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2 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方1.5.2 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理数除法 课型:新授课【教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化简.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则【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教学过程】 二、新授 引入负数后,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 例如8÷(-4). 根据除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 因为 (-2)×(-4)=8 所以 8÷(-4)=-2 ① 另外,我们知道,8×(-)=-2 ②由①、②得 8÷(-4)=8×(-) ③ ③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以-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 探索: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0)可以转化为乘以呢?[例如(-10)÷(-4)] 从而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 a÷b=a·(b≠0),其中a、b表示任意有理数(b≠0)例如: 两数相除的商仍有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由于除法可转化为乘法,因此商的符号确定与有理数乘法类似,你能否得到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类似的除法法则吗?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这是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灵活选用. 例5:计算:(1)(-36)÷9;(2)(-)÷(-). 分析:(1)题,36能被9整除,可以用方法二,直接除;(2)题是分数除法,可转化为乘法. 解:(1)(-36)÷9=-(36÷9)=-4(先确定符号,再求绝对值); (2)(-)÷(-)=(-)×(-)=. 例6:化简下列分数: (1); (2). 分析:分数可以理解为除法,所以要按除法法则进行,可以直接除,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分数. 解:(1)=(-12)÷3=-4; (2)=(-45)÷(-12)=(-45)×(-)=. 例7:计算: (1)(-125)÷(-5);(2)-2.5÷×(-). 分析:(1)题是分数除法,应转化为乘法,由于125化为假分数,计算量大,可以把125写成125+后用分配律.(2)题是乘除混合运算,应将它统一为乘法以便约分. 解:(1)(-125)÷(-5) =125÷5 (先确定符号) =(125+)× (除转化为乘,同时将125写成125+) =125×+× (运用分配律) =25+=25 (2)-2.5÷×(-)=××=1 遇到乘除混合运算时,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将它统一为乘法,另外,既有小数,也有分数时,通常把小数化为分数,以便约分. 三、随堂练习 课本第36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转化为乘法,按乘法法则进行.二是根据“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乘除混合运算,先统一为乘法,再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的法则计算.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38页习题1.4第4、6、7(4)~(8).六、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七、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