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5324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学设计
展开1. 本框重点:
(1)哲学的含义;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本框难点:
(1)世界观的含义;
(2)哲学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例证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人工智能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一起来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辉煌中国》第二集“创新活力”片段(约2分钟)
提问:看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追问:看到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想想我们的未来,你会想到什么?
教师点拨:
提到未来,同学们不知不觉就会想到这么一些问题:“机器能思考吗?人工智能未来会不会统治世界?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与发展?…”这些问题与我们平时问的问题,如“你早上几点起床?太阳是东升西落吗?小明是你的好朋友吗?…”相比,有什么不同?
教师点拨并总结:
这些问题研究的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关心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所以会形成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
过渡:那同学们对刚才这些问题有自己的答案了吗?你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会统治我们人类吗?
追问:你又会如何对待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教师点拨:对整个世界“怎么看”是世界观,而“怎么做”则是方法论。你能体会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过渡:这时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人都有世界观。那人人都是哲学家吗?
幻灯片展示: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图片以及“磨坊论证”相关文字材料
教师总结: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只有经过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展示表格:哲学与世界观(区别与联系)
过渡: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1956年。它是一门什么学科?
提问:作为一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相比,它们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有什么不同?
展示表格: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
过渡: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小组探究:
材料一: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美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一直注重该领域的技术研发,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布局,卓越的技术研发机构和认知学科的各类实验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取得了大批令人瞩目的研发成果。除此以外,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在美国,科学和哲学之间互动频繁,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国家。
材料二:前苏联长期以来是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奇怪的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乃至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成绩都远远落后于美国。实际上,前苏联若真想发展人工智能,既不缺人才,也不缺资金,更不缺应用领域。然而,在前苏联,哲学观点会被异化为对于某种政治观点的图解。比如,一些苏联学者就僵化理解马克思关于“机器只能转移价值,却不能产生价值”的论点,并由此得出“机器智能不可能实现”的结论。在他们看来,哲学的唯一作用就是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不会对实际的工程学研究产生任何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导致美国和前苏联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过渡:在美国,科学和哲学互动频繁,出现了一大批像丹尼尔·丹尼特这样的人才。
材料三:在美国有很多像丹尼尔·丹尼特这样的人才。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美国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代表作是《意识的解释》。《意识的解释》全方位地探索意识现象。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尔·丹尼特反驳传统的、常识的意识理论,提出一个全新的模型,广泛吸收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信息。
结合材料三,说一说《意识的解释》的写作与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有何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并总结: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联系
展示表格
过渡:看过美国和前苏联的人工智能研究,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得怎么样了?
幻灯片展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务院2017年7月8日印发并实施)布局示意图
提问:我们同学中有没有想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所作为的?你要怎么做?
教师总结: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学生朗读《仰望星空》。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阐释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材料,认真思考。
学生概括总结。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一个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学生回答。
学生概括总结。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播 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工智能,对生活进行追问和思考。
通过对比两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世界观”的含义。
由“怎么看”到“怎么做”,让学生感悟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通过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让学生比较分析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
小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结尾处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思维”与“存在”,透视“思维”与“存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