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2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学案
展开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分类
1.观察下面几个物体的运动,分析物体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是平衡状态的有(1)(2)(3)(4)。
(1)物体m置于木板上,缓缓抬高木板的过程中,物体相对于木板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2)固定球的时候把A端的绳子缠紧的过程。
(3)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
2.分类原则:物体所受外力是否变化。
3.静态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大小、方向均不发生变化。如(3)(4)中的物体。
4.动态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外力大小或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如(1)(2)中的物体。
知识点一 静态平衡
1.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对于由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构成的系统,应明确所选研究对象是系统整体还是系统中的某一个物体(整体法或隔离法)。
(2)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
(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进行处理。对三力平衡问题,一般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对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一般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分解。
(4)建立平衡方程。对于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用正交分解法列出方程组。
(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答案。
2.静态平衡的求解方法:
(1)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3)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4)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情境:粮食站的履带车
讨论:粮食站的履带车载着粮食匀速运动阶段,粮食的受力情况是否平衡?
提示:由于粮食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所以受力平衡。
【典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用三根轻质细绳OA、OB和OC悬挂,其中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θ<45°),重力加速度为g。则OA绳中拉力大小为( )
A.mg B.mg sin θ C.mg cos θ D.mg tan θ
【解析】选D。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T1=mg tan θ,故OA绳中拉力大小为mg tan θ。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如图所示为汽车千斤顶的示意图,千斤顶主要由轻杆OA、OB及平台组成,若作用在汽车千斤顶平台处的压力为F,不考虑平台的重力,则OA杆受到力的大小是( )
A.F tan θ B. C.F sin θ D.
【解析】选B。根据题意,对千斤顶O点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F1=。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加固训练】
如图所示,重力为40 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斜面平行,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时,弹簧秤示数为( )
A.20 N B.35 N
C.40 N D.80 N
【解析】选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三力平衡,拉力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故:F=G sin 30°=40×0.5 N=20 N,故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为( )
A.cos θ+μsin θ B.cosθ-μsin θ
C.1+μtan θ D.1-μtan θ
【解析】选B。F1作用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根据平衡条件得
F1=mg sin θ+μFN,FN=mg cos θ
解得:F1=mg sin θ+μmg cos θ
F2作用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根据平衡条件得F2cos θ=mg sin θ+μFN′,
FN′=mg cos θ+F2sin θ
解得:F2=,
所以=cos θ-μsin θ,故选B。
知识点二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1)解析法:
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2)图解法:
①适用情况:一般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且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
②一般步骤:a.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三个力的大小、方向放在同一个三角形中。b.明确大小、方向不变的力,方向不变的力及方向变化的力的方向如何变化,画示意图。
③注意:由图解可知,当大小、方向都可变的分力(设为F1)与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的分力垂直时,F1有最小值。
情境:
一盏电灯重为G,悬于天花板上的A点,在电线O处系一细线OB,使电线OA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β=30°,如图所示。
讨论:现保持β角不变,缓慢调整OB方向至OB线上拉力最小为止,此时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等于多少?最小拉力是多少?
提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因为缓慢调整OB的方向,所以认为合力一直为零。
【典例】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上表面光滑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D。如图所示,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mg、支持力FN、拉力FT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FN方向不变,斜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拉力F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当FT⊥FN时,细绳的拉力FT最小,由图可知,随β的减小,斜面的支持力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动态平衡问题的常见解题思路:适用于三力平衡问题
(1)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F1方向不变大小变,则用三角形法(或图解法)处理问题,另一个力F2有最小值的条件为F1⊥F2。
(2)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则用画图法处理问题。
(3)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变,则采用相似三角形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要寻找一个力的三角形和一个边的三角形,根据对应边比例相等求解。
1.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绳子绕过滑轮组A、B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滑轮与绳子的重力及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
B.地面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C.人对绳的拉力越来越大
D.动滑轮A对绳子的压力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选C。
对结点受力分析,如图,由于同一根绳子,故F1=F2,设F1与F2夹角为θ,则有:F1=F2=×,在重物被吊起的过程中,θ变大,所以F1、F2同时变大;二者的合力F合=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动滑轮A对绳子的压力为mg,不变,以人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可知,支持力N=mg-F2,F2变大则支持力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越来越小。综上所述,C正确。
2.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个小球,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轻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缓慢偏移时,小球仍保持静止状态,则轻绳上的拉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D。
如图所示,对小球受力分析知: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且拉力T和支持力N的合力和重力G相平衡,即拉力T和支持力的合力保持不变,因为支持力始终是与斜面垂直的,所以支持力的方向不变。根据几何知识,点到线的垂线段最短,当拉力T的方向和支持力的方向相垂直时,拉力T取得最小值,所以当轻绳由水平方向向上缓慢偏移时,拉力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B、C错,选项D正确。
【加固训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拴在墙上P点,开始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现将P点沿着墙向下移动,则弹簧的最短伸长量为( )
A. B. C. D.
【解析】选A。
选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当P点向下移动时,弹簧的拉力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弹簧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垂直时,弹簧的拉力最小,此时:F=mg sin 30°=0.5mg,
所以弹簧最小的伸长量:Δx==,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拓展例题】考查内容: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平衡物体的受力
【典例】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劈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的斜面光滑且与水平面成θ=30°角;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放在斜面上,小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30°,试求绳子对小球拉力FT的大小和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f的大小。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由小球的平衡条件可知:FTcosθ-mg sin θ=0,解得:FT=mg
以劈和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作出整体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根据小球平衡条件有:
FTsinθ-Ff=0,解得:Ff=mg
答案:mg mg
1.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F1 B.F1
C.2F1 D.无法确定
【解析】选B。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F1与另外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等大反向,这是解本题的巧妙之处。如图所示,当F1转过90°时,F′没变化,其大小仍等于F1,而F1沿顺时针转过90°时,如图所示,此时的总的合力F==F1,故选B。
2.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则F推物块后与推物块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B.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
C.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
D.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
【解析】选A。没有推力时,物块静止不动,受力平衡,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设斜面的倾角为θ,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N=mg cos θ,在沿着斜面方向有:f=mg sin θ;推力F作用后,根据平衡条件得:在垂直斜面方向上,N′=mg cos θ+F sin θ,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在沿着斜面方向有f′=mg sin θ-F cos θ,当mg sin θ>F cos θ时,摩擦力变小,当mg sin θ<F cos θ时,摩擦力方向变化,若F cos θ>2mg sin θ,则静摩擦力反向增大,故A正确。
3.在卫生大扫除中某同学用拖把拖地时沿推杆方向对拖把施加推力F,如图所示,此时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拖把沿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增大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拖把仍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变小
B.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FN不变
C.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小
D.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大
【解析】选D。设拖把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拖把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上:F sin θ+mg=FN,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μFN,增大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FN增大,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Ff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加固训练】
如图所示,BOB1是橡皮绳,∠BOB1=120°,O点悬挂的重物重为G,O点为圆心,B、B1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弧上,现将B、B1沿该圆弧同时分别移到非常靠近A点,若要使结点O位置仍在圆心,则重物的重力应取( )
A.G B. C. D.2G
【解析】选D。当∠BOB1=120°时,由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知,橡皮绳的弹力大小为G,将B、B1移到非常靠近A点,但仍使结点O的位置在圆心处,此时每根橡皮绳的弹力大小为G,而橡皮绳弹力总的大小为2G,由平衡条件知,悬挂重物的重力应为2G,D正确。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加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1 力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力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加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