠ABC,DE、BF分别平分∠ADC和∠ABC,且DE∥BF,那么AB与DC平行吗?为什么?4、已知:如图,,.求证:.5、如图,已知∠A=120°,∠FEC=120°,∠1=∠2,试说明∠FDG=∠EFD.请补全证明过程,即在下列括号内填上结论或理由.解:∵∠A=120°,∠FEC=120°(已知),∴∠A= ( ).∴AB∥ ( ).又∵∠1=∠2(已知),∴AB∥CD ( ).∴EF∥ ( ).∴∠FDG=∠EFD ( ).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A、根据∠1=∠2不能判断直线l1∥l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1=∠5不能判断直线l1∥l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知,由∠2=∠4能判断直线l1∥l2,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3=∠5不能判断直线l1∥l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B【解析】【分析】对顶角: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根据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只有(3)中的∠1与∠2是对顶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理解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直接进行判断.【详解】解: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是假命题,符合题意;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D、三角形内角和为,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假命题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4、D【解析】【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可直接得到答案.【详解】解:①与是同旁内角,说法正确;②与是内错角,说法正确;③与是同位角,说法正确;④与是内错角,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同位角的边构成“F” 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5、A【解析】【分析】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解答.【详解】解: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选项图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熟记平移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垂直的定义结合互余得出答案.【详解】解:∵点O在直线DB上, OC⊥OA, ∴∠AOC=90°,∵∠1=20°,∴∠BOC=90°−20°=7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以及互余,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8、A【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1的度数.【详解】解:由对顶角相等,得∠1=∠2,又∠1+∠2=80°,∴∠1=4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是解决此题关键.9、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选项:当∠1=∠A时,可知是DE和AC被AB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可得到DE∥AC,而不是AB∥DF,故符合题意;B选项:当∠A=∠3时,可知是AB、DF被AC所截得到的同位角,可得AB∥DF,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当∠1=∠4时,可知是AB、DF被DE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可得AB∥DF,故不符合题意;D选项:当∠2+∠A=180°时,是一对同旁内角,可得AB∥DF;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平行线的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个判断即可.【详解】①∠1=∠2,②∠3=∠4,③ADBE, ∠D=∠B,④∠DCE=∠D,能推出ABDC的条件为②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 相等 ∠2【解析】略2、 相等 ∠2【解析】略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可知:该方案最节省材料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熟知二者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BC//DE【解析】【分析】由平分,可得,再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结论.【详解】解:平分,,∴=2=110°,,∴∠C+∠CDE=70°+110°=18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5、4【解析】【分析】作E关于AD的对称点M,连接CM交AD于F,连接EF,过C作CN⊥AB于N,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CN,根据对称性质求出CF+EF=CM,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F+EF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方法一:作E关于AD的对称点M,连接CM交AD于F,连接EF,过C作CN⊥AB于N,∵S△ABC=×AB×CN,∴CN=4,∵E关于AD的对称点M,∴EF=FM,∴CF+EF=CF+FM=CM,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M≥CN,即CF+EF≥4,即CF+EF的最小值是4.方法二:∵AB=AC,AD是△ABC的中线,∴AD⊥BC,∴点C与点B关于AD对称,过B作BE⊥AC于E,交AD于F,连接CF,则此时,CF+EF的值最小,且最小值为BE,∵S△ABC=•AC•BE=10,∴BE=4,∴CF+EF的最小值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以及对称轴作图,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取E或C对称点连接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读懂推理过程中每一步的推理依据即可完成解答.【详解】,(已知),(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直的定义等知识,关键是读懂推理过程,明确每一步的根据.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5;等量代换;已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即可补充说理过程.【详解】解:(已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已知),(等量代换), (已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5;等量代换;已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3、AB∥DC,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DEA=∠FBA,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推出∠CDE=∠FBA,等量代换得到∠CDE=∠DEA,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详解】解:AB∥DC,理由如下:∵DE∥BF,∴∠DEA=∠FBA,∵∠ADC=∠ABC,DE、BF分别平分∠ADC和∠ABC,∴∠CDE=∠CDA=∠CBA=∠FBA=∠DEA,∴AB∥D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推出∠CDE=∠DEA是解此题的关键.4、见解析【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到∠1=∠A,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解.【详解】证明:,,,.【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5、∠FEC;等量代换;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由已知得AB∥EF、AB∥CD,可推出EF∥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结论【详解】解:∵∠A=120°,∠FEC=120°(已知),∴∠A=∠FEC(等量代换),∴AB∥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FDG=∠E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FEC;等量代换;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学会分析,正确的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如图,,交于点,,,则的度数是,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下列各图中,和是对顶角的是,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