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5.3 一次函数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
2、会根据数量关系,求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会求一次函数的值。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
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设计亮点
教学过程
备 注
比较下列各函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所含的代数式均为整式,代数式中表示自变量的字母次数都为一次。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 时,一次函数就成为叫做正比例函数,
常数叫做比例系数。
注意:(1)作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其中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哪一个是自变量,哪一个是自变量的函数?其中符合什么条件?
(2)在什么条件下,为正比例函数?
(3)对于一般的一次函数,它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做一做: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和常数项的值各为多少?
例1:求出下列各题中与之间的关系,并判断是否为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1)某农场种植玉米,每平方米种玉米6株,玉米株数与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
(2)正方形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系。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底边长为,腰长为,与之间的关系
例2:按国家2011年9月1日公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个人月工资(薪金)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免税部分2500元后的剩余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税率为10%
(1)设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元,且。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元,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小明妈妈的工资为每月5500元,问她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提示:此题较为复杂,而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一些专有名词学生可能很生疏。
所以讲解时,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这些名词的含义要予以说明。尤其是根据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要举例说明。
做一做:一种移动通讯服务的收费标准为:每月基本服务费为30元,每月免费通话时间为120分钟,以后每分钟收费0.4元。
写出每月通话费关于通话时间(>120)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分别求每月通话时间为100分,200分的话费。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5.3 一次函数(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 时,一次函数就成为叫做正比例函数,
常数叫做比例系数。
例1:
例2:
作业安排:
作业本、方法指导丛书
教学反思:
浙教版5.3 正方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5.3 正方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1.3 证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3 证明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画出命题的图形,结合图形写出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五章 分式5.3 分式的乘除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五章 分式5.3 分式的乘除教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