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对花 教学设计 (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25046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艺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对花 教学设计 (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25046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上册对花教学设计
展开对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黄梅戏的起源、剧目分类及其特点
2学习演唱黄梅戏选段,积极参与黄梅戏的表演,大胆尝试黄梅戏歌词的创作,,培养学生对黄梅戏的感受能力,丰富艺术体验
3让学生在欣赏黄梅戏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地方戏的特点,提高学生对黄梅戏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重点难点
1、感受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2、通过听赏、戏的风格特演唱、创作让学生了解黄梅戏。
3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提问:刚刚欣赏的唱段是什么剧种?选自哪出戏?(黄梅戏、《天仙配》)
生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刚刚我们欣赏到的就是黄梅戏《天仙配》当中的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在地方戏曲当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黄梅戏。
(二)、新课教学
出示课题:梨园百花——走近黄梅戏
师提问:梨园百花是哪个剧种?
详解:黄梅戏曾被称为采茶戏、黄梅调、二高腔、怀腔、府调、皖调,因起源于湖北黄梅县,故称黄梅调,但它成熟为戏曲却在安徽安庆地区,并在安徽全省得到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活跃在农村的黄梅戏草台班子与民间艺术结合,形成黄梅戏的雏形;第二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受到其它戏曲的影响,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对唱腔、表演进行初步改革,黄梅戏走向成熟;第三阶段,从1949年至今。黄梅戏搬上荧屏,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黄梅戏走向辉煌。
(1)猜一猜:
黄梅戏走向辉煌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
A、《女驸马》 B、《天仙配》 C、《孟丽君》
生答
师:正确答案是B
《天仙配》是黄梅戏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曾多次搬上荧屏,当中的许多唱段在观众中广为流传。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天仙配》中的选段《路遇》,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
(2)听一听:
1该选段运用了哪些伴奏乐器
2与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唱词
欣赏完《路遇》后请学生回答
(由第一个问题引出知识点黄梅戏伴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以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
由第二个问题引出知识点黄梅戏的语言:唱念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
(3)念一念:
董永:但不知大姐家住哪里?要往哪道而去?
师:通过念白同学们体会了黄梅戏语言的韵味,接下来老师演唱黄梅戏《天仙配》当中的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4)试一试:
根据老师的演唱试着为每一句唱词划分节奏
生:。。。。。。
师:同学们划的各有不同。
1、正本大戏的唱词结构: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有时也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对唱词进行压缩或增扩。
师:在欣赏了传统的正本大戏《天仙配》选段之后,我们来欣赏一段充满情趣的生活小戏《对花》:
思考与探索:
通过乐谱及演唱试着分析与前面欣赏的唱段有什么不同?
生答:唱词的长短、演唱的风格等
师:同学们的分析能力是很强的,生活小戏的唱词与正本大戏相比,显得更为灵活多变。
2、生活小戏的唱词结构:有三到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衬词、垫词,句数不一定为偶数,有时奇数句重复最后一句便成偶数。
师:而演唱风格是由黄梅戏的唱腔决定的,前面欣赏的选段显得比较抒情,是因为它采用了平词,而《对花》采用的是花腔:
3、黄梅戏唱腔:
平词:在正本大戏中使用率最高,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变化多而适应性强,长于叙述。
花腔: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其曲调健康、朴实、明快、优美,表演形式活泼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
4、唱一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麽杆子麽叶开的什么花?
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
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上喂)叫做什么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
结的是黑子,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
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上喂)叫做荞麦花。
(三)活动与创作:
师:生活小戏的衬词唱得很有意思,接下来还有更有趣的活动,请同学们按照分好的组选择以下选项:
A、黄梅戏是一个演唱与表演并重的地方戏曲,请尝试为《夫妻双双把家还》编排表演动作。
B、根据黄梅戏的唱词结构,请尝试为《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调填词并表演。
生讨论后表演
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四)课堂小结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这就是博大精深的黄梅戏
(五)课后寄语: 弘扬民族音乐
传承历史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最后学生在黄梅戏演员吴琼演唱的流行歌曲《对花》中走出教室。
2020-2021学年对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对花教学设计,共2页。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梨园百花(二)对花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梨园百花(二)对花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春草闯堂》片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阿瓦尔古丽 银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上册阿瓦尔古丽 银杯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