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第1课时达标测试
展开第二单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质作用 D.变质作用
2.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
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
4.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马里亚纳海沟 D.日本群岛
5.下列火山位于太平洋火山带的是( )
A.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B.日本富士山 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D.夏威夷岛的火山
6.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
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7.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海洋水位不断升降 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
C.时间还不够漫长 D.侵蚀不够强烈
8.石油形成于下列哪一地质构造(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海沟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质构造的形成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②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③背斜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因而易被侵蚀成谷地 ④背斜常形成储油构造,向斜常形成储水构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98年10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世界最大的峡谷定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据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对应的板块是( )
A.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 B.①亚欧板块;②印度洋板块
C.①印度洋板块;②非洲板块 D.①印度洋板块;②太平洋板块
11.大峡谷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构造是( )
A.断裂构造 B.背斜构造 C.向斜构造 D.火山构造
读九江附近地区地质构造断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与庐山构造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B.贝加尔湖 C.死海 D.华山
13.有关图示地质构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地貌上常易形成裂谷或陡崖
B.是隧道挖掘的最佳位置
C.往往是地下水出露位置,故可利用其找水
D.不宜在此处修建大型工程
二、非选择题
14.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 ,乙 。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 处找;如果要寻找地下水,最好在 处找。
(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 处,理由是 。
1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世界的海陆分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2)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我国台湾和西南边疆地区多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4)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扩大,印度半岛将消失。这可信吗?为什么?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第2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第2课时达标测试,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