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一、基础阅读
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伦敦大雾的真相(节选)
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浓雾从街上钻入窗户与办公室。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无法行走。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
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
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
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体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发表了研究报告。在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
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擎车。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
(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消散________①由聚集而分离;②分发;分给;③排遣;排除。
确实________①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②真实;实在(跟“虚”相对);③实际;事实;④果实;种子。
(2)“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____。“那是一场灾难”的“那”指代的是________。
(3)“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倒装,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4)“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伦敦大雾带给人类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让人敬畏的生命
或许我们会认为胡杨不喜水,是天生的耐旱植物。然而错了,实际上胡杨是非常喜欢水的,没有水就没有它的生命。它的种子必须遇到河流、吸足了水之后才能发芽,不发芽当然就不能成长,自然也就没有生命。
有人会问,现在胡杨生长的沙漠里没有河流啊?它们是怎样生长的?这是问题的关键。
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可当年却是有河流的,追随河流的胡杨种子在这里吸足了水,扎下了根,长成了林。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怎么办?环境无法改变,只能从自身做起。胡杨的做法是惜水如命,即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
幼苗时,它在叶子上下功夫,尽量让自己的叶子长得细小,形似柳叶。这样,减小了蒸发面积,减少了水分蒸发。随着逐渐长大,细小的叶子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叶子则渐渐变成卵状,直至变成杨树叶的形状。叶子大了,蒸发量必然大,又会造成过多的水分蒸发散失。胡杨还是在叶子上下功夫,每片叶子上都长了一层蜡质物,很有效地保住了体内的水分。这样,它们才得以生存。
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不但这样的植物让人敬畏,这样的人也让人敬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重—________ 坚强—________ 周而复始—________
(2)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________
②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________
(3)“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给句子换一种表达方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胡杨是怎样惜水如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胡杨是让人及敬畏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现代文阅读
竹
竹,是极不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从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被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严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好象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厚厚的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寒来,迎风斗霜,经霜雪而不调,历四季而长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需要的也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
(2)“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阅读
4. 课外阅读。
蚂蚁和喜鹊
有一天,一只蚂蚁在树下挖土。挖到中午,口渴了,就到水塘边去喝水,谁知一不小心掉到水塘里了。蚂蚁着(zhá zhuó)急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
喜鹊在树顶上听见了,连忙衔了一片树叶丢在水塘里。蚂蚁爬上了树叶。风儿吹着树叶一飘一飘地浮到岸边,蚂蚁得救了。它对喜说□谢谢你□在我危难的时侯救了我的命□喜鹊说□不用谢□以后你可要小心点呀□
过了几天,猎人来打喜鹊。蚂蚁看见了,就轻轻地爬到猎人的脖子上,当猎人聚精会神地瞄准喜鹊,正准备开枪的时候,蚂蚁狠狠地咬了猎人一口,猎人身子晃了一下,没有打中喜鹊,喜鹊得(dé de)救了。
喜鹊飞过来感谢蚂蚁。蚂蚁对喜鸽说:“你不用感谢我,上次我掉到水塘里,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不早就被淹死了吗?”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
(2)在第2自然段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写出它的近义词。(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将”了教授一“军”
“老师,您的行列式错……”站起来说话的是一个瘦小的年轻人。
听课的同学都被这突然的举动惊呆了,因为讲课的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啊!
站起来说话的青年叫王元,是数学研究所的一名实习研究员。这名实习研究员“将”了华罗庚教授一“军”。大家一个个紧张地盯着华教授,都为王元捏了一把汗。
只见华教授移动了一下身子,仔细地检查起自己的算式,然后(表露 流露)出赞许的神色,说:“是我错了。应该按照王元的意见改正。”华教授没有因为王元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恼怒,相反,他为发现了一个不迷信(权力 权威)、勇于(探索 思索)真理的人才而高兴。后来,王元在华罗庚教授的培养和指导下,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人很多的公共场合。________
②形容名声很大。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气愤——________ 称赞——________ 闻名——________
(3)认真读第4自然段,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4)读过短文之后,你认为王元是一个怎样的人?华罗庚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题目“‘将’了教授一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外阅读。
鹤
那一天,晴空如洗,万里无云,是看鹤飞翔最好的日子。
不久,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的第一个鹤群映入眼帘。
飞机的编队,一般都是三架为一组,排成三角队形,可是我有生以来初次看到的鹤的队列,却是一字形横队。
鹤群迅速向这边移动。当飞临我们伫立的稻田上空时,我们引颈仰望,鹤大小如白鹭,体形已可看清。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大约有上百只。它们一律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地伸着,悠然翱翔天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我抬头仰望着,脖颈有些酸痛,此时,鹤的编队已渐渐接近雁回山。
当鹤群最后飞临群峰上空时,位于队列最后面的大鹤长鸣着,鸣声悠扬,响彻天空。排成一字横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右转,变成单列纵队。
“怪呀!为什么变换了方向?”
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旋转,而后优哉游哉地翱翔高空。后续的鹤也都一只紧接着一只向右旋转,直冲高空。
此情此景多么壮观呀!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旋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盘旋的圆形队伍和轻快飞舞的鹤,壮观奇丽,美不可言。
(1)结合短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晴空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言可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
(3)写出第4自然段中描写优美鹤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9自然段中的使用了两次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鹤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阅读
1. (1)①;③
(2)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持续五天的伦敦大雾
(3)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
(4)因为燃煤造成的煤灰、源自柴油的许多微粒等都是大雾致死的因素。
(5)要从多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2. (1)敬畏;顽强;生生不息
(2)①确实;②没想到
(3)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让人敬畏。
(4)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为了减少蒸发,让自己的叶子形似柳叶,变成卵状,表面长一层蜡质物。
(5)胡杨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环境变恶的情况下,它能够主动改变自己。比如它的叶子,无论是幼时的形似柳叶,还是后来变成卵状,在叶子上长了一层蜡质物,都是顽强求生,主动适应环境,从而生生不息。
3. (1)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
(2)松树;翠竹;梅花
(3)春风一过,它好象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厚厚的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二、提升阅读
4. (1)zhuó;de
(2):“ , !” :“ , !”
(3)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一心一意
(4)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不早就被淹死了吗?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早就被淹死了。
(5)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5. (1)大庭广众;大名鼎鼎
(2)恼怒;赞许;著名
(3)表露;权力;思索
(4)王元是个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人。华罗庚教授是个知错就改,爱护青年的人。
(5)王元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华罗庚的错误。
6. (1)晴朗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或形容。
(2)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3)它们一律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地伸着,悠然翱翔天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4)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旋涡,缓缓升腾。
(5)我感受到了鹤的美,鹤群的团结精神值得人类学习。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提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