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4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4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4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 我要的是葫芦本课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他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上的蚜虫,大家好心劝告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联系地看待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地方。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图文结合,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在教学中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培养。 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知识与技能】 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会写 8 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过程与方法】 图文并茂,采用随文识字等方法,句、词、字层层递减,有规律地巩固
生字。 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难点 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可爱的葫芦,他的愿望最终实现了吗?板书课文题目:我要的是葫芦。 齐读课文题目,指明“芦”要读轻声。 二、学习本课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指导书写。 (1) 教师范写,指名说说写这些字时应注意什么。
(2) 学生描红,临写。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并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序号,指 4 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课文中的两幅图分别与哪两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指名回答) 分组讨论: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刚开始,葫芦藤上结了小葫芦,后来叶子上生了蚜虫,他却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的事。) 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课时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 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
一、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 人的表情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人面带微笑,第二幅图中的人满脸惊讶。 (2) 葫芦藤上的叶子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叶子绿绿的,还有小花;第二幅图中的叶子枯黄,有的还有小孔。(3) 葫芦不一样。 第一幅图中的葫芦绿绿的,挂在藤上;第二幅图中的葫芦黄黄的,掉在地上。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快速读一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二、朗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小组合作学习第 2、3 自然段。 (1)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为什么会落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2)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分组讨论)(3) 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齐读,指名读) (4) 从邻居劝告那个人的过程中,想一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讨论:“虫——叶子——葫芦”之间的关系。配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
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学生交流) 三、启发引导 那个种葫芦的人由于不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还不听邻居劝告,最终没有得到可爱的小葫芦。假如你明年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我要的是葫芦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丰富,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孩子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那个种葫芦的人,从种葫芦的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从而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之中。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情境,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读好后文与邻居的对话做好了铺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14 穷人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4 小蜗牛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