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定向测评练习题(无超纲)

    2021-2022学年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定向测评练习题(无超纲)第1页
    2021-2022学年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定向测评练习题(无超纲)第2页
    2021-2022学年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定向测评练习题(无超纲)第3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7页。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五章四边形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在中,∠ACB=90°,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 )

    A.20 B.10 C.5 D.2
    2、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厘米,,点E在边AB上,且厘米,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以a厘米/秒的速度由C点向D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若存在a与t的值,使与全等时,则t的值为( )

    A.2 B.2或1.5 C.2.5 D.2.5或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4、下图是文易同学答的试卷,文易同学应得( )

    A.40分 B.60分 C.80分 D.100分
    5、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形成的新四边形是(  )
    A.菱形 B.矩形 C.正方形 D.三角形
    6、下列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菱形ABCD的周长是8cm,∠ABC=60°,那么这个菱形的对角线BD的长是(  )
    A.cm B.2cm C.1cm D.2cm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点C是y轴正半轴上的点,于点C.已知,.点B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

    A.22 B.18 C.14 D.10
    9、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AF为折痕,点B、D折叠后的对应点分别为、,若=10°,则∠EAF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55°
    10、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比______.
    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中线的长度是_____.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F平分∠ABC,交AD于点F,CE平分∠BCD,交AD于点E,AB=6,EF=2,则BC的长为_____.
    4、判断: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________)
    (2)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________)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a,﹣3)与点B(1,b)关于原点对称,则a+b的值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已知长方形ABCO,O为坐标原点,B的坐标为(8,6),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P是线段BC上的动点,设PC=m.

    (1)已知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6上的一点,设D点横坐标为n,则D点纵坐标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为   ,此时若△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D的坐标;
    (2)直线y=2x+b过点(3,0),请问在该直线上,是否存在第一象限的点D使△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些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ABC和△GEF都是等边三角形.

    问题背景:如图1,点E与点C重合且B、C、G三点共线.此时△BFC可以看作是△AGC经过平移、轴对称或旋转得到.请直接写出得到△BFC的过程.
    迁移应用:如图2,点E为AC边上一点(不与点A,C重合),点F为△ABC中线CD上一点,延长GF交BC于点H,求证:.
    联系拓展:如图3,AB=12,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M为线段BD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点F在射线DC上运动(E、F、G三点按顺时针排列).当最小时,则△MDG的面积为_______.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上由点向点出发,速度为每秒;点在边上,同时由点向点运动,速度为每秒.当点运动到点时,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设运动时间为秒.

    (1)当为何值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设四边形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为何值时,四边形的面积是四边形的面积的四分之三?求出此时的度数.
    (4)连接,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DE,过点C作CF⊥DE于点F,且DF=EF.

    (1)求证:AD=CE.
    (2)若CD=5,AC=6,求△AEB的面积.
    5、综合与实践
    (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D、CD上,若∠MBN=45°,则MN,AM,CN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BC∥AD,AB=BC,∠A+∠C=180°,点M、N分别在AD、CD上,若∠MBN=∠ABC,试探索线段MN、AM、C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猜想,并给予证明.
    (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ADC=180°,点M、N分别在DA、CD的延长线上,若∠MBN=∠ABC,试探究线段MN、AM、CN的数量关系为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CD的长.
    【详解】
    解:∵在中,,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D
    【分析】
    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若△BPE≌△CQP,则BP=CQ,BE=CP;若△BPE≌△CPQ,则BP=CP=5厘米,BE=CQ=6厘米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当,即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都是2厘米/秒,若△BPE≌△CQP,则BP=CQ,BE=CP,
    ∵AB=BC=10厘米,AE=4厘米,
    ∴BE=CP=6厘米,
    ∴BP=10-6=4厘米,
    ∴运动时间t=4÷2=2(秒);
    当,即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
    ∴BP≠CQ,
    ∵∠B=∠C=90°,
    ∴要使△BPE与△OQP全等,只要BP=PC=5厘米,CQ=BE=6厘米,即可.
    ∴点P,Q运动的时间t=(秒).
    综上t的值为2.5或2.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同时要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3、A
    【分析】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规律: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根据原理直接作答即可.
    【详解】
    解: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规律,掌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规律: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
    分别根据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1)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1)是正确的;
    (2)根据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可知(2)是正确的;
    (3)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3)是正确的;
    (4)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不一定相等可知(4)是错误的;
    (5)根据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并且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知,矩形的对称中心到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正确的,
    ∴文易同学答对3道题,得60分,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5、B
    【分析】
    先画出图形,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所得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其必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邻边互相垂直得出四边形是矩形.
    【详解】
    解:如图,∵、、、分别是、、、的中点,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又与不一定相等,
    与不一定相等,
    矩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题关键.
    6、C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7、B
    【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得AB=BC=2(cm),OA=OC,OB=OD,AC⊥BD,再证△ABC是等边三角形,得AC=AB=2(cm),则OA=1(cm),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出OB=(cm),即可求解.
    【详解】
    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8cm,
    ∴AB=BC=2(cm),OA=OC,OB=OD,AC⊥BD,
    ∵∠A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2cm,
    ∴OA=1(cm),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OB===(cm),
    ∴BD=2OB=2(cm),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8、B
    【分析】
    首先取AC的中点E,连接BE,OE,OB,可求得OE与BE的长,然后由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得点B到原点的最大距离.
    【详解】
    解:取AC的中点E,连接BE,OE,OB,

    ∵∠AOC=90°,AC=16,
    ∴OE=CEAC=8,
    ∵BC⊥AC,BC=6,
    ∴BE10,
    若点O,E,B不在一条直线上,则OB<OE+BE=18.
    若点O,E,B在一条直线上,则OB=OE+BE=18,
    ∴当O,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O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8.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9、A
    【分析】
    可以设∠EAD′=α,∠FAB′=β,根据折叠可得∠DAF=∠D′AF,∠BAE=∠B′AE,用α,β表示∠DAF=10°+β,∠BAE=10°+α,根据四边形ABCD是矩形,利用∠DAB=90°,列方程10°+β+β+10°+10°+α+α=90°,求出α+β=30°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EAD′=α,∠FAB′=β,
    根据折叠性质可知:
    ∠DAF=∠D′AF,∠BAE=∠B′AE,
    ∵∠B′AD′=10°,
    ∴∠DAF=10°+β,
    ∠BAE=10°+α,

    ∵四边形ABCD是矩形
    ∴∠DAB=90°,
    ∴10°+β+β+10°+10°+α+α=90°,
    ∴α+β=30°,
    ∴∠EAF=∠B′AD′+∠D′AE+∠FAB′,
    =10°+α+β,
    =10°+30°,
    =40°.
    则∠EAF的度数为40°.
    故选:A.
    【点睛】
    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应结合题意,最好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易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
    10、C
    【分析】
    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
    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二、填空题
    1、
    【分析】
    根据公式分别求出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度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正五边形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为,
    ∴正五边形的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比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及外角度数,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5
    【分析】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斜边中线长的2倍,所以求斜边上中线的长求斜边长即可.
    【详解】
    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
    则斜边长==10,
    ∴斜边中线长为×10=5,
    故答案为 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斜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3、10或14或10
    【分析】
    利用BF平分∠ABC, CE平分∠BCD,以及平行关系,分别求出、,通过和是否相交,分两类情况讨论,最后通过边之间的关系,求出的长即可.
    【详解】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BF平分∠ABC, CE平分∠BCD,
    ,,
    ,,
    由等角对等边可知:,,
    情况1:当与相交时,如下图所示:





    情况2:当与不相交时,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10或14.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运用平行关系+角平分线证边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还要注意根据和是否相交,本题分两类情况,如果没考虑仔细,会漏掉一种情况.
    4、× √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2)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5、2
    【分析】
    根据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特点即可完成.
    【详解】
    ∵点A(a,﹣3)与点B(1,b)关于原点对称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的值;掌握这个特征是关键.
    三、解答题
    1、(1)点D(4,14);(2)存在第一象限的点D使△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的坐标或.
    【分析】
    (1)过点D作DE⊥y轴于E,PF⊥y轴于F,设D点横坐标为n,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6上的一点,可得点D(n,2n+6),根据△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EDA=∠FAP,可证△EDA≌△FAP(AAS),可得AE=PF,ED=FA,再证四边形AFPB为矩形,得出点D(n,14),根据点D在直线y=2x+6上,求出n=4即可;
    (2)直线y=2x+b过点(3,0),求出b =-6,设点D(x, 2x-6),分三种情况当∠ADP=90°,AD=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EDA≌△FPD(AAS),再证四边形OCFE为矩形,EF=OC=8,得出DE+DF=x+2x-14=8;当∠APD=90°,AP=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ABP≌△PFD(AAS),得出CF=CB+PF-PB=6+8-(x-8)=22-x=2x-6;当∠PAD=90°,AP=AD,△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四边形AFPB为矩形,得出PF=AB=8,再证△APF≌△DAE(AAS),得出求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1)过点D作DE⊥y轴于E,PF⊥y轴于F,
    设D点横坐标为n,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6上的一点,
    ∴x=n,y=2n+6,
    ∴点D(n,2n+6),
    ∵△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AP,∠DAP=90°,
    ∴∠DAE+∠FAP=180°-∠DAP=90°,
    ∵DE⊥y轴,PF⊥y轴,
    ∴∠DEA=∠AFP=90°,
    ∴∠EDA+∠DAE=90°,
    ∴∠EDA=∠FAP,
    在△EDA和△FAP中,

    ∴△EDA≌△FAP(AAS),
    ∴AE=PF,ED=FA,
    ∵四边形OABC为矩形,B的坐标为(8,6),
    ∴AB=OC=8,OA=BC=6,∠FAB=∠ABP=90°,
    ∵∠AFP=90°,
    ∴四边形AFPB为矩形,
    ∴PF=AB=8,
    ∴EA=FP=8,
    ∴OE=OA+AE=6+8=14,
    ∴点D(n,14),
    ∵点D在直线y=2x+6上,
    ∴14=2n+6,,
    ∴n=4,
    ∴点D(4,14);


    (2)直线y=2x+b过点(3,0),
    ∴0=6+b,
    ∴b =-6,
    ∴直线y=2x-6,
    设点D(x, 2x-6),
    过点D作EF⊥y轴,交y轴于E,交CB延长线于F,
    要使△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ADP=90°,AD=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E+∠FDP=180°-∠ADP=90°,
    ∵DE⊥y轴,PF⊥y轴,
    ∴∠DEA=∠AFP=90°,
    ∴∠EDA+∠DAE=90°,
    ∴∠EAD=∠FDP,
    在△EDA和△FPD中,

    ∴△EDA≌△FPD(AAS),
    ∴AE=DF=2x-6-8=2x-14,ED=FP=x,
    ∵四边形OABC为矩形,AB=OC=8,OA=BC=6,
    ∴∠OCF=90°,
    ∴四边形OCFE为矩形,EF=OC=8,
    ∴DE+DF=x+2x-14=8,
    解得x=,
    ∴,
    ∴点D;


    当∠APD=90°,AP=DP,△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PB+∠DPF=90°,
    过D作DF⊥射线CB于F,
    ∴∠DFP=90°,
    ∵四边形OABC为矩形,
    ∴AB=OC=8,OA=CB=6,∠ABP=90°,
    ∴∠BAP+∠APB=90°,
    ∴∠BAP=∠FPD,
    在△ABP和△PFD中,

    ∴△ABP≌△PFD(AAS),
    ∴BP=FD=x-8,AB=PF=8,
    ∴CF=CB+PF-PB=6+8-(x-8)=22-x=2x-6,
    解得x=,
    ∴,
    ∴点D;


    当∠PAD=90°,AP=AD,△A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AD +∠PAF=90°,
    过D作DE⊥y轴于E,过P作PF⊥y轴于F,
    ∴∠DEA=∠PFA=90°,
    ∴∠FAP+∠FPA=90°,
    ∴∠FPA=∠EAD,
    ∵四边形OABC为矩形,
    ∴AB=OC=8,OA=CB=6,∠ABP=∠BAO=90°,
    ∵∠PFA=90°,
    ∴四边形AFPB为矩形,
    ∴PF=AB=8,
    在△APF和△DAE中,

    ∴△APF≌△DAE(AAS),
    ∴FP=AE=8,AF=DE=6-m,
    ∴OE=OA+AE=6+8=14,
    ∴,
    解得:,
    ∵PC=m≥0,
    ∴AF=6-m≤6<10,
    ∴此种情况不成立;


    综合存在第一象限的点D使△AP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的坐标或.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类讨论思想,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先证,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类讨论思想,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2、(1)以点C为旋转中心将逆时针旋转就得到;(2)见解析;(3).
    【分析】
    (1)只需要利用SAS证明△BCF≌△ACG即可得到答案;
    (2)法一:以为边作,与的延长线交于点K,如图,先证明,然后证明, 得到,则,过点F作FM⊥BC于M,求出,即可推出,则,即:;
    法二:过F作,.先证明△FCN≌△FCM得到CM=CN,利用勾股定理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再证明 得到,则;
    (3)如图3-1所示,连接,GM,AG,先证明△ADE是等边三角形,得到DE=AE,即可证明得到,即点G在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上运动.过G作,则,最小即是最小,故当M、G、P三点共线时,最小;如图3-2所示,过点G作GQ⊥AB于Q,连接DG,求出DM和QG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
    (1)∵△ABC和△GEF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F=CG,∠ACB=∠FCG=60°,
    ∴∠ACB+∠ACF=∠FCG+∠ACF,
    ∴∠FCB=∠GCA,
    ∴△BCF≌△ACG(SAS),
    ∴△BFC可以看作是△AG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度所得;

    (2)法一:
    证明:以为边作,与的延长线交于点K,如图,
    ∵和均为等边三角形,
    ∴,∠GFE=60°,
    ∴,
    ∴∠EFH+∠ACB=180°,
    ∴,
    ∵,
    ∴.
    ∵是等边的中线,
    ∴,
    ∴,

    ∴.
    在与中,

    ∴,
    ∴,
    ∴,
    过点F作FM⊥BC于M,
    ∴KM=CM,
    ∵∠K=30°,

    ∴,
    ∴,
    ∴,即:;

    法二
    证明:过F作,.

    ∴是等边的中线,
    ∴,,
    ∴△FCN≌△FCM(AAS),FC=2FN,
    ∴CM=CN,,
    同法一,.
    在与中,


    ∴,
    ∴;
    (3)如图3-1所示,连接,GM,AG,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CD⊥AB,
    ∴DE∥BC,∠CDA=90°,
    ∴∠ADE=∠ABC=60°,∠AED=∠ACB=60°,
    ∴△ADE是等边三角形,∠FDE=30°,
    ∴DE=AE,
    ∵△GEF是等边三角形,
    ∴EF=EG,∠GEF=60°,
    ∴∠AEG=∠AED+∠DEG=∠FEG+∠DEG=∠FED,

    ∴,即点G在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上运动.
    过G作,则,
    ∴最小即是最小,

    ∴当M、G、P三点共线时,最小
    如图3-2所示,过点G作GQ⊥AB于Q,连接DG,
    ∴QG=PG,
    ∵∠MAP=60°,∠MPA=90°,
    ∴∠AMP=30°,
    ∴AM=2AP,
    ∵D是AB的中点,AB=12,
    ∴AD=BD=6,
    ∵M是BD靠近B点的三等分点,
    ∴MD=4,
    ∴AM=10,
    ∴AP=5,
    又∵∠PAG=30°,
    ∴AG=2GP,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作出辅助线求解.
    3、(1);(2)y=S四边形ABPQ=2t+32(0<t≤8);(3)t=8,;(4)当t=4或 或时,为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分析】
    (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Q=BP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2)先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AE,再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3)利用面积关系求出t,即可求出DQ,进而判断出DQ=PQ,即可得出结论;
    (4)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腰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在平行四边形中,,,
    由运动知,AQ=16−t,BP=2t,
    ∵四边形ABPQ为平行四边形,
    ∴AQ=BP,
    ∴16−t=2t
    ∴t=,
    即:t=s时,四边形ABPQ是平行四边形;
    (2)过点A作AE⊥BC于E,如图,

    在Rt△ABE中,∠B=30°,AB=8,
    ∴AE=4,
    由运动知,BP=2t,DQ=t,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16,
    ∴AQ=16−t,
    ∴y=S四边形ABPQ=(BP+AQ)•AE=(2t+16−t)×4=2t+32(0<t≤8);
    (3)由(2)知,AE=4,
    ∵BC=16,
    ∴S四边形ABCD=16×4=64,
    由(2)知,y=S四边形ABPQ=2t+32(0<t≤8),
    ∵四边形ABPQ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四分之三
    ∴2t+32=×64,
    ∴t=8;
    如图,


    当t=8时,点P和点C重合,DQ=8,
    ∵CD=AB=8,
    ∴DP=DQ,
    ∴∠DQC=∠DPQ,
    ∴∠D=∠B=30°,
    ∴∠DQP=75°;
    (4)①当AB=BP时,BP=8,
    即2t=8,t=4;
    ②当AP=BP时,如图,

    ∵∠B=30°,
    过P作PM垂直于AB,垂足为点M,
    ∴BM=4,,
    解得:BP=,
    ∴2t=,
    ∴t=
    ③当AB=AP时,同(2)的方法得,BP=,
    ∴2t=,
    ∴t=
    所以,当t=4或 或时,△ABP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1)的关键是利用AQ=BP建立方程,解(2)的关键是求出梯形的高,解(3)的关键是求出t,解(4)的关键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4、(1)见解析;(2)39
    【分析】
    (1)首先根据CF⊥DE,DF=EF得出CF为DE的中垂线,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D=CE,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D=AD,即可证明AD=CE;
    (2)由(1)得CD=CE=AB=5,由勾股定理求出BC,然后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
    (1)证明:∵DF=EF
    ∴点F为DE的中点
    又∵CF⊥DE
    ∴CF为DE的中垂线
    ∴CD=CE
    又∵在Rt△ABC中,∠ACB=90°,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CD==AD
    ∴AD=CE
    (2)解:由(1)得CD=CE==5
    ∴AB=10
    ∴在Rt△ABC中,BC==8
    ∴EB=EC+BC=13
    ∴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
    5、(1)MN=AM+CN;(2)MN=AM+CN,理由见解析;(3)MN=CN-AM,理由见解析
    【分析】
    (1)把△ABM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AB边与BC边重合,则AM=CM',BM=BM',∠A=∠BCM',∠ABM=∠M'BC,可得到点M'、C、N三点共线,再由∠MBN=45°,可得∠M'BN=∠MBN,从而证得△NBM≌△NBM',即可求解;
    (2)把△ABM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AB边与BC边重合,则AM=CM',BM=BM',∠A=∠BCM',∠ABM=∠M'BC,由∠A+∠C=180°,可得点M'、C、N三点共线,再由∠MBN=∠ABC,可得到∠M'BN=∠MBN,从而证得△NBM≌△NBM',即可求解;
    (3)在NC上截取C M'=AM,连接B M',由∠ABC+∠ADC=180°,可得∠BAM=∠C,再由AB=BC,可证得△ABM≌△CB M',从而得到AM=C M',BM=B M',∠ABM=∠CB M',进而得到∠MA M'=∠ABC,再由∠MBN=∠ABC,可得∠MBN=∠M'BN,从而得到△NBM≌△NBM',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如图,把△ABM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AB边与BC边重合,则AM=CM',BM=BM',∠A=∠BCM',∠ABM=∠M'BC,

    在正方形ABCD中,∠A=∠BCD=∠ABC=90°,AB=BC ,
    ∴∠BCM'+∠BCD=180°,
    ∴点M'、C、N三点共线,
    ∵∠MBN=45°,
    ∴∠ABM+∠CBN=45°,
    ∴∠M'BN=∠M'BC+∠CBN=∠ABM+∠CBN=45°,
    即∠M'BN=∠MBN,
    ∵BN=BN,
    ∴△NBM≌△NBM',
    ∴MN= M'N,
    ∵M'N= M'C+CN,
    ∴MN= M'C+CN=AM+CN;
    (2)MN=AM+CN;理由如下:
    如图,把△ABM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AB边与BC边重合,则AM=CM',BM=BM',∠A=∠BCM',∠ABM=∠M'BC,

    ∵∠A+∠C=180°,
    ∴∠BCM'+∠BCD=180°,
    ∴点M'、C、N三点共线,
    ∵∠MBN=∠ABC,
    ∴∠ABM+∠CBN=∠ABC=∠MBN,
    ∴∠CBN+∠M'BC =∠MBN,即∠M'BN=∠MBN,
    ∵BN=BN,
    ∴△NBM≌△NBM',
    ∴MN= M'N,
    ∵M'N= M'C+CN,
    ∴MN= M'C+CN=AM+CN;
    (3)MN=CN-AM,理由如下:
    如图,在NC上截取C M'=AM,连接B M',

    ∵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180°,
    ∴∠C+∠BAD=180°,
    ∵∠BAM+∠BAD=180°,
    ∴∠BAM=∠C,
    ∵AB=BC,
    ∴△ABM≌△CB M',
    ∴AM=C M',BM=B M',∠ABM=∠CB M',
    ∴∠MA M'=∠ABC,
    ∵∠MBN=∠ABC,
    ∴∠MBN=∠MA M'=∠M'BN,
    ∵BN=BN,
    ∴△NBM≌△NBM',
    ∴MN= M'N,
    ∵M'N=CN-C M',
    ∴MN=CN-AM.
    故答案是:MN=CN-A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图形的旋转,根据题意做适当辅助线,得到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25页。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四边形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行四边形中,,则的度数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