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设计
展开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经过探索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使学生弄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号。
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把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两数相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计算:(-12)+(-2) -8-(-3) (-3)+6 -3.08-(-4.88) (-6)+(+6) (-5)-1
28+(-19)+42+(-21)
(-2)+(-3)+(-3)+(+2)+(-1)
2、情境导入(ppt课件)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
(1)、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总量,学生根据表中右表赢余的有理数相加求和,易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为:
(+4.5)+(-3.2)+1.1+(-1.4)=1(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高度变化情况,起点定为0,上升用加法运算,下降用减法运算,也可求出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
0+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2、师生共同分析:我们发现:
4.5-3.2+1.1-1.4 =(+4.5)+(-3.2)+1.1+(-1.4)
这个等式左边是加减混合运算,等式右边只有加法运算,也就是说,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了加法运算。
反过来,等式(+4.5)+(-3.2)+1.1+(-1.4)=4.5-3.2+1.1-1.4 也成立,这就是说,如果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加号可以省略,这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
但要注意在4.5-3.2+1.1-1.4式子中的“+”“-”应看作性质符号,即把式子看作+4.5,-3.2,+1.1,-1.4的和,称为代数和,读作“正4.5,负3.2,正1.1,负1.4”或者读作“正4.5减3.2加1.1减1.4”。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1)(-8)-(-3)+7-2 (2)3.12-3.08-(-4.88)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分小组交流不同的解法并进行比较
2、计算:(3)-5.4+0.2-0.6+0.8;
(4)-2 +4.7-0.5+2.4-3.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
3、练习:课本P.26第1、2、3题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们是在学习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及把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注意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先应转换为加法运算,然后省略括号,再计算。
五、作业:P.28习题1.5A组经9、10题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2021学年1.4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4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反思小结,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总结反思 有理数减法法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