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 【知识精讲】6.诗歌鉴赏(4)古诗词曲鉴赏——诗课件PPT
展开一、古诗鉴赏表述方法常见的话语1、思想情感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反映离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
2、情感表达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 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
二、创作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赏析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2、结构形式:照应、衔接、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反复等。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想象、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
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6、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7、词语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古诗词赏析答题方式: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体会意境、描写画面类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答题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参考答案】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荻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类【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注意:中考古诗词中,考查表达技巧,大多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
锤炼语言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典型题型有:(1)分析语言特点、风格;(2)炼字;(3)诗眼。
“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它常常成为解读诗词的钥匙。
【答题技巧】①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②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③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④思考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领悟情感类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提问变式】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技巧】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6.诗歌鉴赏(4)古诗词曲鉴赏——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6.诗歌鉴赏(4)古诗词曲鉴赏——诗课件PPT,共26页。
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6.诗歌鉴赏(3)古诗词曲鉴赏——曲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6.诗歌鉴赏(3)古诗词曲鉴赏——曲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元曲鉴赏,题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6.诗歌鉴赏(2)古诗词曲鉴赏——词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 【知识精讲】6.诗歌鉴赏(2)古诗词曲鉴赏——词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的品味,分析方面,诗歌鉴赏基本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