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课件 66 次下载
- 第11课《核舟记》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课件 64 次下载
- 第12课《诗经》两首之《蒹葭》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课件 47 次下载
-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教学设计+作文点评 课件 39 次下载
-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课件 49 次下载
第12课《诗经》两首 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展开12 《诗经》二首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理解诗的内容。
2.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3.反复诵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的内涵。
难点: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析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关雎》
(一)导入
一提到古诗,我们马上会想到唐诗。诗歌发展到了唐代,达到了顶峰,诗人数以千计、诗歌浩如烟海,汇成了诗的洪流。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形成唐诗这巨大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唐代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唐诗的源头也就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距离现在又有多远呢?最古老的诗歌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要解开这些谜团,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古代诗歌源头的旅行吧。
(二)了解《诗经》基本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解决字音。
关雎jū 窈窕yǎo tiǎo 参差cēn 寤寐wù mèi 芼mào
2.听录音朗读,把握节奏和情感。
明确:《关雎》是四言诗,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应该是两字一顿。
3.学生齐读,在朗读中感知内容。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四)再读诗文,想象画面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象故事中的一幅幅画面。
例如:(1)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几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在湛蓝的天空下,清澈的河流边,芳草如茵的河中绿洲上,成双成对的雎鸠鸟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一位美丽可人的女子,在河边劳动,他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谦谦君子的心!
(2)我在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身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坐着小船上,他挽起双袖,露出纤纤玉手,在水中采摘荇菜,她的头发像黑瀑布一样又黑又亮。她的笑容像三月桃花一样美丽粲然,好一副美丽清新的少女采荇图。
(3)我在读“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时候,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漆黑的天空之上,窗外的夜色是这样的柔和,屋内人的思念却是如此的深沉,彩荇少女的美好身影让床上的人儿在明亮的月夜中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4)我在读“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两句诗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男子想尽一切办法讨心上人的欢心,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抱得美人归!
2.雎鸠和鸣、少女采荇、君子寤寐思服、君子淑女琴瑟和谐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画面,同桌互读,看能否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五)研读诗文,探究品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没有。用雎鸠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引出下文对爱情的描写。
2.用雎鸠鸟来引入男女爱情的描写,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兴。
3.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看,说说先言什么,后兴什么。
明确:例如:以雎鸠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
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
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等
4.“兴”经常和“比”结合使用,在“兴”的同时,又有“比”。所谓“比”,简单的说,就是比喻。我们刚才分析“兴”时,同时就有“比”。说说哪些语句采用了“比”的手法。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难求。
5.诗歌用起兴的手法,反复咏唱,适宜流传。大家发现没有,《关雎》中很多字词相同、句子反复?这是什么手法你知道吗?
明确:准确的说是“重章叠句”,这种手法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深远。“重章叠句”使诗篇回旋跌宕,造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诗歌的形象,取得情味深长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
(六)拓展诗文,延伸阅读
齐读下面这首诗,思考:这首诗继承了《诗经》哪种表现手法?
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明确:比兴。
红 烛
闻一多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红烛啊!……
明确:重章叠句
(七)吟唱诗文,总结升华
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美唱。下面请同学们和着音乐,一起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
【作业布置】
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蒹葭》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听着优美的歌声,我们脑海中仿佛浮现出苍茫的芦苇、美丽的伊人、执着的追求者……这么有画面感的歌曲,它的歌词就是《诗经》中优秀的诗篇《蒹葭》演化而来,变化之后都如此优美,那么本尊又有多美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二)初读诗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解决字词。
蒹葭jiān jiā 溯sù 晞xī 湄méi 跻jī 涘sì 沚zhǐ
2.听朗读录音,把握节奏和情感。
3.学生齐读,在朗读中感知内容。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介的语言概括。
明确:这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
(三)再读诗文,想象画面
1.《蒹葭》像一幅精美的图画。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描绘诗中优美的画面。
例如:深秋的清晨,白雾茫茫,灰白的芦苇,清清的流水,水中的绿洲,一位痴情的男子把一位温婉的女子追求。感觉女子就在眼前不远处,但是却又寻觅不得。但他不放弃,执着追求,内心既惆怅又迷惘。
2.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这首诗。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四)研读诗文,探究美点
《蒹葭》这首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让我们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节奏美;而且画面优美,朦胧淡雅,你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美点?
例如:人性美。伊人应该是身穿一袭白色纱衣,头顶乌黑亮发的漂亮女子。诗中的主人公也很美,从“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可以看出,主人公追寻的路劲充满着险阻,但寻求的结果,伊人只是“宛在”而已,也就是说,主人公所追寻的人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无论结果怎样,主人公在那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误会是很美的。
意境美。深秋的清晨、朦胧的雾霭、经晶莹的露珠、苍茫的芦苇、悠悠的流水……我们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全诗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凄婉的情调,幽邃的境界。
回环往复的语言美。重章叠句的运用,回环婉转,句式整齐,使诗歌富有变化而无呆滞之。
(五)拓展诗文,探究内蕴
思考:追求者痴迷而执着的追求纯洁美好的爱情的品质和人们在生活中追求什么品质很相似?
明确:友情、理想、学业、自由等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为了心中的那份美好,我们应该像主人公一样去执着、去努力!
(六)吟唱诗文,总结升华
最后请同学们在朗读声中继续去感受《蒹葭》中的美!请大家有感情的齐读这首诗。
【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