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全课总结,情知共融,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立体图形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二)教材编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的: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上,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首先,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三个层次编排: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三)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二、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就要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49人),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四、教学活动(一)动画倒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有两只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首先,他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些数学知识,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它们正在说什么呢?(播放动画)【设计意图:动画的播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新知作好铺垫,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只有所了解。】
(二)动手分类,初步感知形状特点
1.动手分一分。
师:你们今天是不是也带来了很多生活中用品呀?下面请你们也像小猴子一样把手中的物体整理一下,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但要注意:把最容易掉的一类留在盒子里。(教师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分法,参与学生操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交流汇报。
同桌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法。
第一种:一堆是积木块、牙膏盒、肥皂;一堆是粉笔盒、魔方;一堆是易拉罐、笔筒、茶叶筒;一堆是球。
第二种:一类是四四方方的;一类是直直的,像柱子;还有一类是圆圆的球。
第三种:物体的一个(或几个)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
3.直观揭示概念。
小猴子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品,想让大家帮忙分一分,谁愿意帮它分一分呢?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分物,其他学生一起帮忙找同类物体。 师:你们真会分类,老师替小猴谢谢你们,给自己鼓鼓掌吧! 师:其实,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共同的名字,分别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板书和板贴它们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通过交流汇报,初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实物的(不同)形状。】师: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长方体在哪里?正方体在哪里?圆柱体在哪里?球体在哪里?(学生举物体)四、动手摸物,强化认识(一)动手摸一摸,推一推。 师:我们知道了它的名称,那你知道他们的特征和区别吗?下面请你动手来摸一模,推一推桌上的不同物体,互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又有什么区别?
(二)组织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汇报,可能会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无法滚动。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正方体也无法滚动。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圆柱如果“躺”在桌子上,它能够滚动,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滚动。
(三)引导思考,形成表象。
通过刚才的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立在桌子上的圆柱无法滚动?而“躺”在桌子上的圆柱和放在桌子上的球却可以滚动呢?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面都是平平的;圆柱两头是圆圆的,有两个面是平平的;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的物体的不同特征,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
四、巩固练习,强化特点
(一)引导辨认、区分各类物体的实物和图形,课件出示连线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外形特征后,适时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形状的本质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辨认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摸一摸。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说物体的名称,请你在纸箱里摸出相应的物体,看谁摸得准。
(三)数一数。
课件出示用立体图形拼成的组合图形。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组合图形并说一说它是由哪些立体图形拼成的,然后数一数,它们各用了几个图形。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空间观念,在数图形的基础上再一次强化图形的外部形状特征,而且养成数数认真的好习惯】
(四)引导说一说,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交流: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五、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哪几个新的朋友?回家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它们,再看看家里哪有形状和它们一样的物体呢?六、板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七、课后反思:这节课中,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新课开始,我就请学生把这些物品中“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物品分成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类。不仅使学生初步形成了立体图形的表象,而且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他们后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我还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去思考、去讨论交流,经历了逐步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后,请学生推一推、摸一摸,看看这些物体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边思考边操作,充分利用手中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发现和创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触摸、观察、想象等活动,建立形体的表象,发现图形的特征,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总之,从整体上看,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对课的目标把握准确,学生主体意识比较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路,使这节课亮点很多。还望各位领导多多详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分组活动,体验特征,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