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重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分散系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重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 分散系,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同种元素,不同元素,单质或化合物,氢氧根离子,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非金属,不成盐,SN2Na,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分散系
[最新考纲]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准确判断物质的组成和类别[重温真题·考情]1.(1)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2013·山东理综,7C)(2)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2013·重庆理综,2A)
(3)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2013·四川理综,2A)(4)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2013·四川理综,2C)(5)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013·四川理综,2D)
2.(2014·北京理综,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的是 ( )。A.C2H5OH B.HNO3C.NaOH D.HCl解析 题目标签标注的是氧化剂和腐蚀品,所对应化学试剂应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A项,C2H5OH具有可燃性,不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错误;B项,HNO3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正确;C项,NaOH具有腐蚀性,但无氧化性,错误;D项HCl不具有强氧化性,错误。答案 B
3.(2014·四川理综,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 A项,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白磷是磷的单质,正确;B项,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错误;C项,次氯酸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错误;D项,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答案 A
高考定位主要在选择题中以拼盘的形式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常见的分类标准,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辨认和再现能力,命题角度灵活,难度较小,但是涉及面广,应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
[知能突破·考点]1.掌握常见的物质类别(1)单质:由 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2)化合物:由 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 (3)纯净物:由一种 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O2、金刚石、硝酸钾、氯化钠等。
(4)混合物:由几种不同 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玻璃、聚乙烯等。(5)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如HCl、H2SO4、HNO3等。(6)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 的化合物称为碱,如NaOH、KOH、Ba(OH)2等。
2.理清物质的分类标准
3.熟记物质分类中的几个“一定”和“不一定”(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组成的气体是混合物。(2)强碱都是 化合物,酸都是 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常见氧化物的分类如下:
(4)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盐;溶液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如纯碱属于盐;酸或碱的区分及元数的确定,不能只看“H”原子或“OH”原子团,如醋酸(CH3COOH)是一元酸,乙醇(C2H5OH)不是碱。
[题组训练·考能]题组一 物质组成的正确理解1.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
解析 小苏打的有效成分是NaHCO3,不是Na2CO3,B错误。答案 B
2.(2014·重庆高三调研)下面是4位同学对一些废品根据其主要成分进行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
解析 废旧玻璃酒瓶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 D
题组二 物质分类的准确判断3.(2014·重庆江津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解析 A项,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酸为纯净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B项,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C项,苛性钾是KOH,属于碱;小苏打是NaHCO3,属于盐;CaO与水化合生成Ca(OH)2,故属于碱性氧化物;P2O5与水化合生成磷酸,故属于酸性氧化物,正确。D项,石炭酸是苯酚,属于酚类;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错误。答案 C
4.(2014·青岛模拟)表中对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知识,明矾[KAl(SO4)2·12H2O]、胆矾(CuSO4·5H2O)、生石膏(CaSO4·2H2O)等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玻璃是多种硅酸盐的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是纯净物;蔗糖有固定的组成(C12H22O11),是纯净物;天然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都不是纯净物;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H2SiO3、H2CO3均是弱电解质;NaHCO3是强电解质;SO2、CO2、CH3CH2OH、NH3均是非电解质;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答案 D
特例反驳法: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若直接运用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这时可以借助一些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选项,从而快速得到正确答案。列举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从正面获取答案有困难的一类化学选择题。
———[解题建模] ———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重温真题·考情]1.(2014·重庆理综,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解析 A项,明矾用作净水剂应用的是Al3+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项,液氨用作制冷剂应用的是液氨的汽化吸热,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项,氢氟酸刻蚀玻璃应用的是SiO2与HF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项,生石灰作干燥剂应用的是CaO与H2O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答案 B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解析 A项,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项,热碱水能加快油污中油脂的水解,使油污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达到除去炊具上油污的目的,油脂水解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项KMnO4溶液能将水果释放出的催熟剂乙烯氧化,有利于水果的保鲜,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与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反应,起还原剂作用,避免O2氧化食品,导致食品变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答案 A
3.(2014·江苏化学,4)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解析 A项,晶体硅作半导体材料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导电性,而与熔点高硬度大无关,错误;B项,Al(OH)3具有弱碱性,可以中和胃酸,正确;C项,漂白粉漂白纸张是因为其具有漂白性,而与稳定性无关,错误;D项,氧化铁用作红色涂料是因为其显红棕色且化学性质相对较稳定,而与能否与酸反应无关,错误。答案 B
高考定位有关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也有所涉及,主要考查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四大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等,以及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命题角度灵活,难度较小。
[知能突破·考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1)常见的物理变化:①物质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⑦焰色反应。(2)常见的化学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②脱水、变性;③干馏;④分解、水解、裂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⑤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2.常见的反应类型及其联系
(2)交叉型转化(3)三角型转化
[题组训练·考能]题组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1.(2012·重庆理综,6)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工业合成氨、钢铁冶炼、接触法制硫酸是三种工业制备,涉及化学变化,炼油厂对石油这种混合物控制不同的温度范围得到各沸点范围内的馏分,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答案 D
2.(2014·山东菏泽一中质检)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答案 C
(1)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电灯泡发光、放热。(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只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不是化学变化,如HCl气体溶于水的过程等。(3)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
———[失分防范]———
题组二 物质性质的应用及转化3.(2014·重庆垫江中学模拟)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中含适量的碘酸钾,食用后可有效地抗核辐射B.工业上可分别采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制取钠、镁、铝C.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D.跳水运动员驻地处理水时加入明矾作为净水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解析 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是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不能抗核辐射,A错误;工业上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单质铝,B错误;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与冷的浓H2SO4不反应而不是因为发生钝化,C错误。答案 D
5.(2014·重庆江津中学模拟)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衍变关系1.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注意在掌握各类物质化学通性的基础上,还要掌握某种物质的特性。如强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对应的碱,而弱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与水则不反应。
———[易错警示]———
2.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通常要满足以下条件:(1)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等;(2)满足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相互转化时要满足有中间价态的条件。
考点三 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胶体[重温真题·考情]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2014·重庆理综,3A)(2)用可见光束照射可区别溶液与胶体(√)(2014·福建理综,8D)(3)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2013·四川化学,2B)
(4)氢氧化铁胶体中,H+、K+、S2-、Br-能大量共存 (×)(2013·安徽理综,9C改编)(5)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2012·山东理综,8B)(6)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2012·江苏,5A)(7)“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012·四川理综,6C)(8)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2012·重庆理综,10D)
高考定位有关胶体考查的常见角度有:①Fe(OH)3、Al(OH)3胶体的制备;②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③胶体的分离与提纯;④胶体粒子带电情况;⑤胶体性质及应用等。通常以工农业生产中的现象及应用、自然现象、生活常识为命题背景进行相关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知能突破·考点]有关胶体考查的十个切入点(1)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微粒直径的大小(胶体粒子直径介于 )。(2)胶体的物理性质:a. ;b.电泳现象;c.介稳性;d.布朗运动;e.胶体粒子不能透过 ,能透过 。(3)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大小达到了胶体微粒的大小范围,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4)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最简便的方法是 ,属于 方法。(5)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 电荷,相互 ,不易聚沉。(6)胶体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反映了分子也在做无规则地运动。(7)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胶体不带电荷,胶体与溶液一样是电中性的。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电荷,如淀粉胶体无电泳现象,遇电解质溶液不发生聚沉。
(8)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9)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如盐酸、硫酸)时,出现的现象为 。开始时出现沉淀是由于胶体中加入了电解质发生了 ,后来沉淀消失是由于发生了 反应。
(10)把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或色素,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 。
Al(OH)3、Fe(OH)3胶体
Al3+、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2.(2014·重庆高三调研)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不能
解析 胶体不带电荷,但某些胶体粒子带电荷,如Fe(OH)3胶粒带正电,A项错误;向溶液中加电解质也会产生沉淀,如向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就会生成Cu(OH)2沉淀,B项错误;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C项错误。答案 D
3.食用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溶于水形成胶体。而工业明胶中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价。(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可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________。
(3)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b.两者均会发生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4)已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现将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Br溶液混合后装入半透膜袋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若要求只检验一种离子,就能证明Na+、Br-透过半透膜,写出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计算。(2)解题的关键是根据Fe、Cr的化合价确定氧化物的化学式。(3)溶液很稳定,a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和溶液中的溶质都能透过滤纸,c正确。(4)因为离子半径r(N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调研明晰考向,答案D,答案B,核心整合热点突破,准确分类,答案A,答案C,化学与环境,续上表,化学与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023届(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解读,课标要求,高考怎么考,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变化的分类,答案D,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示范课ppt课件,共1页。