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必修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
展开知识点一 瞬时加速度问题
1.瞬时加速度问题: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所以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2.解决瞬时加速度问题的两点注意:
(1)刚性绳(或接触面)模型:这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恢复形变几乎不需要时间,故认为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
(2)弹簧(或橡皮绳)模型: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恢复形变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
【典例】如图,A、B、C三个小球质量均为m,A、B之间用一根没有弹性的轻质细线连在一起,B、C之间用轻弹簧拴接,整个系统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并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上面的细线剪断,使A的上端失去拉力,则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B、C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
A.1.5g,1.5g,0 B.g,2g,0
C.g,g,g D.g,g,0
【解析】选A。剪断细线前,由平衡条件可知,A上端的细线的拉力为3mg,A、B之间细线的拉力为2mg,轻弹簧的拉力为mg。在剪断细线的瞬间,轻弹簧中拉力不变,小球C所受合力为0,所以C的加速度为0;A、B小球被细线拴在一起,整体受到二者重力和轻弹簧向下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mg=2ma,解得a=1.5g,选项A正确。
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质弹簧上面。质量为1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
A.0 B.50 N C.10 N D.8 N
【解析】选D。剪断细线前,A、B间无压力,则弹簧的弹力F=mAg=40 N,剪断细线的瞬间,对整体分析,整体加速度:a= eq \f((mA+mB)g-F,mA+mB) = eq \f((4+1)×10-40,4+1) m/s2=2 m/s2,对B隔离分析,mBg-N=mBa,解得:N=mBg-mBa=(10-1×2) N=8 N。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加固训练】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之间用水平轻杆连接,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作用在B上,使A和B一起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 )
A.a1=a2=0 B.a1=a;a2=0
C.a1=0;a2=a D.a1=a;a2= eq \f(m1,m2) a
【解析】选A。撤去拉力瞬间,轻杆的弹力发生突变,即变为0,此时每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二者的加速度都为零,所以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左侧竖直墙上,另一端连着A小球,同时水平细线一端连着A球,另一端固定在右侧竖直墙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A、B两小球分别连在另一根竖直弹簧两端。开始时AB两球都静止不动,A、B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水平细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aA=aB=g B.aA=2g,aB=0
C.aA= eq \r(3) g,aB=0 D.aA=2 eq \r(3) g,aB=0
【解析】选D。设两个小球的质量都为m,以AB球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得:细线拉力T=2mg tan 60°=2 eq \r(3) mg,剪断细线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A球受到的合力与原来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A= eq \f(2\r(3)mg,m) =2 eq \r(3) g,B球的受力情况不变,则加速度仍为0,故D正确,A、B、C错误。
知识点二 板块模型问题
1.问题的特点:
滑块—木板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2.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
(1)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木板的位移x1和滑块的位移x2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L。
即x2-x1=L。
(2)若滑块和木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大小x1和木板的位移大小x2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L。
即x1+x2=L。
3.解题方法:
(1)对各物体受力分析。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
(3)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
【典例】长方体形状木板A的长度L=4 m,质量8 kg,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右端放置有一质量为mB=4 kg的小铁块B(可看成质点),B与A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起,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40 N持续地作用在A上,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不计空气阻力,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其滑动摩擦力,求:
(1)B在A上表面运动过程中A、B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B在A上表面运动多长时间后离开A?
(3)A在运动前3 s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为多少?
【解析】(1)对A:F-μmBg=mAaA,
解得:aA=4 m/s2,
对B:μmBg=mBaB,
解得:aB=2 m/s2。
(2)设经过t1时间B从A右端运动到左端,由运动学公式有:
对A:xA= eq \f(1,2) aAt eq \\al(\s\up1(2),\s\d1(1)) ,
对B:xB= eq \f(1,2) aBt eq \\al(\s\up1(2),\s\d1(1)) ,
而xA-xB=L,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t1=2 s。
(3)在t1=2 s时间内A的位移为:xA= eq \f(1,2) aAt eq \\al(\s\up1(2),\s\d1(1)) =8 m,
B从A左端离开A时,A的速度为:vA=aAt1=8 m/s,
B离开A后A运动时间为:t2=t-t1=1 s,
设A继续运动的加速度为a′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A,解得:a′A=5 m/s2,
在t2时间内A运动的位移为:x′A=vAt2+ eq \f(1,2) a′At eq \\al(\s\up1(2),\s\d1(2)) =10.5 m,则A在运动的前3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s=xA+x′A=18.5 m。
答案:(1)4 m/s2 2 m/s2 (2)2 s (3) 18.5 m
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M=4.0 kg的木板的右端,木板长L=2.5 m。开始木板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及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40 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与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B.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5.6 m/s2
C.物块的最大速度大小为4.0 m/s
D.物块到达木板左端时木板前进的位移大小为3.5 m
【解析】选D。物块与木板恰好相对滑动时,物块的加速度:a临= eq \f(μmg,m) =μg=2 m/s2,拉力的临界值:F临-μ(M+m)g=(M+m)a临 ,解得F临=20 N
【加固训练】
1.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μmg B. eq \f(mF,M+m)
C.μ(M+m)g D. eq \f(MF,M+m)
【解析】选B。以小车和木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 eq \f(F,M+m) ,以木块为研究对象,摩擦力f=ma= eq \f(mF,M+m) 。故B正确。
2.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P、Q,在木板的左端各有一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a和b,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a和b分别施加水平恒力F1和F2,使它们向右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P、Q的速度分别为v1、v2,物块a、b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s1、s2。已知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F1=F2、m1>m2,则v1>v2、s1=s2
B.若F1=F2、m1<m2,则v1>v2、s1=s2
C.若F1>F2、m1=m2,则v1
由题很容易得到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相等的,因此a、b加速度相同,我们设a、b加速度大小为a同,
对于P、Q,滑动摩擦力即为它们的合力,设P(m1)的加速度大小为a1,Q(m2)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1= eq \f(μmg,m1) ,a2= eq \f(μmg,m2) ,其中m为物块a或b的质量。设板的长度为L,它们向右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
a与P的相对位移为:L= eq \f(1,2) a同t eq \\al(\s\up1(2),\s\d1(1)) - eq \f(1,2) a1t eq \\al(\s\up1(2),\s\d1(1)) ,
b与Q的相对位移为:L= eq \f(1,2) a同t eq \\al(\s\up1(2),\s\d1(2)) - eq \f(1,2) a2t eq \\al(\s\up1(2),\s\d1(2)) ,
若m1>m2,则a1<a2,
所以得:t1<t2
P的速度为:v1=a1t1,Q的速度为:v2=a2t2,
物块a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1= eq \f(1,2) a同t eq \\al(\s\up1(2),\s\d1(1)) ,
物块b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2= eq \f(1,2) a同t eq \\al(\s\up1(2),\s\d1(2)) ,
则v1<v2,s1<s2,故A错误,同理得B错误。
若F1>F2、m1=m2,根据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
则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即aa>ab,
由于m1=m2,所以P、Q加速度相同,设P、Q加速度为aPQ。它们向右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a与P的相对位移为:
L= eq \f(1,2) aat eq \\al(\s\up1(2),\s\d1(1)) - eq \f(1,2) aPQt eq \\al(\s\up1(2),\s\d1(1)) ,b与Q的相对位移为:
L= eq \f(1,2) abt eq \\al(\s\up1(2),\s\d1(2)) - eq \f(1,2) aPQt eq \\al(\s\up1(2),\s\d1(2)) ,
由于aa>ab,
所以得:t1<t2,
则v1<v2,s1<s2,故C正确。
根据C选项分析得:
若F1<F2、m1=m2,aa<ab,
则v1>v2、s1>s2,D错误。
故C正确,A、B、D错误。
1.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2、4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a1=a2=a3=a4=0
B.a1=a2=a3=a4=g
C.a1=a2=g,a3=0,a4= eq \f(m+M,M) g
D.a1=g,a2= eq \f(m+M,M) g,a3=0,a4= eq \f(m+M,M) g
【解析】选C。在抽出木板的瞬间,物块1、2与刚性轻杆接触处的形变立即消失,受到的合力均等于各自重力,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1=a2=g;而物块3、4间的轻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改变,此时弹簧对3向上的弹力大小和对物块4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mg,因此物块3满足mg=F,a3=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4满足F+Mg=Ma4,解得a4= eq \f(m+M,M) g,所以C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细线A和轻弹簧B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其中细线A水平,左端固定于竖直墙壁,轻弹簧B上端固定于天花板,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已知轻弹簧B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细线A拉力的大小FA为 eq \r(3) mg
B.轻弹簧B拉力的大小FB为mg
C.轻弹簧B的伸长量Δx为 eq \f(2mg,k)
D.突然剪断细线A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a大小为 eq \r(3) g
【解析】选A、C、D。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平衡条件得:tan 60°= eq \f(FA,mg) ,解得细线A中拉力的大小FA= eq \r(3) mg,故A正确;由三角函数关系得cs 60°= eq \f(mg,FB) ,解得FB=2mg,由胡克定律得FB=kΔx,可得Δx= eq \f(2mg,k) ,故B错误、C正确;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则突然剪断细线A的瞬间,仍有FB=2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eq \r(F eq \\al(\s\up1(2),\s\d1(B)) -(mg)2) =ma,解得a= eq \r(3) g,方向水平向右,故D正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物块。物块与木板的接触面是光滑的。从t=0时刻起,给物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a1、a2和v1、v2表示木板、物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下列图像符合运动情况的是( )
【解析】选D。木板一定保持静止,加速度为0,选项A、B错误;物块的加速度a= eq \f(F,m2) ,即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运动的vt图像为倾斜的直线,而木板保持静止,速度一直为0,选项C错误,D正确。
【加固训练】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A。开始运动时F较小,两物体之间为静摩擦力,不会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kt=(m1+m2)a,解得a= eq \f(k,m1+m2) t,在at图像中是一条直线,设m1与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1的最大加速度a1= eq \f(μm2g,m1) ,当F增大到使m2的加速度a2> eq \f(μm2g,m1) 时,两物体开始分离,此时两物体之间为滑动摩擦力,对m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μm2g=m1a1,解得a1= eq \f(μm2g,m1) 为定值,在at图像中是一条平行于水平t轴的直线,对m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kt-μm2g=m2a2,解得a2= eq \f(k,m2) t-μg,由于 eq \f(k,m2) > eq \f(k,m1+m2) ,即分离后在at图像中a2的斜率更大,故B、C、D错,A正确。
4.(2020·广元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M=2 kg的长木板A,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放在木板A的最左端,其质量m=1 kg。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开始时A、B均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B突然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6 m/s,g取10 m/s2。
(1)计算物块B获得速度v0后,开始向右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若物块B恰好不从A的右端滑出,计算木板A的长度L;
(3)在(2)情形下,当物块B运动到木板A的右端时,立即在A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12 N(图中未画出),计算物块B离开木板A时的速度。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B开始向右运动时
μmg=maB
解得aB=2 m/s2
(2)开始运动后,B做匀减速运动,A做匀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B恰好滑到A的右端。设此时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经历的时间为t。
由速度关系有v=aAt=v0-aBt
由位移关系有(v0t- eq \f(1,2) aBt2)- eq \f(1,2) aAt2=L
另有μmg=MaA
联立解得:v=2 m/s,L=6 m
(3)在A上施加拉力F后,A继续向右加速,A的速度将大于B,B受到的摩擦力反向,也改为向右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A有:F-μmg=Ma′A
对B有:μmg=ma′B
联立解得:a′A=5 m/s2,a′B=2 m/s2
由于a′A> a′B,虽然两者都向右加速,但B相对于A向左运动,设经过时间t′,物块B从左端离开A。
由位移关系有:(vt′+ eq \f(1,2) a′At′2)-(vt′+ eq \f(1,2) a′Bt′2)=L
解得t′=2 s
所以B离开A时的速度 v1=v+a′Bt′=6 m/s
答案:(1)2 m/s2 (2)6 m (3)6 m/s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共6页。
2021学年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1 力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1 力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