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2020年某果园随机从甲,某校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校九年级(3)班团支部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给班上同学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从选出的以下五个内容中任选部分内容进行手抄报的制作:A、“北斗卫星”;B、“5G时代”;C、“智轨快运系统”;D、“东风快递”;E、“高铁”,统计同学们所选内容的频数,绘制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选择“5G时代”的频率是( )A.0.25 B.0.3 C.2 D.302、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10次训练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的是( ) 甲乙丙丁平均数/m180180185185方差8.23.9753.9A.甲 B.乙 C.丙 D.丁3、某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检,抽检结果如表:抽检件数1040100200300500不合格件数0123610若该企业生产该产品10000件,估计不合格产品的件数为( )A.80 B.100 C.150 D.2004、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5户居民进行调查,下表是这15户居民2020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关于这15户居民月用电量(单位: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居民(户)5334月用电量(度/户)30425051A.平均数是43.25 B.众数是30C.方差是82.4 D.中位数是425、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 )A.是1 B.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C.与所有数据的个数无关 D.小于所有数据的个数6、2020年某果园随机从甲、乙、丙、丁四个品种的苹果树上各采摘了10棵.每棵产量的平均数(单位:千克)及方差s2(单位:千克2)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丁25252421s22.22.02.12.0今年准备从这四个品种中选出一种产量既高又稳定的苹果树进行种植.应选的品种是( )A.甲 B.乙 C.丙 D.丁7、下图是某学校全体教职工年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中采用“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如年龄为36岁统计在小组,而不在小组),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学校教职工总人数是50人B.年龄在小组的教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0%C.某教师40岁,则全校恰有10名教职工比他年轻D.教职工年龄分布最集中的在这一组8、一个有80个样本的数据组中,样本的最大值是145,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那么可以分成( )组.A.10 B.9 C.8 D.79、某校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乙、丙三个班,同时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对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平均分都是72分,方差分别为,,,则成绩波动最小的班级(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10、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获得苗高(单位: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13,=15:==3.6,==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5,那么另一组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和为_______.2、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________,纵坐标表示各组的________,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________,全体小长方形总面积即________,各小长方形面积占全体小长方形总面积的百分比好等于相应各组的________,等距分组时,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________.3、甲、乙两同学5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都是132分,方差分别为S甲2=38,S乙2=10,则______ 同学的数学成绩更稳定.4、已知一组数据x1,x2,x3,方差是2,那么另一组数据2x1﹣4,2x2﹣4,2x3﹣4的方差是 ______________.5、已知样本25,21,25,21,23,25,27,29,25,28,30,29,26,24,25,27,27,22,24,26,若组距为2,那么应分为_____组,在24.5~26.5这一组的频数是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学校组织开展了社团活动,分别设置了体育类、艺术类、文学类及其它类社团(要求人人参与社团,每人只能选择一项).为了解学生喜爱哪种社团活动,学校做了一次抽样调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人?(2)通过计算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1500名学生,请估计喜欢体育类社团的学生有多少人?2、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各打靶6次,每次打靶的成绩依次如下(单位:环):甲:10,7,8,7,8,8乙:5,6,10,8,9,10(1)甲成绩的众数_________,乙成绩的中位数_________.(2)计算乙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3)已知甲成绩的方差是1环,则_________的射击成绩离散程度较小.(填“甲”或“乙”)3、某校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中全体师生积极捐书.为了解所捐书籍的种类,对部分书籍进行了抽样调查,李老师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的书籍有多少本?(2)请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3)本次活动师生共捐书1200本,请估计有多少本科普类书籍?
4、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将10次成绩分别制成如图所示的两个统计图:(1)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表: 平均成绩(环)众数(环)中位数方差甲7a7c乙78b4.2填空:a= ,b= ,c= ;(2)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请你运用所学统计知识,任选两个角度评价甲、乙两名队员哪位队员的射击成绩更好.5、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校对本校八年级学生9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简称“读书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所有随机抽取学生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请直接补全条形统计图;(2)本次所抽取学生9月份“读书量”的众数为 本,中位数为 本;(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人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先计算出九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然后用选择“5G时代”的人数除以九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即可.【详解】由图知,九年级(3)班的全体人数为:25+30+10+20+15=100(人),
选择“5G时代”的人数为:30人,
∴选择“5G时代”的频率是:=0.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折线图,及相应频率的计算,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D【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详解】解:∵,∴从丙和丁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S丙2>S丁2,∴选择丁参赛,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正确理解方差与平均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3、D【分析】求出抽取件数不合格的概率,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得出10000件产品不合格的件数.【详解】抽查总体数为:(件),不合格的件数为:(件),,(件).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求出样本的不合格率来估计总体的不合格率是解题的关键.4、A【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即可做出判断.【详解】解:15户居民2015年4月份用电量为30,30,30,30,30,42,42,42,50,50,50,51,51,51,51,平均数为×(30+30+30+30+30+42+42+42+50+50+50+51+51+51+51)=42,中位数为42;众数为30,方差为 ×[5×(30﹣42)2+3×(42﹣42)2+3×(50﹣42)2+4×(51﹣42)2]=82.4.故B、C、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是解题关键.5、B【分析】根据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审清题意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频率之和等于1,即可得解.【详解】A. 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率之和是1,故选项A不正确 ;B. 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故选项B正确;C. 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与所有数据的个数有关 ,故选项C不正确;D. 在频数分布表中,所有频数之和等于所有数据的个数,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中的频数与频率问题,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率之和等于1,注意区分是解题关键.6、B【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较高的是甲和乙,进而根据方差比较选出方差较小的即可.【详解】根据表格可知甲、乙的平均数较高,则表示产量高,比较甲、乙的方差,乙的方差比甲小,则乙品种的苹果树产量高又稳定,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各组的频数的和就是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比、众数、中位数的定义逐一解题.【详解】解:A. 该学校教职工总人数是4+6+11+10+9+6+4=50人,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 年龄在小组的教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0%,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 教职工年龄的中位数在这一组,某教师40岁,则全校恰有10名教职工比他年轻说法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D. 教职工年龄分布最集中的在这一组,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是重要考点,从图中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8、A【分析】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详解】解:145-50=95,
95÷10=9.5,
所以应该分成10组.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表中组数的确定,关键是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9、C【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成绩波动最小的班级是:丙班.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正确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0、D【分析】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据此判断出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是哪种小麦即可.【详解】解:,乙、丁的麦苗比甲、丙要高,,甲、丁麦苗的长势比乙、丙的长势整齐,综上,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丁,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和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数据越不稳定;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数据越稳定.二、填空题1、49【分析】根据平均数及方差知识,直接计算即可.【详解】∵数据,,,,的平均数是2,,即,,,,,的平均数为:,∵数据,,,,的方差是5,,即,,,,,,的方差为:,,,,,平均数和方差的和为,故答案为:49.【点睛】本题是对平均数及方差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平均数及方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组距 频数 样本容量 频率 频数 【分析】根据画频数直方图的相关概念分析即可.【详解】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组距,纵坐标表示各组的,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全体小长方形总面积即样本容量,各小长方形面积占全体小长方形总面积的百分比好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等距分组时,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故答案为:组距;;频数;样本容量;频率;频数【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直方图,掌握画频数直方图是解题的关键.3、乙【分析】根据平均数相同时,方差越小越稳定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甲、乙两同学5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都是132分,方差分别为S甲2=38,S乙2=10,∴S甲2S乙2,
∴乙同学的数学成绩更稳定,
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方差越小越稳定.4、8【分析】设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则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因为数据,,的方差为,所以数据,,的方差为,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解:设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则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数据,,的方差为:,∴数据,,的方差为:= = = =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公式.5、5 7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这组数据的极差,然后根据组距即可确定组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即可得到在24.5~26.5这一组的频数.【详解】解:由所给的数据可知,最大的数为30,最小的数为21,∴极差是:,∵组距为2,,应分为5组;∴在这一组的数据有:25、25、25、25、26、25、26、∴在这一组的频数是7.故答案为:5,7.【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和划分相应的组数.三、解答题1、(1)200人;(2)画图见解析;(3)600人【分析】(1)由喜欢体育类的有80人,占比40%,再列式计算即可;(2)先分别求解喜欢其它与喜欢艺术的人数,再补全图形即可;(3)由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喜欢体育类的占比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由喜欢体育类的有80人,占比40%,可得此次共调查人(2)由喜欢文学的有60人,则占比: 所以喜欢其它的占比: 则有:人,喜欢艺术的有:人,补全图形如下:(3)该校有1500名学生,喜欢体育类社团的学生有: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条形图与扇形图中获取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掌握“获取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互相关联的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2、(1)8,;(2)乙的平均数,方差;(3)甲【分析】(1)根据众数的定义可得甲成绩的众数,将乙成绩重新排列,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算术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求解即可;(3)比较甲乙成绩的方差,比较大小后,依据方差的意义可得答案.【详解】解:(1)甲打靶的成绩中8环出现3次,次数最多,所以甲成绩的众数是8环;将乙打靶的成绩重新排列为5、6、8、9、10、10,所以乙成绩的中位数为,故答案为:8、8.5;(2)乙成绩的平均数为,方差为;(3)甲成绩的方差为1环,乙成绩的方差为环,甲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甲的射击成绩离散程度较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及方差的意义.3、(1)40;(2)见解析;(3)360【分析】(1)由艺术类书籍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抽取的总数量;(2)用样本容量乘以其它类书籍对应的百分比求出具体数量,从而补全图形;(3)用总数量乘以样本中科普类书籍数量所占比例可得.【详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书有8÷20%=40(本);(2)其它类的书的数量为40×15%=6(本),补全图形如下:
(3)估计科普类书籍的本数为1200×=360(本).【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4、(1),,;(2)答案见解析.【分析】(1)分别根据平均数,方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从众数与中位数的角度分析,乙的射击成绩都比甲要高,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1)由频数直方图可得:甲的成绩如下: 其中环出现了4次,所以众数是环,环 由折线统计图可得:按从小到大排序为: 所以中位数为:.故答案为:,,;(2)从众数与中位数来看,乙的众数与中位数都比甲高,所以乙的射击成绩比甲的射击成绩要好一些.【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含义,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下结论,掌握以上基础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5、(1)见解析;(2)3,3;(3)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有300人.【分析】(1)由2本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求出读书4本的人数所占百分比,最后乘以总人数得到其人数即可补全图形;(2)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详解】解:(1)抽样调查的学生总数为:=50(人),“读书量”4本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0%-20%-40%=20%,“读书量”4本的人数有:50×20%=10(人),
补全图1的统计图如下,
(2)根据统计图可知众数为3,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的平均数,则中位数是=3(本);故答案为:3,3;(3)根据题意得,1000×(10%+20%)=300(人),答: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有30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