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二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河北省二○一八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2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 B.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C.可以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D.可降解塑料的问世减少了白色污染
C 天然气作为燃料,被广泛使用,A正确;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B正确;甲醛有毒,还可以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影响蛋白质质量,C错误;可降解塑料较容易分解,可减少白色污染,D正确。
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D 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B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C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得出各物质微粒反应关系如图: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A正确;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有一种生成物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B正确;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正确;由各物质微粒反应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D不正确。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D.容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C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A选项说法正确;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B选项说法正确;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C选项说法错误;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D选项说法正确。
5.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N2,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A选项错误;氢气和甲烷燃烧都能产生水,因此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都出现水雾,现象相同,B选项错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和盐酸反应且无现象,不能鉴别,C选项错误;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锌的表面会附着红色固体,说明金属活动性锌比铜强,银的表面无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银比铜弱,因此可以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选项正确。
6.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
D 配制氯化钠溶液是向两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氯化钠,且溶剂的质量不同,是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D未利用对比实验的原理。
7.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逐渐减少,直到锌反应完了,剩余的铜的质量保持不变,A图像正确;加入稀硫酸后,锌立即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起点应该是0,B图像错误;铜锌合金中只要一加稀硫酸会立即产生硫酸锌,因此溶液中锌的质量起点是0,C图像错误;随着稀硫酸的加入产生的硫酸锌显中性,因此溶液的pH的起点是7,随着硫酸的过量,溶液会显酸性,pH<7,D图像错误。
8.2017年1月1日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开始实施。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A.只有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A ①大量砍伐森林,会加剧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可以减少污染,正确;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正确;④烟花爆竹的燃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对大气污染严重,所以要控制,正确;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可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闻到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加热水,水溢出——分子体积变大 D.固体很难压缩——分子间隔小
C 闻到花香,是由于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A正确;气体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间隔大,B正确;加热水,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水溢出,分子体积不会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C不正确;固体很难压缩,是由于固体分子间间隔小,D正确。
B 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把铁矿石还原得到铁,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干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固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正确;食物变质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等物质,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错误。
10.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变化有关,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高炉炼铁 B.干冰升华 C.食物变质 D.光合作用
B 近视眼配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错误。
11.实际生活中很多应用都有其相应的科学原理,以下应用与科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近视眼配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沼气可以作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D.小苏打可用于食品加工——碳酸氢钠可以和酸反应
C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⑥⑧,A选项错误;能够导电的是①②⑤⑧,B选项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属铝、石墨都属于单质,C选项正确;属于晶体的是②④⑥⑧,D选项错误。
12.对下列常见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①食盐水 ②金属铝 ③生石灰 ④烧碱 ⑤盐酸 ⑥纯碱 ⑦玻璃 ⑧石墨A.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⑤⑥⑦⑧ B.能够导电的是①②④⑤⑧C.属于单质的是②⑧ D.属于晶体的是③④⑥⑦
D 纸片上、下表面流速一致,无法判断出流速和压强的关系,A错误;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B错误;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C错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左右,当气压升高,沸点也会升高,反之则降低。在这个烧杯的底部浇冷水,就会让杯中的水受到的气压变小,其沸点降低,这时杯中的水温会超过降低后的沸点,水又重新沸腾,D正确。
13.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是否有关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D.丙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D ②中铁钉只和水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②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②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需要与氧气接触,A能实现探究目的;③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③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③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需要与水接触,B能实现探究目的;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可知,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C能实现探究目的;左侧5Ω的电阻和右侧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通过左侧电流和右侧总电流相等,但由于右侧两个电阻会分流,使右侧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左侧的一半,该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D不能实现探究目的。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0分。每空1分)15.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装置。(1)两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40g水和食用油,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后,水温升高了38℃,食用油升高 84 ℃。[c水=4.2×103J/(kg·℃),c油=1.9×103J/(kg·℃)](2)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一实例: 水作冷却剂 ;(3)长期使用的加热器产生很多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或氢氧化镁),可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任写一个)。
解析:(1)由Q水吸=Q油吸,得c水m水(t水-t0)=c油m油(t油-t0),即4.2×103J/(kg·℃)×40g×38℃=1.9×103J/(kg·℃)×40g×Δt油,解得Δt油=84℃。(2)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实际中应用很多,例如:汽车用水冷却发动机、暖气中用水做传热介质等。(3)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16.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 B (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形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
解析:(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形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它们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燃烧化石燃料会增加空气中PM2.5浓度,可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2)天然水中杂质较多,我国不少自来水厂在处理原水时,常需加入明矾、ClO2、活性炭等物质。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煮沸 。(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白质 。(4)合金与其含有的成分金属相比,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 低 (填“高”、“低”或“无法比较”)。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燃烧化石燃料会增加空气中PM2.5浓度,可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设化合物ClO2中Cl元素化合价为n,有n+(-2)×2=0,解得n=+4;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3)鸡蛋、奶、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4)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18.根据下列A~D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指出用A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个明显错误的地方是 收集方法错误 。(2)B实验中下层蜡烛没有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没有沿着烧杯壁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 。(3)C实验得出水是由 氢元素与氧元素 组成的。(4)D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C 。
解析:(1)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的收集方法错误;(2)B实验中下层蜡烛没有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沿着烧杯壁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导致二氧化碳先与高处的蜡烛接触而使之熄灭;(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4)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
19.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H是蓝色沉淀,E、F、H所属类别相同,B、C、D所属类别相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如图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1)写出A的化学式: CaCO3 。(2)写出E→F的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 。(3)物质E的一种用途为: 改良酸性土壤 。(4)写出I→C的一个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
解析:H是蓝色沉淀,故H是氢氧化铜,F和乙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故F和乙中分别含有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E、F、H的类别相同,故F、E均是碱,A能高温分解生成C和D,故A可能是碳酸钙,I能反应生成C和B,故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是氧化钙,B是水,则生成的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甲是碳酸钠,生成的F是氢氧化钠,乙可能是硫酸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碳酸钙;(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3)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I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能是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7分)20.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碳酸钾溶液显碱性。【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是 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 (写出一种猜想)。【讨论】你认为 C (填字母)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不能共存 。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2CO3+CaCl2===CaCO3↓+2KCl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反应物是否剩余 。
解析:【猜想】氯化钙如果过量,此时滤液还可能含有氯化钙,所以猜想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讨论】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二者不能共存,所以C猜想不合理;【实验设计】要验证猜想正确,只需验证滤液中存在氯化钙即可。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所以实验方案为: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钾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正确;【反思交流】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CaCO3↓+2KCl;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泰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这是一份泰安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一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综合检测卷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二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河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阶段检测卷二课件新人教版,共29页。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一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河北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综合检测卷一课件新人教版,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综合检测卷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